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竟有人说毛主席补丁睡衣是作秀!你的脑袋秀逗了?

2018-02-04 毛ze泽东思想

 来源:中红网

作者:阳国利

毛泽东主席补丁睡衣解读

在毛泽东的众多遗物中,有一件物品十分引人注目,就是那件白色泛黄补了73个补丁的木薯棉睡衣。现在,它正静静地陈展在韶山毛泽东遗物馆供成千上万的游人参观。这件睡衣虽因人而名,但在普通人的眼里,却极不易理解,表面看来,它补丁接补丁的破旧容颜与一代伟人的伟岸形象显得是那样的不相般配,也与陈展它的精致展柜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这件睡衣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它的材质一般,样式很普通,木薯棉质地,夹层,香蕉领,外侧有两个口袋,长141厘米。二是这件睡衣曾被它的主人毛泽东长久地且经常地穿过,从50年代初,一直到1971年,毛泽东春秋两季都穿它,时间长达二十余年。三是睡衣外观通体破旧,“面目全非”,它的领子全换过,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本布,仔细数数,整件睡衣有73个补丁,真可谓“百衲衣”。


这件与伟人相伴二十余年的贴身睡衣,大概十分合贴主人的胃口,使用期间尽管越来越旧,它的主人毛泽东却是越穿越有感情,因而围绕它的去留更换问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还在60年代初,睡衣的肘部、领部、袖口就有了破洞。63年初夏的一天,主席的理发师兼生活卫士周福明来到中南海服务处取衣服。洗衣房的同志对周福明讲:“小周,给主席换换新的吧,你看这件睡衣,袖肘又破了,洗的时候从水里都不好往外提,弄不好就被拽破了。”周福明不止一次听过洗衣房的同志说这样的话,可他们哪里知道,他也多次向主席提过,可主席总说:“再穿一穿吧,过段时间再换。”主席不发话换它,周福明也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他的同意,谁也不能擅自为他添置东西。


几天之后,周福明陪主席吃晚饭。对面的主席正穿着这件睡衣坐在床上,他手上的木筷子伸向菜盘夹起菜往嘴里放。周福明又趁机对主席说:

“主席,这件睡衣今年该换换了吧,。”周福明期待着主席的回答。


主席显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他一边吃饭一边说:“现在国家不是还很困难吗,我看再补一补就行了嘛!”


周福明一想睡衣拿到洗衣房去洗,洗衣房的同志提的意见,就小声嘀咕了一句:“您是主席。”


“噢,我是主席,主席的睡衣就不能补一补了?”主席伸向菜盘的木筷子没等夹起菜忽然又放下了,用目光打量着周福明,说:“你不是也穿着补的衣服吗?”


周福明听到主席提到自己身上穿的这件补了半截的棉布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生活很困难,供应的布票不够用,只好在穿破了的衣服上打主意。他发明了二合一的办法,自己动手把两件旧的棉布衫拼凑到一块。


“主席,你和我不一样。”周福明解释道。

“为什么不一样,就因为我是主席。难道我不也是人民中的一员吗?”


主席的话说到这里,周福明感觉自己的脸都涨红了,主席能够跟他一样。周福明激动地当即表示:“主席我听你的,再给你好好补补,你说什么时间换我就什么时间换吧。”

 

后来,这件睡衣送到总后被服厂刘奎元师傅那儿补,刘师傅是这行的高手,找了同颜色的布料精心缝补,不仔细看竟看不出补丁来。毛泽东很满意,于是以后破了补,补了又穿破,以至工作人员洗这件衣服,都不敢用手搓,只能放点洗衣粉,稍稍浸泡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清洗。


又有一次,工作人员趁毛泽东休息之机,给他换了件新睡衣,醒后,他发现睡衣被人换了,就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去了。工作人员只好把旧睡衣拿出来,毛泽东接过睡衣,边穿边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睡衣好穿。”


直到1971年,睡衣已到了稍不留神,就会脆破一个大口子的程度了,实在无法再穿了,毛泽东这才同意更换。这件一穿20余年的睡衣才正式功成身退,被工作人员登记入库。


中国有句俗话,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人们历来重视服装的作用。《天工开物?乃服》对人类服装的本源及功能作了切要的阐述:“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枲衣,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的确,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服饰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从它的基本功能上升到能分出等级贵贱,如同一种符号,成为了等级制度的代言人,成为了身份地位的标识。所以,通常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在衣服穿戴上,人们能讲究的,一定会有所讲究的,更不要说那些所谓的达官贵人。这一点,深谙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席难道不知道吗?主席自然是知道的,事实上,他早年还曾经有过切身的体验,1910年毛泽东以一身破旧衣裤到湘乡东山求学,受到穿着讲究的阔同学歧视,以至当时“精神上感到很压抑”,这件事,20余年后,他在陕北同斯诺谈起,也还是记忆犹新。


就是这位当年衣衫土旧的少年,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后,似乎忘记了早年的不愉快,功成名就的他,就其个人而言,这时完全有条件讲究,却反而不讲究了,他似乎也不在意历史上服装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了,完全没有了等级或差别的概念。据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他的标准就是方便实用,而不在乎新旧优劣。在毛泽东所遗留下来的衣服鞋袜等日常穿戴用品中,除应付场面的外套外,很难找到一件完整没有补丁的衣服。


的确,一件如此破旧睡衣,一穿就是二十余年,已完全能说明主席在衣着上的态度。表明他在穿着等生活方面的俭朴与平等取向是明确而一贯的,已经突破了既往文化意识的局限,他不愿通过衣着来体现特别和特殊,或作为成功评判标准。让人隐约看到了毛泽东那别样性情观念、情感意识和对美以及成功界定的独特标准。


有人说这是毛泽东独特的生活习惯使然,说他恋旧。但是这决不是一种普通的习惯所能解释的。主席在不同时期就穿着说过这样一些的话:“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多一发子弹。”“没关系,穿里面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他也说过一些告诫的话:“我们可不能像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变了,我们还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决不能贪图享受。”, 我们要防止贪图享受、不愿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不能以为进城了,当官了,就不求上进了。那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 “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尤其是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告诫,大家都能耳熟能详,也让人感觉言犹在耳。


说明毛泽东的节俭穿着决不是一种习惯或作秀,这是一种自主自发的行为,如果硬要说这是一种习惯,那么,这种习惯更加可贵,这是长期革命战争和现实的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培养起来的情感,它是如此的坚实,已经完全内化成了一种道德,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分明能让人感觉得到那种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大爱,一种大情,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不务虚名,实是求事的态度。


革命战争年代不用说,是没有太多条件讲究的,建国以后,条件虽有所好转,但就全局来说,国家建设刚起步,还较为困难,毛主席是非常清楚的,他不愿求个人奢华,而更愿意与人民同甘共苦,从生活点滴做起,示范和带动身边工作人员,带动全国党政干部,起到上行下效的正面作用,所以在情感上,主席更愿意将这件普通的睡衣看作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在他心中,国家和人民是第一位的,是没有等级区别的,所以在那个年代,人们看到的都是官兵一致,干群一致,这也正是毛主席一贯主张和要求的。正如他身边工作人员理解一样,“毛主席不是没有条件享受!而是他自己意识到身居高位,不能居功自傲,脱离群众,要严于律己,生活俭省,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他首先自己做到。”


这件睡衣生动地再现了毛主席老人家崇高的思想品德、优良的作风,它让人看不出等级贵贱,高下差别,它又是如此的珍贵,已至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新的情感的标识符号,每每观之,让人感到如此贴心,鼻眼发酸,动容流泪。 


由于舆论压缩,更多深层内幕机密尽在{【毛泽东思想】}点击蓝色字体查看!

传播红色思想;政商要闻揭秘;国际局势透析;国学哲学剖析;财经投资前瞻; 坚定中国立场;坚持人民视角;独立客观理性;深度好文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