论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
姚景谦,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法学博士。
摘 要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在今天显得格外重要,而新时代的中国话语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作为指导思想。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分别在“破”和“立”的双重维度发展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文化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思想理论,为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提供了内容支撑和传播环境。在学理上对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整理与归纳,并阐释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既能够为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为更好地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贡献学术素材。
回顾百年党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文化实现大繁荣、大发展,使中国人民都能享有丰富的高质量文化生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精髓与旨向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中华文化,并结合不同的时代课题进行发展创新,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与方针,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此,学术界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针对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本身,较少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维度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视点聚焦于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以此为线索探讨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重要切入点,其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先破后立”。打破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夺取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在逻辑的概括性表述。具体来讲,这一文化观又可以分为“破”与“立”这两个阶段。
(一) 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层逻辑的第一阶段是打破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对社会发展起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在特定的领域内与物质生产不相适应,呈现出相对独立性。资本主义文化植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统治阶级所控制,分别以文化工业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形式实现对大众的操控并服务于背后的资本与权力。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文化进行批判性考察就成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切入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文化商品这一中介,进而实现从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两条路径对资本主义展开深层批判,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批判路径。
1. 对文化商品资本逻辑的批判
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商品资本逻辑的批判。“拜物教”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所使用的重要隐喻,用来表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金钱、资本对人的支配。在“拜物教”的表象中,隐藏于有形商品背后的无形实质被掩盖了,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无产者都醉心于“拜物教”的华丽外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主体性人格,成为被异化的人。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实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现象颠倒地表现本质。“拜物教”的表层含义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对“物”的盲目崇拜,但“拜物教”的实质却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就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中,“拜物教”的“物”就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文化商品。作为文化生产结果的商品已经同生产行为相分离,开始作为一种物化的商品进入市场。文化生产的独立外观消失了,它选择了和物质生产进行联合来生产商品,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生产系统——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商品拜物教在工业社会的表现形式,而这一形式得以确立的必要条件是机械复制手段的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此时,文化商品也被“崇高化”,就如豪格所言:“支配着艺术的资本在这里不仅表现为具有高等文化的专家和崇拜者,而且资本传播着文化,用超越个别的兴趣的崇高的外表为它加冕,彷佛企业所坚持的目标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创作人类精神领域最高级的作品。”所以,在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中,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被异化了。这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背后的资本逻辑。
2. 对文化商品权力逻辑的批判
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商品权力逻辑的批判。“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源自阿尔都塞,这是他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重要概念,也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体系化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表现为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始就是统治阶级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这就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昭然若揭,而这一虚假意识形式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实现的。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具有无意识性,是一种被感知的文化客体。通过文化商品这一物质媒介,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方式,资产阶级实现了对人的全面控制。国家机器是国家政权维持统治的一种工具,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以一些不同的、专门化的机构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宗教、教育、法律、政治、文化等形式,并且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把个人唤问为主体的方式实现其对个人的控制,即“把具体的个人唤问为具体的主体”。具体来说,就是意识形态通过“唤问”这种明确的行为,把个人“改造”成主体。意识形态通过唤问行为,构造着主体对世界的想像性关系。也就是说,唤问主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被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所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社会的控制正是人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实现自我的身份确认。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中,个人通过对文化商品的消费与对文化符号的崇拜得以实现这种自我的建构过程,也就实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人的控制。这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背后的权力逻辑。
在经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背后的资本与权力进行批判之后,就需要确立起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也就是确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
(二) 确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层逻辑的第二阶段是确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经过普列汉诺夫、列宁、卢卡奇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发展,在葛兰西那里获得较为完善的理论形态。
葛兰西在继承列宁、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答。葛兰西发现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制度与文化的形式,运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人民大众实现了“完全”统治。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控制下,“认同”是统治阶级获得领导权的主要方式。主导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强加的,而是通过展示自身最好的、能够满足其他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组织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认同”而不是“强制”来进行统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认同不是简单的、毫无疑问地达成,而是经过不断协商、重建之后的认同。因为无论统治阶级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去接纳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根本上他们之间的利益仍然是相互对立的。为了回应和接受的社会其他阶层或群体的利益挑战,统治阶级需要在主导意识形态范畴内不断地从某种程度上吸收各种对立因素的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主流媒介文本都“通过再造价值观及信仰,维系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价值观和信仰并非固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这不仅仅是媒介文本简单地将观念强加给大众,而是意识形态的再造力量通过一系列协商的方式使这种认同得以实现。要想松动这种牢固的统治,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斗争,为社会层面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条件,也就是夺取文化领导权。
夺取文化领导权的过程就是破坏现存的“认同”,从而建立新的“认同”的过程。建立新的“认同”需要形成新的知识主体,这就必须使知识界与群众发生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能够改造世界的集团,使双方都能够在政治上取得进步。构成这一集团的就是有机知识分子,他们在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获取领导权,某一阶级需要拥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以便将自己阶级的世界观科学化、理论化,并将其传播给人民大众。理论同实践的统一有赖于知识分子同群众的统一,而知识分子与群众的统一则需要出现一些单独的个人或集团,在专门化的知识分子中扩大影响范围,这就是现代的政党组织。政党在制定和传布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现实的认识,完整的和一贯的认识,成了明确的和坚决的意志”。葛兰西认为,建立新的知识阶层,就需要让知识分子更多的投入到实践之中,以此与古典的知识分子相区分。如同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新的哲学家则致力于改变世界。”新的哲学家也就是有机知识分子必须是贯彻实践哲学的社会实践家,也就必须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哲学家。有机知识分子组成了新型政党,他们会比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更加完全、有组织地执行自己的职能,引领劳动者阶级实现思想解放。有机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夺取文化领导权,而其着力的关键领域就是“市民社会”。就如同列宁所说的那样,有机知识分子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所以,无产阶级确立文化领导权的方式就是:成立“新型政党”,通过让人民“认同”的方式,在“市民社会”中取的文化领导权。
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逻辑就很明确了。表层逻辑为打破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深层逻辑则是在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带领下,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商品背后的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在人民群众认同的基础上发展人民文化,最终取得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出台了诸多的方针与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也针对不同方面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这些方针、政策和重要讲话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鲜明品格,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二十一世纪的最新发展。下面本文将分别从发展人民文化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
二、新时代党对发展人民文化的创新
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文化产品要具有人民性。十八大以来,党对发展人民文化的相关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的内核,创新发展了建设社会主义人民文化的理论。具体可以从文化创作、文化内容与文化传播三个维度对人民文化进行界定。
(一) 文化创作要坚守人民立场
对于文化创作者来说,“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活水源头,扎根人民、立足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创作者的先决条件。
坚守人民立场首先需要走进群众之中,实现知识阶层与人民大众的有机融合。对创作者来说,有没有充沛饱满的感情决定着文化作品有没有感染力,而创作者的价值立场又决定着感情的充沛与否。所以,创作者必须走进广大人民群众,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具体来讲,就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需要在“身入”之外,做到“心入”和“情入”。也就是说,文化创作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创作者会自然而言地持有人民立场,人民立场具体表现为以人民的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真实生存境况。这就要求创作者“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要咀嚼消化丰富厚重的生活素材,将其加工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这样的作品才能具备激荡人心的艺术力量。这都充分证明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永不过时的命题。对文艺来说,史诗是由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对学术研究来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治学思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唯物史观,为人民做学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民族发展的统一,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样一来,文化创作就坚守住了人民立场,创作者就能实现为民立言、为民抒怀。
(二) 文化产品要真实表现人民大众的工作与生活
这就要求文化产品要以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创造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化产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品格特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无论是感性为主的文艺创作,还是理性当先的学术科学研究,都应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置于首要位置,这是文化创作的必要前提。其中,文艺创作要以反映人民心声为己任,坚持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根本方向。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人的集合。为此,创作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现实中独立的个体,要描写真实的人物、实际的生活。应当注意,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真实的生活有平平淡淡,也有波澜壮阔。面对这些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者应当加以提炼、升华,坚持塑造典型人物的马克思主义创作论原则。有了形象各异的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立得住,才会富有感染力。而这又需要文艺工作者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的冷暖和喜怒哀乐,把生活的悲欢离合倾注在文艺作品里,书写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的积累,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这就是我们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而对于生活中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文艺工作者要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去关照现实,“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也就是文艺作品要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传播正能量,向人们传递美好,让人们看到希望。
(三) 文化传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文化传播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是指要是实现文化产品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提出:“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也就是说,能够“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是文化创作、传播的基本导向。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会收到价值规律的影响。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品,绝不能够被资本所俘获,沦为市场的奴隶。在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体系中,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永远都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从文艺生产的角度来说,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拒绝被市场所奴役,不为追求一时的名利而向市场和资本低头,拒绝炫富竞奢的浮夸、低俗媚俗的炒作和向见利忘义的陋行,守住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追求真善美是文艺创作不变的原则,而能否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审美的形式与情感的凝练至关重要。文艺工作者应当在创作中反映生活的本质,并通过艺术的形式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同时带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的独立价值,拒绝媚俗。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文艺工作者需要稳住心神、耐得住寂寞。
新时代党的人民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破”的维度,在对文化商品的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批判的基础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文化产品内容、形式的界定,明确了文化传播的价值导向,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有关社会主义人民文化内涵的部分。在文化创作者的角度上,人民文化规定了创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在文化产品内容的角度上,人民文化强调文化产品要以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反映内容,为民立言、为民抒怀;在文化产品传播的角度上,人民文化明确文化产品要将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传播正能量。无论是从文化创作者,还是创作内容,亦或是文化传播,党的社会主义人民文化理论都摒弃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中以资本为父、娱乐至上的道路,郑重声明了社会主义人民文化以人民为本、凝心聚神、高扬主旋律的发展道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维度进一步发展,并具体构建了社会主义人民文化的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具体内容。
三、新时代党对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创新
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文化与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强调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了诸多新特点,其中又以互联网的普及与思想多元化发展为代表。针对这两大新特点,党从传播环境与教育引领这两个路径着手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阐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立”的维度,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
(一) 传播环境: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日常最重要的舆论场,营造一个清朗的互联网空间是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保障。互联网空间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直面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并跨越时空与世界各国人民相连接,是最复杂、多元的舆论场。能都经得起互联网的考验,是党意识形态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十八大以来党才提出要“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一个天朗气清、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
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空间,在内容上需要坚持党性原则,传播正能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能否在网络上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就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和政权的重要事项。互联网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们被网络串联起来,势必会加快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的碰撞。同时,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也愈加模糊,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往往呈现出更多的攻击性与非理性,甚至大有取代现实主体的趋势。网络的即时性也使信息、事件的传播具有高速、直接、无判断的特点。这些新媒介的新特点都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网络的自发性、公开性、冲突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都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挑战。针对互联网空间的这些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互联网空间“讲政治”就是需要坚持党性原则,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这样一来,互联网空间才能够风清气正,党才能够牢牢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空间,在形式上需要全方位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为此,需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所以,让主流媒体通过新的传播形式焕发活力是重塑互联网空间的重要内容。占据新的传播平台则是创新传播形式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这样一来,就能够加速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能够及时传播准确、权威的信息和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
所以,营造一个清朗的互联网空间在内容上需要坚持党性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把握好信息传播的时度效。在形式上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以新的传播平台发挥主流媒体的旗帜作用。通过构建网上网下的同心圆,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把握在党的手中。
(二) 教育引领: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除了要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还需要面对思想多元化的冲击。所以,除了营造清朗的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内部引领就成为党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体,强化教育的内部引领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含两个环节,即高校本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
高校本身的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确保社会主义高校本质的重要维度,是事关中国未来前行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抓住了、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为此,需要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保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指导,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坚持将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思想领导,就是要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能够做到“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保证高效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分为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内容建设。首先,培养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要发挥出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六条标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政治与情怀标准是首要前提,代表着教师的政治立场与家国情怀;思维与视野标准是必要条件,代表着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思想层次;自律与人格标准是重要保障,代表着教师的师德师风与人格魅力。其次,推动课程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创新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能够在学理性上启发学生思考、研究,同时又在感性上引起学生共鸣,促进理想信念的树立。以此为目标,党提出要坚持“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内容与形式上创新发展,提升思政课的学理性与吸引力。
在外部环境上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空间,在内部教育上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两个维度。以这两个维度为中心,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立”的维度,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两条路径,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需要强调的是,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实质就是无产阶级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说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所以,确保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等于保证无产阶级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中关于新型政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四、结语: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
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文化的理论体系,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性维度之上确立了建设性维度,为社会主义人民文化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有关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思想,并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立”的一面,首次为如何在新时代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提出了新的方案。
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按文化类型分类,新时代的中国话语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头脑,中华文化是筋骨,时代文化是血液。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中国话语的头脑,为中国话语树立了旗帜,亮明了身份,指明了道路。
中华文化是中国话语的筋骨,支撑起整个话语体系,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底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政策与举措。目标是能够提炼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主心骨。贯穿其中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编辑:蒋心悦
审核:傅 强
说明:为方便阅读,原文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