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系列之第一讲:被控侵权的商标是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吗?
炳叔_百科
董炳和,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书匠一枚,授课二十余载,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爱好:给学生上课。
|敏而好学|独具匠心|铸新淘旧|
小
疑
问
最近,有个学生发微信说,在某著名法学期刊上看到一篇讨论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的文章,感到有些迷惑。根据学生的描述,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被大家称为商标“合理使用”的行为并不属于“商标的使用”,原因在于被告在“第一含义”上使用的描述性词汇并不是商标。被告使用的不是商标,其使用当然就不是“商标的使用”,怎么可能会因为使用而构成商标侵权呢?
炳叔解惑
这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其实在近年的司法实务中经常可以看到,从出口定牌加工到“非诚勿扰”案,基本上是同一个套路:以“商标的使用”为突破口,只要论证了被告使用的标志起不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因而不是商标,结论就不言自明了。这套思路似乎既符合逻辑,又有规则支撑。说它符合逻辑,是因为既然商标法第57条把被告使用的东西叫“商标”,它就得符合商标法对商标的定义。说它有规则支撑,不仅是因为有第57条,关键是还有第8条、第11条和第48条。按照这些条款的规定,不能起到识别作用的标志肯定不能作为商标。
但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推演,就会发现一个让我们无法接受的结果:商标法第57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两种侵权情形,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当侵权商标误导了公众或混淆了来源,消费者就会把侵权商标及侵权商品与原告联系在一起,消费者通过侵权商标既无法把侵权商品与被告联系在一起,也无法将被告的商品与原告的商品区别开来,侵权商标就完全不符合商标法第8条对商标的要求,被告的使用也不符合第48条定义的“商标的使用”。当侵权商标符合第8条的要求,被告的使用符合第48条的定义,消费者就能够识别出侵商品的来源,将被告的商品与原告的商品区别开来,也就不会存在混淆的可能性,被告的行为仍然不构成侵权。
但是!上述思路是完全错误的,症结就在于只根据商标法第57条的字面来理解侵权商标,而忽略了商标法的宗旨和目的。商标法是商标保护法,不是侵权商标保护法。商标法关于商标的显著特征、识别作用的要求,第10条的禁用标志,以及第30条和第32条的规定,都是对那些主张得到商标法保护的商标规定的。被控侵权人使用侵权商标,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只是混淆或误导,而不是区别。侵权商标在本质上只是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而不是识别商品来源的商标。很多国家的商标以及trips协定都明确地将被告使用的东西称为“标志”而不是“商标”。我国商标法第57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把原告和被告的都称为“商标”,但此商标非彼商标。前者既具有商标的形式也具有商标的实质,而后者只具有商标的形式。
很多教科书在讨论商标的概念时,往往会从商标法第8条入手。这在道理上当然是对的。将侵权商标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可以让人明白在什么场合下所谓的商标并不是商标法要保护的商标,或许更有意义。法律毕竟是要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而不仅仅是用来进行逻辑思辩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将侵权商标作为商标法的第一讲的原因。弄清楚了侵权“商标”在商标法上的含义,就很容易理解商标概念的核心问题——商标与其构成标志的关系了。这正是我们在下一讲要讨论的问题。
好了,这节课下课!
炳叔知识产权讲堂
同学们如果有知识产权法方面的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炳叔为你解答哦!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炳叔知识产权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