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用社区微脑打通城市大脑落地“基本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略懂的小咖 Author 略懂的小咖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如果把城市比做“有血有肉”的肌体,那么,肌理就在社区。一座城市,表面上是 “看得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内里则是“看不见”的城市神经网络——人的生活方式,这往往取决于社区友好度,便利及智慧程度。
在智慧城市的打造过程中,城市大脑“治制”,社区微脑“治事”。面对当下社区存在的“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社区微脑解决方案为社区注“智”,为城市赋“能”,可以让社区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更美丽。
两个社区的微脑故事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大脑”和“社区微脑”是一个现代城市的两面。城市大脑要搭建的是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是一个对城市信息进行处理和调度的智能系统。而中国系统提出社区微脑的概念则类似小型的城市大脑,核心是要满足社区的场景化的需要,利用数据盘活、业务融合、流程再造等手段,场景化牵引实现社区数字化转型。
在武汉经开区美丽社区,原来每个网格员进行信息维护工作,平均需要录入1000多个居民,涉及400所房屋,每次维护均需花费1~2天时间。现在,通过数字社工,自动化手段可以大大减少高重复性与低效率的事务性工作。每次维护仅需1~2小时,提升效率8倍以上。原来进行全员信息核对工作,每个网格员大约需要1小时才可核对完成,如今每次核对只需2分钟左右。
依托中国系统数字大脑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数据汇聚、处理能力,社区微脑可以为社区提供持续场景供应,全面提升社区安全、自治和服务,同时为基层工作减负。
在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针对60岁以上“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通过佩戴可穿戴智能手表,可以将心率、血压、血糖等身体参数上传到云端,在社区微脑平台形成一份份电子档案,让亲人、医生、专家和社会治理人员都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监护;在低碳发展方面,环保监测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整个开发区内空气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中国系统在崇川打造的1个社区微脑、四大业务平台和N个应用场景的应用架构,基于云边一体,将社区场景资源进行耦合,算法能力面向应用场景按需建设,从而实现对社区治理、安全生产、城市服务、环境生态等业务场景持续赋能。
这意味着,在城市大脑建未建设或不完善的的情况下,社区微脑将成为一种共性需求,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社区微脑的建设过程中,每个社区的需求不一样,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以场景驱动,做出针对性的方案。“南通崇川是以一个微型智慧城市的维度去构建整个社区微脑的建设,一方面是关注到社区里面的老人的生活、出行等方面,另外也关注到辖区内的一些企业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项目从社区维度把整个城市的运营态势以及整个城市运营体征做了量化。”提起两个开发区对“社区微脑”的不同诉求,中国系统社区与园区业务部总经理缑秦征如数家珍,“而武汉经开区社区微脑项目因为有很多小区是回迁小区、老旧小区,以前的一些基础设备不太完善,所以更加注重前端智能化建设及赋能,相关前端设备智能化程度高,覆盖场景多,包括高空抛物、消防通道占用、电动车入梯等。”
社区虽小,但需要的仍是一个全量的智慧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微脑是场景驱动的环节,数据的融合和流程的再造都要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去重新进行场景的塑造。同时,借助数字大脑或社区微脑,可以根据需求场景的不断变化和算法的提升,实时对社区应用场景进行更新,保证场景落地的先进性及时效性,提供可持续的社区管理服务。
社区微脑,城市数据要素的供给者
对于智慧社区建设来说,实际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条块分割。在管理上,社区要对应政法、民政、应急、消防还有住建等各个部门,建设的智慧社区项目也要对接各个委办局,与此同时容易造成业务和数据的割裂,社区本身的要素如人、房、事物型组织等要素是比较清晰的,却需要对应多个功能场景。这也是目前建设社区微脑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系统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应对,一个是一体化的系统建设,另一个是原子化的数据要素处理。
首先,社区微脑的特征就在于一体化。以全局视角进行规划,打破之前公安、民政、住建垂直建设之间的业务壁垒,充分利旧前端设备,在既有基础上做赋能,不重复投资。此外,在社区层面以服务为导向,进行跨部门之间的业务融合,把获得感最大程度的还给社区居民。一体化系统带来的价值不仅是可以不改变各委办局的工作属性,向其提供便利快捷的数据能力和业务;同时,还可以对原有的投资进行充分保护,以往建设的摄像头、门禁等,都可以进行统一管理,纳入到社区微脑平台。
其次,做好智慧社区还要细化社区基本要素的颗粒度。这就需要把社区的属性如人、车、事、物、情、组织等等进行原子化,细化颗粒度。中国系统参考了各委办局以前的一些制度、规范,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理体系。社区微脑覆盖“6”大社区场景域,“138”个基线场景,涵盖社区的安全、治理、服务、运营、感知、研判的六大关键需求。在社区微脑的架构下面,把功能回归到场景,形成全域的管理功能。功能再下一层,是微脑的智能算法、数据模型,都可以直接为各委办局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当前,为基层减负的声音越来越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状急需改变。社区是城市数据的重要入口,也是基层数据的一个载体,基层固定规则的重复性工作较多。人口数据汇总、业务信息归纳整理等,社区工作者在电话通知、数据填报的工作中往往消耗大量精力进行重复性的工作,且效率较低。为基层减负,激发社区活力,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就是数据的鲜活性,需要通过各种智能手段,把一手的新鲜的数据、社区级的数据传输到城市级。
社区微脑,城市大脑落地“触角”
《中国绿色智慧社区建设指南》预计,到2022年我国智慧社区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智慧社区将成为新时代社区发展的必然方向与重要趋势。另有数据显示,智慧社区单信息化投入部分,现在每年的招标规模在300亿元左右,而且仍以每年25%的速度在递增。
当前,智慧社区建设已经吸引了互联网厂商、系统集成商、IT厂商等多方力量进入,并有了多种建设模式。比如,有的互联网厂商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基于云上的SaaS化标准服务去做相关的项目,利用C端入口导流;还有的厂商提出“全息智能社区”的理念,通过集成不同的生态,基于相关的多场景的应用算法来实现智能化的社区管理。但不管哪一种运营模式,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要求兼容并蓄。目前,现有的系统要求未来一定要能够实现数据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支撑社区的精准感知,尤其是要有个性化的服务。
与其他厂商不同,中国系统定位于现代数字城市的运营商,立足于社区自身需求角度,提出云网端一体的社区微脑解决方案,面对当下社区存在的“急难愁盼”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需求比如对基层减负的诉求,居家养老服务的诉求等,按照社区、相关载体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场景的组装。同时,社区微脑可以与城市大脑之间实现双向的互动与赋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能力。
在中国系统看来,由于城市大脑建设的诉求和近况各不相同,社区微脑可以以“不同的组装方式”去呈现。例如,如果城市大脑已经具备了后台的支撑力量和能力,则社区微脑更多的是做一些社区维度的多元数据的汇聚以及互联设备的接入,做相关应用等;如果某个城市没有建设城市大脑,则社区在共性能力支出比如硬件资源GPU、物联网平台和视频融合平台等则会加大投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社区微脑可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单元和重要支撑。
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中国系统作为承担中国电子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业务领域的核心企业,构建了以“云+数+智+解决方案”的数字与信息服务全业务体系。截至目前已在全国30个省份、100个地市实现业务落地,输出政务云、城市大脑、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等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提升城市发展活力。
与此同时,通过社区微脑的推出,中国系统从后端赋能,场景化牵引实现社区数字化转型,在城市大脑未建设或不完善的情况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未来,这一模式还有望在美丽乡村落地,为城乡一体化贡献数字力量。
作为现代数字城市的运营商,中国系统正给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带来稳稳地幸福。
文章转自公众号:略懂的小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