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这件小事,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种烦恼:孩子从某个时候开始,喜欢胡乱涂鸦(画“奇怪”的线条、形状、色彩),地板、墙壁、家具沦为他们的“画板”,他们甚至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让人不知如何收拾房子,也不知如何“收拾孩子”。
其实,这是普遍和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随着孩子手指灵活度提高以及手腕力量提升,他们慢慢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手,同时也就开始喜欢“我手画我心”了,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孩子的涂鸦期”。
这里面藏着许多关于孩子的重要秘密,家长们一定要去读懂,如果同时还能对孩子们加以适当的指引,那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本篇意在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涂鸦这件事。
涂鸦是孩子大脑发育的表现
1、涂鸦可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使接受信息最优化。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杰克·安德拉德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听电话时,与边听边做笔记的参试者相比,边听边乱画的参试者能够回忆的信息多出29%。研究人员认为,涂鸦涉及大脑“执行资源”,有助于完成规划、执行多项任务和集中注意力。
2、涂鸦提高工作效率。研究发现,与常规笔记相比,涂鸦有助于人们在开会的过程中捕捉更多的准确细节。其关键原因是,一时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某些细节问题,可以通过涂鸦记录下来。
3、涂鸦有益于开阔思路,激发创造力。普林茨教授表示,涂鸦是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活动,而积极的情绪可让人思路更开阔,更有益于探索新领域。
4、涂鸦能帮助孩子加强记忆。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有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甚至能与绘画大师媲美。他们的绘画内容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其表现方式难以用成人的惯有思维去理解。
涂鸦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方式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在治疗病人之前要先让病人画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的根源。
孩子有着天生的童真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
简单地说,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其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因此,父母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涂鸦,否则将阻止他们继续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阻碍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甚至可能导致其不良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进而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涂鸦可提高孩子对自身的控制能力
孩子刚开始用“涂鸦工具”,也许还无法操控自如,不断重复这些“乱画”的动作,其实正是在自我训练。涂鸦是孩子练习和发展大肌肉、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控制的过程,孩子借此提高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提升自身肢体、感官的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涂鸦,就显得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我们将在下一期再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