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尊伟:成果导向视角下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摘 要
国际化是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战略,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大学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成果导向”管理理论,研究发现当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多地关注“投入指标”,存在着忽视成果性指标、对于国外元素重“介入”而轻“功效”、具有国际影响的“本土化”成果体现不够明显等问题。“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是以竞争力导向原则、效益原则、灵活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为指导;以大学理念、大学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等国际化成果为一级指标,重点评价这些成果的国际认可度、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流通性。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成果;成果导向
一、引言
国际化水平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识,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事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大学需要全面提升其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促进大学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以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国内外关于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成果有联合国“国际质量评估过程”(International Quality Review Process, IQRP)的指标体系,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E)的“全面国际化模型”的指标体系,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HE)的“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排名”,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 AUQA)、日本大阪大学、韩国教育开发院(Kore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KEDI)的指标体系等以及中国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和艾瑞森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且各具特色,如共性的一级指标主要涉及“组织结构与管理”“课程与教学”“政策与战略”“学生流动”“教师与职员”“合作伙伴与联盟”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哪种国际化指标体系更科学或者更合理却难以评判。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促进提升校际交流、来华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质量。”这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改进国际化评价以提高大学国际化的质量,迫切需要完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成果导向”为视角,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反思,并试图构建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新思路,以期为我国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参照。
(一)研究问题
大学国际化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个将国际因素或跨文化因素融入到大学组织管理与大学教育之中的过程,这是当前大学国际化评价过多地关注“投入指标”,如外籍教师数量或具有国际留学背景的教师数量、留学生数量、双语课程数量、全英文课程数量等根本原因所在。诚然,这些“投入要素”对于促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但从大学国际化目标的角度来看却存在以下三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高投入是否必然导致高产出?任何评价关注的核心都应是目的或目标的达成度,而不仅是投入水平。经济学理论早已言明,高产出必须有高投入,但高投入不一定会有高产出。在大学国际化建设过程中,若投入水平很高,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不仅意味着国际化水平不高,同时也说明其国际化发展战略可能存在着一定问题。
第二,大学国际化的主要表征是什么?是国外化,还是国际性?毫无疑问,大学国际化的推进必然需要国外元素的参与,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大学理念与大学制度,不是要尽量多地采用国外的教材和教师,更不能将中国大学或课堂直接变成美国大学或课堂、英国大学或课堂,因为大学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一个国家的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舞台上拥有话语权,并使其学生与学术具有国际性,从而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因此,一所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其拥有的国外学生与教师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其是否拥有国际知名度或者说国际地位。
第三,“本土的”人才和成果能不能是“国际的”?这个问题涉及到“本土的人才”能不能是“国际的”,如一些教师从未出过国门,却能获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些大学教师是不是其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涉及到产自“本土”的先进理念、制度与文化能不能是“国际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本土化”的大学理念与制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竞相效仿,进而具有了国际影响力。显然,这样的大学理念与制度是“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
(二)理论基础
“成果导向”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分配方式应根据成果的需求,而不是事务的压力或问题的难度;要产生经济成果,必须将职员们的精力集中在能带来显著收益的少数活动上。“成果导向”的管理思想已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形成了一种“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该理念强调“大学的教育教学发展基于‘产出’而非‘输入’,焦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校、教师‘教了什么’”。这种理念不仅对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对大学教育教学水平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基于“成果导向”管理理论,我们认为相比于“投入水平”,产出的成果更能反映一所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大学国际化应该更加关注有没有产出“受到国际认可、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在国际上流通”的成果。这种国际化成果包括具有国际推广价值的大学制度与理念、具有国际流动与竞争能力的人才、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等。因此,大学国际化从本质上说应是一个基于国际化成果产出的需求而进行的大学组织内部再造过程。这种再造过程涉及到大学的方方面面,而具体的再造策略与措施会因时、因地、因校而宜。
二、成果导向视角下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反思
在以重视国际或跨文化要素融入过程的大学国际化内涵的影响下,国内外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偏重对相关投入水平的评价,同时还存在“标准统一化”“指标偏量化”的特点。从“成果导向”视角来看,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成果性指标被忽视
通过对联合国IQRP、美国ACE、日本大阪大学、韩国KEDI、澳大利亚AUQA、德国CHE、英国和我国西南交通大学所采用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组织结构与管理、学生、教师与职员是最为关注的指标(见表1)。这说明大学国际化首先表现在组织结构与管理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教师与职员的国际化三个方面,对此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从具体观测点来看,这三个指标并不是成果性指标,而主要是投入性指标,如德国CHE关于“教授国际化”的指标,主要观测的是教授的国外受教育经历和国际教学经验(见表2)。大学国际化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组织结构与管理、学生、教师与职员的国际化,而是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等。因此,以上三个指标主要体现的是大学国际化的“投入水平”,而非国际化的“产出水平”。
表1 八种典型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
表2 德国CHE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中教授和课程的国际化观测点
另外,不同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所采用的指标数量与内容也是不同的,如美国ACE、日本大阪大学、韩国KEDI都关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愿景、使命与战略;日本提出了“海外基地”指标;韩国增加了“环境设施”指标;澳大利亚、德国、英国较为看重“校友会”指标;德国和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将“大学国际声誉”纳入指标体系;英国提出了“国际化收益”的指标等等。从整体上来看,各指标体系间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缺乏对成果性指标的重视,虽然“海外基地”“校友会”“国际化收益”“大学国际声誉”等成果性指标被提出,但却只被少数指标体系所采纳。
(二)对于国外元素重“介入”轻“功效”
国外元素的介入对大学国际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国外元素的介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换言之,大学国际化建设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将国外元素融入到大学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而是通过国外元素的介入,使大学形成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组织制度与管理结构;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国际上流通的国际化人才;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等。
然而,从当前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中的具体观测点来看,更多地是将“国外元素”的介入作为“大学国际化”水平的直接体现,即国外元素介入的程度越大则意味着大学国际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如德国CHE的指标体系中,教授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观测点都体现的是国外元素的“介入”情况,对这些国外元素介入后的效果如何,即这些国外元素有没有发挥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功效,对于大学国际化成果的贡献度是多少等却无从体现(见表2)。显然,这种对国外元素重“介入”轻“功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容易引发大学盲目引进国外教师与课程的现象。
(三)具有国际影响的“本土化”成果体现不够明显
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是否在国际高等教育舞台上拥有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是一种霸权,而是一种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应成为衡量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核心指标。一所大学能够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内立足并拥有话语权,关键是靠人才和知识创新成果,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能不能产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决定着其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其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地位高低。
目前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水平两方面的体现不够明显,尤其是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化”科研成果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如被国外公司或跨国公司购买的发明专利数量也是一所大学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现行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相对应的是,在国外某期刊上发表的影响力并不大的论文能否被纳入评价指标是值得反思的。总之,关于大学国际化成果,不应将凡是与国外沾边的成果就可以算,而应重点评估成果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根据“成果导向”理论,大学产出的“受到国际认可、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在国际上流通”的成果是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核心标志,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应为这些成果目标的实现服务,并根据实现成果目标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因此,“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竞争力导向原则
评价指标具有导向性,即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具有引导大学国际化发展,为大学国际化战略指明方向的作用。现有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投入性指标”,引导着大学通过加大“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来提升其国际化水平。“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设计侧重的则是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引导大学关注的“不是投入了多少,而是产出了什么”以及产出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首先需要遵循成果竞争力导向原则。
(二)效益原则
“投入”对于“产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投入以及往哪个方向投入却是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换言之,大学国际化的“投入—产出”效益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成果导向”管理理论启示我们,在大学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际化投入不能面面俱到或全面撒网,而是要有重点的进行投入,做到集中资源办大事、解决关键问题。关注大学的投入效益,一方面,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的国际化建设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引导大学做好国际化发展规划、提升国际化建设效率的作用。
(三)灵活性原则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对国际化的理解和认识是不一样的,同时所追求的国际化成果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不能是“一刀切”或“同一化”,而应是灵活、开放、具有可选择性的。如德国CHE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排名指标体系所采用的模块式设计方案即体现了这一原则,该指标体系不仅适用于院、系层面的机构,而且也适用于整个高校国际性与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亦应遵循灵活性原则,但其主要关注的不是被评价者的层次与类型,而是其国际化成果目标,即根据不同的成果目标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大学国际化成果目标的实现。
(四)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应与其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为实现大学总体战略目标服务,而不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这是“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投入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强调国际化成果与大学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意在引导学校侧重于思考国外元素引入后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国外元素引入本身,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国际化水平可划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的国际化是国际自然人的流动和学术互通,包括课程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国际化;深层次的国际化包括教育理念、模式、制度、资金来源的国际化。
(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当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的一大发展趋势,如韩国KEDI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就突破了以往单纯依靠量化指标的格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三角验证法(triangulation),通过对多样化资料的对比分析确保研究资料与结果的信度和普遍性。“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进一步深化这一原则,增加定性指标的数量及其占比,科学、有效地呈现一所大学的理念、制度方面的国际性变化,师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国际化成果质量等要素。这些指标大多数情况下难以用量化的方式呈现,但却是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四、“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以上设计原则,“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改变以往以实现国际化的领域为一级指标的思路,如教师队伍、学生群体、课程、科研等,而应以国际化的成果为一级指标,主要评价国际化成果的竞争力。依据国际化成果的主要形式,一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大学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国际学术交流等六个方面。
(一)大学理念的国际化
大学理念是大学组织机构的灵魂,决定着大学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整个大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理念的国际化程度是一所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一所大学理念的国际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整体的国际化水平。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学术理念、管理理念等,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可以拥有不同的理念,因此其国际化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关于大学理念的国际化程度可分为四种水平,即“初步确立,并未落实”“形成部分共识,部分落实”“形成共识,部分落实”“形成共识,全面落实”。关于大学理念国际化水平的评价可采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主要采用质性评价指标。
(二)大学制度的国际化
如果说理念是大学的灵魂,那么制度就是大学的“骨骼”,是大学组织运行的基础。由于制度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因此大学制度也是大学人的行动指南与行为规范。制度的竞争是大学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制度主要包括组织运行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国际化的制度设计要与学校所秉持的国际化理念相匹配,重点评价的是制度对理念实现的支持与保障水平。因此,大学制度的国际化评价并不关注它本身吸纳、整合了多少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制度,而是重点关注大学通过借鉴、吸纳国际制度而进行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是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否有效地支持与保障了相应的国际化理念的实现。大学制度的国际化可重点考察其“国际先进性”和“对国际化理念的支持与保障力度”。大学制度国际化评价同样可以通过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主要采用质性评价指标。
(三)大学资金来源的国际化
大多数国家的大学办学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但主要来自于国内。随着国际教育市场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大学获得国际化资金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一所大学通过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技术服务、开展学术研究等途径获得的来自国外的资金数量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资金来源国际化水平评价应主要由两个二级指标构成:一是国际化资金来源途径;二是国际化资金总量。资金来源途径越多元,国际化资金总量越大,说明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其水平可以通过分析留学生教育、专利的国际转移、国际科研项目、国外办学等数据进行衡量,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指标。
(四)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除了招收国际学生,提供留学生教育之外,大学还应致力于将本国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如美国大学提出培养“世界公民”的人才目标,日本大学提出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人才目标,均旨在提升其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关于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以往的评价也有所关注,但更多考察的是学生所具有的国际修养,包括国际知识、国际态度、国际意识和国际活动能力等;也有一些研究者和评价机构关注学生出国学习的情况。但从“成果导向”的角度来看,学生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应是其国际竞争能力,具体包括国外就业、国外学习深造、工作中处理涉外事务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竞争力水平体现是不同的,如本科生应侧重于前三项能力,而研究生则需要更加关注创新能力指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评价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需要统计数据的支撑,也需要通过调研、访谈等方法获得的描述性、分析性数据的支撑。
(五)大学科研成果的国际先进性
科研成果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产出之一。以往的指标体系侧重评价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呈现度和参与度,主要依据是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海外论文被引用数量、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的数量、国际合作科研成果数量、海外申请的研究项目数和研究经费、教师学术交流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诚然,这些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科研成果的国际化水平,但对于其国际先进性评价而言显然是不足的。譬如,有些科研成果即使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有可能在国际认可的期刊上发表出来,有些论文即使发表出来了但没有产生多大的国际影响力。所以,仅用数量很难判断一所大学科研水平的真正高度,同时也容易引发“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对于科研成果国际化的评价应侧重于国际先进性评价,以代表作的创新性水平、国际社会的接纳程度等质性指标为主,才能真正体现一所大学的国际学术地位。
(六)大学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以往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大部分都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水平指标归入科研国际化评价维度,重点考察教师参与国际性会议和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的情况。学术交流是大学以及大学教师对外交流的重要形式,学术交流不仅仅只有学术会议一种方式,其实论文发表、著作出版、项目合作都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一所大学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水平是大学和大学教师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水平可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广度主要体现在交流对象的多元化程度方面,即一所大学的国际化交流对象越广泛、越多元,说明其国际影响力越大;深度主要体现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方面,如论文能不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著作能不能在国外出版、教师能不能在国际性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国际化水平的评价主要以量化评价指标为主。
五、结语
关于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及其复杂的概念,分析了大学国际化的‘活动说’‘能力说’‘精神气质说’以及‘过程说’等四种类型,指出影响最大的加拿大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存在着重大方法论缺陷,并提出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理念。”研究者对大学国际化持有以上不同的观点,其中“过程说”,即“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更多关注“投入”指标的设计。我们认为,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只有涵盖“投入—过程—产出”全过程的各种要素,才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一所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进而有力地引导大学国际化办学目标和方向。
文章以“成果导向”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几种典型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现行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到了“投入或过程”的维度,而在某种程度上对“产出”的维度——即国际化成果的关注相对不足。研究旨在提出“成果导向”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即强调将大学理念、大学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的“国际化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如有学者指出:“评价某个大学国际化水平还需要建立有这个国家特色的、科学的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应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引领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大学国际化提质增效,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为此,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都必须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其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促进大学优质卓越发展,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王玲教授的指导,在修改、完善过程中得到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宋朝红的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原文发表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访问我刊官网,在线阅读全文。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项目编号:ZZ2019060)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排版:张鑫瑞
审核:傅 强
2023-06-04
2023-05-29
2023-05-25
2023-06-05
2023-05-24
2023-05-18
2023-05-14
说明:为方便阅读,原文参考文献省略。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刊官网,在线阅读全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