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不明原因肺炎,7例危重;中医大显身手的时刻来了!

拯救中医 昆仑钰 2020-02-29


一、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

据@人民日报,来自湖北省相关部门的消息称,12月以来,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其余病例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转拟近期出院。

调查发现,此次肺炎病例大部分为华南海鲜城经营户。目前,相关病毒分型检测、隔离治疗、终末消毒等工作正在进行。

武汉多位医院人士称,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不能断定是网上传言的SARS病毒,其他重症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即便是SARS病毒,此前也已有成熟的防控救治体系,市民也不用恐慌。

此前报道↓

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专家组已达武汉

据@央视新闻,昨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称,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及时追踪统计救治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目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已抵达武汉,正展开相关检测核实工作。



二、2003年非典期间中医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非典爆发初期,西医既没有在短时间内将SARS病毒认识清楚,也没有对应的有效治疗药物。由于中医被排除在治疗急危重症的领域之外,西医只是盲目地采用激素、抗生素和呼吸机,导致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即使被治愈也留下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以及糖尿病等后遗症。


后来以邓铁涛老中医为首的中医人向政府申请主动参与防治此病,才彻底扭转了防治“SARS”的局面。


正是因为中医的积极治疗,广州患者的死亡率为3.6%,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香港患者死亡率为17%,台湾则为27%,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病例采用中医治疗无一例死亡。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非典型肺炎”不仅死亡率低,而且周期短、费用低,没有后遗症。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急诊科收治非典37例临床总结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3年2月至4月17日,共收治非典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5岁,平均36.8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1天,平均4.22天,有基础病变5例。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症,入院时腋探体温40℃以上4例,39~40℃有15例,38.5~39℃有13例,38℃有5例。

  2.临床诊断 参照《广东省非典病例临床诊断标准(草案)》,全部病例符合:①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②多伴有畏寒、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少数病例有咳嗽、胸痛、气促;③外周血象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④胸部X线提示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部分病例肺部阴影进展快;⑤排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肝胆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伤寒、麻疹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

  3.中医辨证 症见肌肤灼热,恶风寒,头痛,咽痛,周身酸痛,乏力,咳嗽,无痰或黄稠痰,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滑或浮数,辨证为风温肺热,邪在肺卫或卫气同病。


  治疗方法

  1.尽早使用抗生素 我们通过分析非典患者持续高热,肺部炎症阴影,且变化快,多有畏寒、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等临床特点,虽然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病原体不明,也要考虑到细菌感染的因素,如革兰氏阴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尽早选用能覆盖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如新大环内酯类、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对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病情起着很重要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病情较重者,主张早期即予二联用药。

  2.静脉滴注清热解毒中药针剂 非典患者的高热等症状表现,中医认为均与邪热相关,或肺经风热,或肺胃蕴热,其辨证论治离不开清热解毒,我科选用清开灵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方便,起效快,具有较好的清肺消炎作用。现代研究亦认为清热解毒中药有消炎、抑菌以及降解、廓清内毒素的作用。

  3.对症处理 高热不退,易耗水液,补充足够的液体及维生素,有助减少体力消耗,可起一定支持作用。发热超过38.5℃者,使用新型 非甾体药(尼美舒利片)除有解热作用,还可抑制炎症过程的所有介质,抑制激活的白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4.严格掌握激素的应用指征 尽管非典属感染性疾病,但如过早或随意大剂量滥用激素,尤其抗感染治疗不足时,可引起感染病灶扩散。我们将皮质激素用于重症患者,在注重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早期适当使用,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则有助于炎症病灶的吸收。

  5.中医辨证施治 根据本病传染性强,春季发病,可参照温疫,风温肺热等进行辨证论治。笔者认为本病由风热之邪与时疫挟杂,邪在肺卫或卫气同病,邪热疫毒充斥表里,气机不利,故头身痛,并非挟湿所致,上壅咽喉则咽痛。一旦正不胜邪,易致传变。治疗用药当顾护正气,清代医家主张以轻清宣化为主,不可大剂寒凉。我们根据此法拟定基础方:僵蚕10g、蝉蜕6g、桔梗10g、甘草6g、玄参15g、马勃6g、重楼20g、岗梅根20g、柴胡10g、厚朴10g。热毒盛者加黄芩15g、蒲公英20g;湿盛者加苍术10g、陈皮5g;咳嗽者加枇杷叶15g。每日1剂,水煎服。我们还注意到春季为阳气生发之时,少阳当令,疏利少阳枢机,有利邪之出路,故常规加用小柴胡片口服。


  疗效与体会

  1.疗效 全部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较短时间内完全退热,平均退热时间2.97天,并且胸片炎症阴影较快吸收(平均6.20天)。全部治愈或明显好转,没有一例病情恶化,出现ARDS。平均住院天数8.86天(不计自动出院者)。

  2.体会

(1)非典病情来势凶猛,并且传染性强,早期及时控制感染,对整个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尽早正确选用抗生素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相辅相成,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发热是非典常见的首发症状,发热是否完全消退,可作为评估抗感染治疗用药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因此,治疗开始3天,要密切注意热型的变化。

  (3)肺炎病例的诊断与观察,胸片X线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早期,应每隔1~2天复查胸片,及时了解病情是否有效控制,以便指导下一步治疗。

  (4)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但我们治疗的病例中,无1例使用“抗病毒”治疗,亦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治疗。感染能较好的控制,是发挥了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尤其中药可能起着调整机体自身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抑制病毒感染等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这种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观察。




四、中医才是战胜非典的真正功臣

 

由于西医主导着卫生部,出于自身利益,尽管中医在广东治疗非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卫生部领导依然千方百计排挤中医。

 

卫生部领导首先是隐瞒疫情,渎职造成北京非典.扩散。主要领导被撤职之后,卫生部仍然以非典为传染病为由,禁止中医插手,以抗生素和激素为非典的主要治疗方案,造成了北京治疗非典的.失败。

 

非典发源地是广东,但由于中医的介入,广东的疫情并不严重,病死率全世界最低。可是当非典传到北京的时候,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的北京医疗机构,不通报广东的疫情,不交流广东的经验,不吸取广东的教训、不允许中医参与治疗,使北京的疫情扩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使国家遭受巨大的损失。具体表现如下:

 

    1、拒不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不及时推广广东中医治疗非典的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詹姆斯特博士于2003年3月8日在考察广东省中医院后对中医药抗非典的医疗效果时就说“中医药抗‘非典’经验对在世界范围上升为常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可是卫生部根本不重视,不调查、不总结、不推广。


2、以非典已列入传染病为由拒绝中医参与非典治疗

(1)2003年的4月10日,卫生部将非典列为传染病法管理的疾病,是正确的。但是非典列入传染病法的决定成为卫生部拒绝中医参与非典治疗的理由。

 

(2) 当北京刚刚出现非典流行的时候,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等就打电话到北京有关部门,介绍中医治疗非典患者的办法,但是有关部门的回答是“非典已列入传染病法,中医无权介入”为理由拒绝中医参与治疗。

 

(3) “非典在北京暴发流行,北京的医院,自发派出了一个由中、西医专家组成的,医学专家组,到广东考察,看广东是如何治疗的。返京后,刚要按广东方案实施救治,被北京市卫生局紧急叫停。卫生局表态:不管别的地方有没有用中医治疗,也不管效果如何?北京是不准用中医药的。在天子底下,犯法的事情不能做!(注:按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管理法》规定,任何传染病都由西医的传染病医院收治,实际是变相禁止使用中医、中药)”

 

(4) 甚至连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医专家吕炳奎要参与非典治疗也要向胡锦涛申请

 

危急关头,邓铁涛、吕炳奎等中医权威给中央领导写信。



中医药专家林中鹏为新华社起草《内参大清样》,报告了中医在广东攻克“非典”的成功经验。温总理作出批示,吴仪部署,中医才进入主战场。


 

小汤山医院治愈率高主要原因是中西医结合疗法

 

北京小汤山医院共收治680名非典患者,672名痊愈出院,8人死亡,治愈率超过98.8%。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周先志介绍说,非典患者死亡一般发生在发病三周左右,小汤山医院接收的病人中,发病14天内处于疫病进展期转来的有497人,占73%,其中危重病人67人,约占10%。治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专家组有效指导,重视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事实告诉我们,抗击非典的胜利,是以中医为首、西医为辅达成的(本文综合网络资料)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