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建筑大师“遇见什刹海”

“遇见什刹海”之九个院子是对未来什刹海的一种展望,是对什刹海旧城更新模式的一种探索。有九位来自中国不同地域的知名建筑师受邀参加针对九个院子的院落更新概念方案展,他们将新的生活方式嵌入既有院落空间,这是建筑师们对什刹海旧城更新的一次集体思考。九个院子、九个主题、九种体验。院落里还将分别呈现来自九个领域的、最有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品牌,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先锋思想和设计潮流。


“遇见什刹海”将于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盛大开幕,几位参展建筑师对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旧城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其发展做出前瞻性思考。


朱小地


建筑师、艺术家


近几年关于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的建构做一些当代艺术的实践,针对什刹海地区做设计,有三个难点:第一,北京四合院具有明显的肌理环境,九个院落各不相同;第二,在著名的什刹海历史保护街区做设计,从尺度上讲将是巨大挑战;第三,什刹海地区是北京旧城夜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它不应只在白天受到观众的喜爱,茶余饭后的夜晚也应是观众参观的主要场所。“天院”主题的艺术展,希望将老北京700多年的历史通过九个有关过去四合院生活的场景引起人们关于“永恒的四合院印迹”的共鸣。


UED:您认为如什刹海这样的历史文化片区要怎样应对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朱小地:去年我曾参加东城区前门东区的项目,那里与现在的形势很不协调:为何在城市中心的旧城,仍处在不断地、漫长地破败过程中,它们的价值该如何体现?其实我们知道,一个四合院修复出来之后,它的价格就会提高,甚至比原来高十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我们的政府又该如何负责市政交通?


△什刹海的老胡同


我建议我们应该在旧城的地下二层开发机动车的交通和停车,把地下一层都给原住民。房子一旦增值,各种业态就会发展起来。不应由我们强制性的帮居民修房子或者让居民搬迁,政府要做好政府应做的事情。现在的四合院有很多问题:胡同中污秽合流,生活用垃圾和污水聚集到一个管线,井盖中会散发出味道;有的房子甚至不能成为成套的住宅:只有卧室,或许再加上客厅,但是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居民只能在公共的区域解决这些生活必需——于是这些与现代居民居住需求相悖的房子只能逐渐的破败下去。


李亦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BIAD 6A8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作为一个从小在什刹海附近长大、毕业论文就是有关什刹海白米斜街规划的北京人,我们能做的或许不是让它更好,而是要保住它。在见证了什刹海多次兴衰和螺旋上升的二十多年后,终于有机会能实在地为什刹海做一些事情,希望在专家、建筑师和开发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让什刹海永葆青春,与我们共同生活。


UED:作为此次“遇见什刹海”的设计总监,我们该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对什刹海这样的历史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李亦农:其实,这也是我们在进行策划时同步思考的问题。在什刹海,不同的层面拥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去年我们曾和朱小地院长参与前门院落的项目,从积累的一些经验发现,最底层的问题是社区中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很多明清时期的基础设施沿用至今,甚至不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谈“设计的力量”?最初,我们必须先加入一些基本的模块:使居民拥有一个干净的、独立的卫生间,独立的厨房,和一个独立的、与客厅不交接的卧室。在此之后,才能进一步讨论居民的生活是否能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拥有新的需求。



△“九个院子”院落分布图


我们选择的这九个院子,散布在步行时曲折迂回两公里的路径之上,并且十分破败。但这恰恰是什刹海繁华背后的真实状况。游人或许曾于日落后感受到什刹海的灿烂与繁华,那并非是它唯一的面貌;这些略显衰败之处,才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在。现在的北京已经变成了移民的城市,城市生活存在许多热点并且十分多元化。虽然每一位建筑师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与方式,但对于如什刹海这样的历史文化旧城,我们将坚持不进行大拆大建的原则,保有对历史和文化负责任的态度。或许我们可以采用“针灸”的方式,尽管每个人“施针”的力度和角度不同,也许我们能从交流中收获更多的灵感,寻找到更加适合的方式。包括我们在九个院子的院落空间中引入朱小地的艺术作品,也是趣味所在——就像“下药”一样,这或许是个“药引子”,希望我们每一位建筑师包括我自己都能尽力开出一个好的“药方”。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刘克成设计工作室主持人


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师,对传统内容带着否定和怀疑的态度,总是急切地跟上现代化的步伐。从轻视传统文化,到开始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认真研究中国的具体城市、院落和家庭生活,作为一个过了五十岁的建筑师,抛掉了“要给予这个城市什么,要毁掉这个城市什么”的想法,抱着要发现和学习的心态参与到“遇见什刹海”中。


UED:什刹海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您认为应该如何利用在这些资源复兴什刹海?


刘克成:什刹海是北京的缘起之地。自元开始,北京围绕什刹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大都市,什刹海成为北京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北京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众多著名人物也曾经生活于斯,什刹海是认识北京、阅读北京的文化宝库,是了解和进入普通北京人的日常生活的最佳出发地。这种魅力不必打造,只需梳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最具魅力的展示内容。


△什刹海


我认为西城区政府、规划师和建筑师可以为什刹海做许多事情,将什刹海变成一个生态博物馆,提供机会让人们相遇在什刹海。这种遇见是居民和居民的遇见,居民与游客的遇见,人与自然的遇见,人与季节的遇见,也是历史与现在的遇见,而这些遇见又将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记忆。创造遇见的机会,创造链接的机会,也许就是利用什刹海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好方式。


章  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九个院落”的吸引力在于:其一,与城市的更新和建筑的再生相关;其二,院落的空间和生活方式,以及中国的、东方的院境十分迷人。能在北京做一些深入挖掘的工作,留在什刹海,将具有极大意义。历史要融入生活、融入当下,因为我们看待过去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城市和片区未来的发展。而南北差异恰是交流的价值所在,将北京和上海的经验有机融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火花,为以后的历史街区更新提供一些经验。


UED:上海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丰富的地区,上海里弄和北京胡同也常常被作为比较。作为城市规划的专家,您认为上海的旧城更新经验有哪些可以给什刹海借鉴的内容?


章明:上海里弄、弄堂与北京四合院相比,技术条件和做法都十分不同。上海当时的民居发展处于中西合璧的状态,有一些天井和小花园,形成了联排式里弄的住宅形式,与北京四合院的形式是有差异的,甚至密度更大。

 

△上海弄堂内景


虽然上海的城市历史不长,但是它对老的建筑、包括对历史风貌区的重视,是位于全国前列的。上海很早就公布了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最近又新公布了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通过政府、学术、媒体的宣传,从观念上,老百姓会对老建筑与历史风貌保护区产生一种认同感,这是很核心的——对于居民来说,这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老区存在诸多问题,但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从历史的、文化的眼光来对待的习惯。

 

从保护历史文化的价值观的角度看来,上海有很多示范性做法,包括:其一,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设立,其二,优秀历史建筑的名录和挂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机制和政策的不断更新。在机制更新方面,上海市政府在公布优秀历史建筑的同时也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分级,不同的级别可以采取不同的改造与再生措施。在政策更新方面,如最近上海公布了城市更新的行动计划,将由政府向大众推广十二个案例;另外,从开发商的角度,如地块中有值得保留的建筑,经过政府专家的认定之后,可以获得容积率奖励,即,它的楼板价会归零——从要拆除新建,到获得容积率奖励之后,开发商思考的角度会变得不同。假如一栋优秀的历史建筑有五千平方米,原本的五千平方米的价格作为修缮改善的成本投入后,这栋建筑将会有较大的未来价值和较长久的使用极限——为了使城市的肌理和城市的文脉原形延续,政府颁布这些政策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此外,上海也逐渐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关政策,如关于上海老工业基地中工业建筑的再生和工业建筑园区的更新的具体内容,以及逐步推动和引导厂区变为园区、最终打造成社区的决策:将厂区围墙推倒,使厂区融入城市生活,变为社区中更有效、更有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是我认为上海关于旧城更新中比较超前的方面。对于北京,相比团队的其他人我或许所知甚少,但我想,或许如容积率的奖励政策会使北京政府有所触动,而后出台一些更好的政策,这就是交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作为设计师,做设计,是需要智慧的,而老建筑的改造和城市的更新,对建筑师来说,意味着较大的考验,需要更强的协调力和更大的智慧。


刘  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客席教授


在进行探讨地域性的建筑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地域性的气候和文化滋养了一方的水土、建筑和空间。近几年,我们在广州做的恩宁街和西关大屋的改造,在某种意义上与北方的四合院有共同的文化方向,因此我对在什刹海进行四合院改造十分期待。我们会抱着发现的心态,把“选择性的保留”和“选择性的创新”作为项目的出发点,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并将其引入未来。


媒体提问:关于旧城更新我们曾走过很多弯路,甚至发生过错误,以您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以后应该避免哪些问题?您说您会在设计中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和选择性的创新,您能否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怎样保留、怎样创新?


刘珩:建筑师大多十分自恋:我们会希望每次设计都是完美的。实际上,涉及改造的项目是相当复杂的,这种复杂不只是存在于物质空间,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许多软性因素:政府、居民以及游客等。这种综合考虑下的最后结果不一定完美,但或许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多年来,许多具体项目中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把改造项目作为一个过程来探索,即,寻求一种共识。而建筑师,只是把这种共识转化成一个可视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进行项目设计,虽然中间曾有过许多不如意,如当地产商过多地把资本放到第一位时,其他的利益便要做出让步。一个好的改造项目应该实现共赢,即,所有的问题都开放在公共的层面进行讨论,以至可以达到一种共识。虽然现在看来依旧很难实现。

 

当我们遭遇到项目的具体问题,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是先入为主的:我们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再谈我们自己的利益。都退一步的同时,大家才能共同前进。现在我们似乎并没有具体的答案,只是case by case,希望每一个项目都能够尽量满足各方的诉求,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一种平衡和共识。


△在什刹海垂钓的老人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痕迹以及生活方式,不管此种生活方式是在历史社区还是在一个新的社区。历史社区,会为我们现在的时代增加更多的质感,这种质感是历史的多个层次,但是它(历史社区)也十分有必要拥有未来生活的痕迹和延伸的可能性。所以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在怀有对历史尊重的心态的同时,拥有对未来乐观的态度。这种乐观可以转化成或许想象中非常大胆、实际上又比较敏感的创作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应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


遇见什刹海

由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共同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承办的“遇见什刹海”将于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盛大绽放,围绕什刹海的历史街区和院落展开,包括“九个院子”“天院”艺术展“城市复兴展”“回归•院生活”等主题展览。


编辑:Alexandra


以上内容根据建筑师口述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遇见什刹海     微信号:yj-sc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持续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投稿邮箱wangwen@uedmagazine.net新浪微博UED城市环境设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