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彭志强:如何让“C轮死”不再是创业者魔咒?
演讲|彭志强(盛景网联董事长)
笔记|笔记侠 寥杨多&速记
编辑|笔记侠(ID:Notesman)
根据2015年8月26日“中关村国际创业节暨盛景全球创新大奖”论坛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笔记侠作为指定笔记合作方,PPT来自盛景,转载务必联络小编 kezhou20,违者必究。
人物名片:
盛景网联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盛景研究院院长。曾任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副总裁,中国管理咨询培训业界“资本运营、商业模式”实战式咨询培训开创者,有着极为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和前瞻性战略眼光,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管理咨询培训集团。2014年,作为创始合伙人,成立盛景嘉成母基金,第一年完成近20亿母基金投资,2015年4月,发布了国内首只新三板母基金,据称规模为10亿元,5月底,成立了海外VIE架构回归母基金,宣称首期规模为20 亿。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受大赛组委会的委托,希望我代表中国和各位创业者、创投人士一起分享“中国创新和资本市场展望”,也特别希望我能够把中国、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拉美各个国家的创业形势进行一个分享、一个对比。
应该说在最近这两天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我们都面临着股市的巨大压力,在炒股的朋友可能这两天会比较受伤。其实,无论是从经济的发展还是从股市的发展来讲,只有创新、创业,才能让我们战胜这一挑战;只有创新、创业和风险投资,才能穿越这样一个经济的周期。
一、中国创新与资本市场最新解读
1、解读中国创新市场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中国的创新和资本市场。应该说中国在过去的10多年发展里面,我们尤其在2C的领域,迎来了非常蓬勃的发展。我们在今天的生活服务业方面的移动互联网化,已经居于全球的领先地位。网上有一篇文章,说我们北上广深的白领,因为有了风险投资,因为有了新一代的创业者,我们的生活水平都直线提高了好几年,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生活服务业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拓展。
这当然毫无疑问地促进了消费的升级,也改善了民生。借助这样一个市场规模快速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在2C的领域成为全球创业创新领域和全球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美国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甚至我们看到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开始诞生了原生性的创新。
过去我们知道,中国的创新更多是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复制到中国来。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中国的本土市场是比较小的,所以依托于美国巨大的本土市场或者是全球化的考虑,从而就诞生了众多的原生性的创新。中国市场比较小,我们更多从国外复制到中国来。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总量不断地扩大,尤其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依托了巨大的本土母市场,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原生性创新在中国出现,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国外的风险投资一定要在中国进行投资,因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消费领域原生性创新的发源地。
中国的创业者,依托中国的母市场进行原生性创新,将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无论是微信还是滴滴,都在推进他们全球创新进程。因为2C这个领域,中国有着巨大的本土市场的支撑,之后完全可以构建全球化的格局,这是一个新的未来可能性。
2、解读中国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我们要谈谈资本市场。因为谈创新必须谈资本,离开了资本谈创新基本是个伪命题,因为创新需要一万小时(备注:即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所以,只有资本市场对于创新有大量的支撑或者奖赏和鼓励,这个国家的创新才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应该客观地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我们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过去10多年里面,并没有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挥着应有的支撑作用,所以这也使得过去我们中国的创新格局是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我们很多的创业者知道有一个名词叫做“C轮死”,其实这个名词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割裂的,而中国的风险投资和我们的上市IPO这些环节是割裂的,是离散的。
我们过去中国的风险投资更多是依托于美元背景的VC所建构起来的。而我们知道,中国公司能够去美国上市的毕竟是非常少、非常少的,即使在去年是一个大年,也不过十多家公司能够去美国上市。既然你不能去美国上市,你拿的又是美元,所以这里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割裂。
而我们要在国内,就需要拿人民币投资,就需要拿人民币上市。在我们注册制推出之前,我们的上市路径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你会发现在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从人民币的天使和A轮都有很多活跃的投资者,但是到了B轮和D轮基本上就非常少能拿到充裕的人民币投资了。
也就是说,我们去拿1000万美金、5千万美金到1亿美金的投资,其实是非常的普遍,或者说,这些美元的投资者能够很轻松地投出5千万美金到1亿美金这样的吨位当量。但是,人民币投资里面却没有这样的环节,因为没有投资在几亿人民币这种量级的,或者五到六亿人民币投资的当量。
以后你会发现,很多创业公司从开始就选择拿美元而不是拿人民币。我们如果拿美元就要去美国上市,而美国上市的机会和名额又会很少,所以这是一个悖论。应该说,这样的悖论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创新的发展。如何让人民币投资的链条更加地完善,让人民币整个投资到上市的环节避免这种断层、断档,是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新三板是完成人民币投资价值链完善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以,我希望各位中国的创业者乃至全球的创业者和风投机构,大家开始要认识到新三板作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是中国资本市场过去10年以来最大的创新,也将是全球资本市场未来10年、20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变量。因为,过去我们就看着纳斯达克,而今天我们多了一个可能,就是中国的新三板。
我们也在畅想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借助新三板,用中外合资或者各种各样的结构在中国上市,这是完全有可能性的,这也是未来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领域重镇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我们也知道,像硅谷,其实它的创业者当中或者它的创新项目当中有高达60%,刚刚成立的时候并不是在硅谷,而是在全球各地。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发展未来会和硅谷形成很好的互动和协同效应,也就是需要中国在人民币的投资和上市环节形成一种全价值链的完善,而不是今天割裂的格局。
对于国际创业者未来来到中国,这里既有巨大的中国市场,又可以获得非常充裕的人民币投资,未来可以被中国的上市公司收购实现变相的上市,未来在更长的时间里面完全有可能用各种架构实现在中国上市。我想,无论是上海战略新兴板,还是北京的新三板,将来都会有越来越多这样制度创新的可能,欢迎来自全球的创业者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
3、新三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对于各位创业者和风投人士来讲,我们把新三板的重要性看得再高再重都不过分,用今天在中国非常时髦的一句话,叫“互联网屌丝逆袭”。其实,中国的新三板就是资本市场领域的屌丝,所以它一定会逆袭。相比我们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其实今天的新三板在制度建设上,在很多方面的创新性已经超越了主板和创业板,它尤其符合中小企业的诉求,尤其符合中小企业快速、灵活、低成本的内在核心需求,它最大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较少的政府管制。
伴随着较小的政府管制,新三板更符合创业者的内在诉求。因此我讲,新三板是中国第一个以创业者为中心的资本市场,新三板是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来创新的资本市场。在这个制度意义上面,伴随着中国创业创新的浪潮,它必将是未来10年、20年全球资本市场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举足轻重的资本市场板块。
所以,我希望各位创业者更多去关注、去研究、去学习,去研讨如何在新三板上去发展自己的企业,它的游戏规则和过去你拿美金是不一样的,和你过去去美国上市也是不一样的,它甚至连股权激励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它不仅仅是更换一个上市地,它带来的是整个企业经营系统的改造,带来的是整个企业思维方式的改造。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与此同时,我也建议,越来越多的国际创业者思考如何到中国创业。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因为中国有巨大的投资能力,因为中国有众多的上市公司希望国际化,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方向上来讲会越来越欢迎国际创业者,因为这是中国发展必然的走向,而新三板在这其中会发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的变量。
我们说做企业的决策也好,做方向性的判断也好,都要把变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关心过去的常量。而今天的新三板,在我们创新领域里面就是个大的变量。所以,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去思考的关键性的变量。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就创新谈创新、就创业谈创业,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创新和资本几乎是连体婴儿,是两兄弟。所以,当我们谈创新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资本的话题充分地进行展开。
我们用新三板去衡量一个资本市场,它应该有三大核心功能:
第一大核心功能,就是挂牌的确定性;
第二大核心功能,就是融资功能,就是是否能够拿到真金白银的股权融资;
第三大核心功能,才是交易退出的便利性。
我们看到,今天的新三板在挂牌的确定性上是非常强的。作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新三板在这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已经明显地超越了主板和创业板。我们知道,在IPO停闸期间,因为有了股灾,所以我们IPO又停闸了。在这个过程中间,新三板却在上个月一个月就挂牌了400多家公司,全年超越2000家挂牌公司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了。
按照股转公司的预测,未来甚至在一个月之内要完成所有的挂牌程序,真正地走到了不审,即不审这个企业,而是去审相应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专业工作。所以,挂牌的确定性是极高的,这对一个创业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股权融资的可能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看到,新三板在过去的前6个月融资了300多亿人民币,在今年全年将会达到10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样的规模,用我们中国的话叫“秒杀了创业板和中小板”。所以,它股权融资的功能是非常明显的,而未来它将会越来越明显。尤其在我们注册制改革还在推迟的情况下,尤其在股灾之后我们IPO停闸之下,这样一个新三板的市场,对于我们的创业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未来的新三板它首先应该定位成一个一级半市场,首先应该完善人民币B轮到D轮的投资,也就是说它的融资规模可以从几百、几千万跨到十亿左右这样一个规模,这是新三板完成的。这样一个大的定位,你就会发现它对完善人民币投资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因为我前面作了很多的说明,就是我们人民币投资的早期天使和VC、A轮都是没问题的,是我们到上市之前,所谓的IPO之前的B轮到D轮、融资规模在几千万到十几个亿之间的投资,这一档在中国是没有的。这一档借助新三板的发展,应该说可以完完全全把这个短板给弥补了。
不要小看这个短板的弥补,这样我们中小企业“C轮死”的概率就会极大地降低。过去的“C轮死”非常核心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风险投资和上市之间的割裂断层所导致的,不是创业者笨蛋无能,而是我们整个的产业链是割裂的。所以,我觉得新三板是能够革命性地解决“C轮死”这样一个创业者魔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市场。
4、中概股VIE回归与泡沫赛跑
同时,对于我们今天一些5亿美金市值以下公司的回归也是首选市场。关于中概股的回归,现在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争论,尤其在今天股灾的背景之下,可能很多人说“这帮人傻,没选对时候”。其实我个人观点,VIE回归大的浪潮和盛景的不断推动、我本人的不断推动也是有关联的。但是我要澄清的是,其实我一直特别鼓励的是,非上市的VIE回归,而不是已经上市的中概股的回归。
因为已经上市的中概股,其实它在国外的上市已经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撑点,无非是估值高与低的问题。其实这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作为时点的考量的。没必要现在一窝蜂都回来,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容纳不了那么多大体量的、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归。
我所倡导的是非上市的VIE架构企业的回归。因为,这类型的企业一时半会儿去美国上市是极难极难的,因为每年只有10多家企业能够上到美国真正的资本市场。这些企业如果不能去美国上市,就很难拿到下轮的融资,这些企业搁到半路上就死了,就是所谓的“C轮死”。所以,对非上市VIE回归资本市场,我认为是有战略性意义的,也是有紧迫意义的。
但是对于已经上市的中概股,其实没必要现在来凑热闹,完全可以选择合适的时点,同时结合自己企业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再去做决策和考量。但对于我们非常众多的、无法去美国上市的非上市的VIE架构公司,尽快地回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我相信是个多赢的格局,尤其对于创业者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而这样其实对于美元的出资人也是一个利益的保护和保障,因为它加快了项目的退出,使得它的回报得到了巩固。因为这些项目本来就是很难去美国IPO的,同时又为人民币的出资人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
所以说,我们这里所鼓励的、所弘扬的不是媒体天天在炒作的中概股VIE回归。因为一谈到中概股VIE回归,肯定所有的媒体都兴奋了,因为可以说故事。但其实我们作为专业的母基金,我们作为整个市场的引领者,我们在推动的是非上市的VIE公司的回归,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说明、需要强调的大的背景,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构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创新体系。
因为坦率地说,今天中国的创新公司当中至少有一半是美元架构。如果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尽快地和创新进行连接的话,必须迅速地启动非上市的VIE架构的回归,否则的话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就是泡沫。其实中国的资本市场今天遇到的挑战,就源自于我们真正的好公司还是太少,真正的创新公司还是太少。我们创新需要1万小时,所以真的要培育出一大批的创新公司来登录我们的资本市场,其实这个周期我们是等不起的。
所以,我曾经写了篇文章,叫“VIE回归与泡沫赛跑”,只有我们让众多的优秀创业公司VIE架构回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回到新三板,中国的泡沫才会软着陆,否则这样一个泡沫硬着陆是谁都无法承受的。而今天我们正在承受这样的痛苦,我们已经面对了泡沫的破裂。其实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就是,我们如何来重建中国的资本市场,重建我们投资者的信心。
要想战胜经济下行或者是经济威胁,惟一的方法就是来自于创新和创业者,来自于新的经济活力,而不是走传统的老路。我想任何一位政策的制定者都了解这一点,无非是我们在推动创新创业领域能做些什么?我们会做些什么?我们已经在做什么?我们将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愿意为中国的创新事业鼓与呼也在于此。
5、注册制改革也在创新创业的领域
注册制改革也是在创新创业领域,也是在风险投资领域大家翘首以盼的一个制度创新。因为受到股灾的影响,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它被推迟了。对于中国政府的改革,我个人的观点是,大方向早晚一定会实现,但是具体的时间点你不要太当真,你也不要太叫真,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所以,具体的时点我们尚难把握,也许会很慢,也许会很快,但是注册制改革的大方向我想是不容逆转的。
因为,在这次的股灾当中,我们一个重要的应急反应就是把IPO停闸了。其实我们最终会走出这次股灾的,虽然很多A轮的既得利益者可能并不这么认为,但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更多的好公司去上市,因为我们这次所谓的股灾,归根结底就是我们企业的市盈率太高了,创业板有近百倍的市盈率,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好公司太少了。所以我们要想走出股灾唯一的方法,其实就是让更多的好公司能够IPO。
所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注册制改革是一定要推出来的。但是正如刚才我所讲的,具体的时点大家不要太在意,也许在明年,也许在后年,也许大后年,都是有可能的,也许在5年后也不排除,谁知道呢。如果谁说谁知道,我想今天只是他自己个人的想法而已,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强调新三板的历史性意义,就是因为新三板其实已经是注册制改革。
所以说我们不要去等待,也不要去赌什么时候会出注册制。无论是对一个创业者,还是对一个风险投资机构都是如此,大家总是会说我听某位交易所的某位领导、我听证监会的某位领导说什么时候什么样的进度,但是这件事情真的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其实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既然今天的新三板已经是注册制了,我们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去把握这样的机会?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都把自己挂上了新三板,它把自己都挂上去了,为什么你不去呢?为什么你不去推动你所投的创业公司去呢?所以这一定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是当下已经在发生的大潮流,谁快谁就能抢占市场格局。因为在新三板的框架之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过去经常讲的话,“互联网思维不端、不装”,如果今天你还看不起新三板,那么你就是端着、你就是装着,你就会很危险。所以我觉得,不要让那些不好的公司反而去把新三板的坑都占满了,这些好的企业应该第一时间在新三板去发展、去成长。
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也是我们对于大的经济政策也好、大的资本市场今天的分析和判断也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6、万众创新:不要同质化、恶性竞争
我们看到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我们的国策,我们看到大众创业的热情正在被点燃,我们也看到中国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创业的诉求和目标是多样化的。有的人是想改变世界,有的人仅仅只想谋生,而有的人仅仅可能是想带领一帮弟兄们发展。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经济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国家,我们应该是有多样化的创业的目标和诉求。一个成长在中关村的创业者和一个在西部的云南创业者、贵州创业者,可能他所想的、他所能够获得的资源、他所能够展示的未来的成就都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中国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万众创新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大的短板,这是我们应该说要亟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我们创业者的同质化和重复的恶性竞争是非常严重的,所谓的万团大战、千团大战。这就是说,我们都在创业,但是我们却没有创新。这两个词可以有很多的连接,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所以,如何在中国推动更多的企业去创新,应该说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中国人闲不住,所以创业的热情在中国一点就燃。但是,我们中国人在过去很多的历史长河当中,如何走出一条新的创新道路,我觉得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和反思。对于更多的大企业也是可以创新的,对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传统产业也是可以创新的,并不是只有创业者才能创新,并不是某一位创业者都在创新。所以,希望大家认识到这样一个我们要去思考的话题,如何在创业领域,不是同质化,不是重复的恶性竞争,而是也能够走创新的模式。
中国的原发性创新数量还是比较少,虽然刚刚我开始在前面讲到原发性创新已经是个新特点、新现象,但是还不够普遍,还只是星星之火,我们希望它未来能够燎原。而创业的雷同性和同质化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众多的项目在举办大赛的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国的创业者的路子太像了,这个是一个内耗,这也是对我们创业者创业生命的一个损耗。所以,我也提醒各位创业者,我们真正要去思考如何能够创新。
为什么我们要举办全球化的创新大赛?因为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的资讯都是可以低成本地快速地传达到全世界的。所以,如果你的创业项目不是一个在全球范围都是创新的模式和想法的话,那么可能你很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所以,我们如何在创业的过程当中能够走创新的道路,能够真正有创新的模式,这值得我们创业者思考。一说团购都去团购去了,一说O2O都O2O去了,哪有那么多可O的地方呢,所以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在深度技术、2B以及工业领域的创新是比较少的,我们非常集中于在2C领域的创业创新的过程。我们看到,国际上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当中,大约有60%是投资在2C的领域,大约有40%是投资在2B的领域,而在中国,我们看到一个让我们非常不安的极度畸形的一个数字,就是我们98%是投资在2C的领域里面,2%是在2B的领域。
我们知道,2C领域对消费者的改造和升级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一个国家真正要成为一个强国,真正要有驾驭经济周期的能力,真正要能在世界经济当中居于引领的地位,2B领域是不可少的,深度技术、工业领域的强化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无论是在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上,还是在创业者的创业方向上,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
这里面尤其是创业者,因为如果你不在这个方面创业的话,这个风险投资也没得投,当然风险投资的引导也很重要,所以这是我们创业的巨大的机会。大家都拥挤在本不宽敞的团购和O2O这些领域的话,为什么不去那些现在还是空白的深度技术、2B和工业的领域去发展呢?!
二、中国对全球化创新的关注开始全面升温
1、中国,迈向全球化创新的2.0
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全球化创新开始受到关注和升温,应该说中国正在进入全球化的2.0时代。中国过去10~20年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透过中国的出口、进口成为了全世界的贸易大国,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如果要在全球化领域继续分享红利,而不是说开始受到制约,就要迈向全球化创新的2.0,就要迈向全球化时代的2.0,就是在创新领域的全球化。
所以在这样一个转折点,我们无论是创业者、风险投资、还是资本市场,都在去思考应该如何去开拓。我们看到中外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机构的互动还是非常频繁的,以BAT为代表,包括复星、平安这些企业集团,以盛景母基金为代表的专业投资者,都开始在全球进行布局,而微信、小米、完美世界、猎豹移动等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也是非常显著。
所以,明天我们也特别邀请了完美世界池宇峰(也是清华的校友)、猎豹移动傅盛(也是清华新学堂的捐赠者之一),他们都在全球化发展当中走到了前列,而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新一代的创业者,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今天你没有全球化的格局,我相信已经落后了。这是一个地球完全是平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需要从全球化的格局来思考我们的创业道路。
2、中国,认识到创新对全球化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各级政府开始认识到创新对全球化的意义,开始积极支持和促成全球化的创新活动,我们今天的全球创新大赛就是一个例证。我们知道,在中国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离开了政府的征信,我们是很难做成重要推动的。其实刚才我们也看到以色列在创新领域、在全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政府的推动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也非常欣慰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推动全球化的创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这也会推动中国的创新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三、全球创新、创业对比
下面我就将全球的创新创业进行一个对比,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中国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的挑战在哪里?中国、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拉美,我们各个赛区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服务平台之间,彼此的合作机会、合作模式可能会是什么?
刚才已经提到了,我们中国创业项目和国际创业的对比,就是我们在2B、在深度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涉足比较少,仅仅占我们VC风险投资的2%。我们看到在美国基本上是6:4的关系,就是2B接近40%。我们看到在以色列、在欧洲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格局之下,中国要特别警惕的就是,我们不要在超越的那一刹那又再次地陷入了落后的陷阱,就是我们要避免重走美国的产业空心化的陷阱。
这个对我们整个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制约。一个大国要转向,没有5年、10年是转不了的。所以,如果我们今天创业者的风险投资天天都是扎在了2C这个领域里面,再过5年,我们在工业的领域、在2B的领域再想迎头赶上,基本上就是错过的10年、错过的20年,这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是呼吁我们的媒体、政府、创业者、风险投资机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将我们创业的商业模式选择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商业机会——这样一个大势要紧密的连接起来,我们要为此鼓与呼,不要再陷入空心化的陷阱。
这里我呼吁来自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拉美的投资人,如果你们投资2B、深度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创业企业,请你们转告他们:中国是巨大的市场机会,在欢迎、等待着大家来开拓这个市场,这就是我们提出来的“带土移植”。因为,过去在中国提的多年叫“技术转移”,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大企业的技术它可能要留给自己,轻易不会转出来。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它把技术给了你,它就什么也没了。另外技术怎么来定价、怎么来估值,都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只有“带土移植”,才能完成中国在深度技术、2B领域、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度发展。所谓“带土移植”,就是将海外优秀的创业创新公司直接引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因为中国有巨大的资本投资能力,因为中国有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众多机会,因为在中国未来可以上市。
所以说,只有我们中国创业者积极地进入这个领域,只有我们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创业者来到中国,我们才能在2B、工业互联网和深度技术这些领域补足我们的短板,才能真正地完成中国的转型升级,否则我们只是消费升级、只是改善民生,是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强健的抗风险的经济体的。而对我们的创业者来讲,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对我们的投资人来讲,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四、全球早期投资生态的发展
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一个亟待突破和改变的方向是,我们的早期投资,尤其在天使投资方面,依然还是有非常大的不足。我们看到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客观地讲和美国、以色列比起来真的是不便宜。我们坐拥盛景全球化母基金的投资,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众多关键性的数据。
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其实就是供求关系的影响,就是因为我们在VC端的资金还是越来越充裕的,但是我们在天使投资端的资金还是比较少的。在硅谷,天使投资和VC之间的金额对比大概在1:3,而在我们中国大概在1:30。所以,我们的早期投资的活跃度亟待提高。
在这里有我们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投资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投资天使甚至种子期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均衡、更加健康,否则就会畸形。因为一旦众多的钱拥堵在VC这个领域里面,大家收益的回报会下降,是不可控的。就会让更多的资金抱观望的态度,不进入这个风险投资的领域,我们整个的创业者最后也会越来越遇到融资的困难。
今天有文章在说,今天是融资的寒冬即将来临,尤其是在股市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之下。我想,当我们在天使轮的融资能够更加的蓬勃发展、新三板能够扮演B轮到D轮的融资规模、能够把非上市的VIE架构公司回归,中国的创新创业是能够保有元气,就能够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所以从这样一个大的格局角度,我们将加大在天使投资领域的投入,我们盛景也将在今年的10月份发布天使投资的母基金,在天使投资领域帮助更多的天使投资人机构化,更大范围地进行天使投资,在这个基础之上透过天使投资机构化之后,就带动更多的个人进入天使投资的领域,从而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健全、更加均衡地发展。
我们看到,以色列非常明显在2B、深度技术等领域的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且创业者非常活跃,一个七八百万人口的国家,对于创业的投入度让我们非常的钦佩。以色列的连续创业者非常多,所以创业者的年龄也普遍比较大,这和我们中国在2C领域都是年轻人创业是有一定区别的。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要到2B领域、深度技术的话,可能我们创业者的年龄也会更加的多样化,跨度也会更大。以色列的创业者全球化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因为他的本土市场总体规模是比较小的,所以他从诞生的第一天就开始思考全球化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仅仅用七八百万人口就成为世界创新强国的原因。
因此,我们各位创业者,对大家来讲全球化不是海市蜃楼,全球化也不是说锦上添花,而是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在你创业的第一天就应该思考全球化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看到以色列对于中国资本和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在迅速的提升,无论是阿里、百度、腾讯在以色列的投资,还是盛景母基金在以色列已经出资了4家顶尖的基金,已经开始进行全球创新大赛的布局,都会让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创业者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关注中国的资本。
所以,中以两国创业投资领域正处于深度融合的历史性转折点,以色列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我想很多人在过去是低估的。因为对于中国来讲,我坚信创新创业是经济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主要的驱动力。而在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过程当中,中国在工业领域、2B、深度技术领域,以色列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因为,以色列的企业本土市场小,它诞生的第一天就要去思考全球化的市场,而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对于以色列的企业来讲,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在美国,你会遇到美国本土创业者非常直接的竞争,而在中国的2B、深度技术领域,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以色列创业者来中国创业,无论是在种子期和天使期的公司,还是在VC阶段,甚至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来中国开拓市场,因为只有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让更多的深度技术来到中国,所以盛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落成的国际孵化器,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海外创业者,我们也和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在交流,要落成盛景国际创业创新大厦,让更多的国际的创业者、国际顶尖的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来到北京、来到中国。
我们把视角移到欧洲。欧洲的创业项目当中,2B、物联网、工业4.0是比较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尤其依托在德国,在工业4.0当中的优势地位是比较强的。我们也非常遗憾,在过去的发展当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我们在创新领域的双向互动是比较淡薄和薄弱的,所以我们盛景也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欧洲和我们在众多创业创新领域的互动,这是一个过去的短板。因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所以如果在创新领域、创业领域我们不能互动的话,和我们整个全球化的格局是不匹配的。
我们最后来看一看美国。毫无疑问,美国今天依然是全球创新的中心,硅谷依然是全球创新的圣地。美国创业者的特点是全球化色彩是非常明显的。有60%的硅谷创业公司在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并不是在硅谷的,是被硅谷所吸引,而最后聚集在硅谷的。所以,硅谷的全球积聚效应是非常显著的,而创业项目是非常多样化、非常均衡的,这点是非常健康的。在2C、2B领域里面均衡发展,尤其在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也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
应该说,硅谷、今天的中关村是中国在创新发展当中的标杆以及榜样,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硅谷的互动,盛景在美国也设立了我们专门的公司和团队,以帮助更多的中国创业者、风险投资和美国进行更深度、更无缝的连接,而不仅仅是每年去看一看,我们希望有更多深度的连接。
美国在投资趋势方面也在引领全球。最近我也看到一个让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的趋势,我觉得对中国也很有启发。美国的早期投资越来越早、越来越小,我们把它称之为叫“精益投资”,而中后期投资越来越晚、越来越大,我们看到像Uber这些非上市公司的融资额,已经远远大于早些年公司IPO时候的融资额,包括之前的Facebook等等。
对于中国来讲,我们正在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能有的人说是不是就是政府的口号、是不是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其实我们看到,今天在硅谷这一切正在发生。过去我们总是觉得说投资那得投很多的钱才叫投资,我们现在看到在美国在天使、种子等等阶段,尤其是一些新型孵化器,一个项目的首次投资可能只有5万、1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只不过30万~60万人民币,这样一种量级的投资,其实体现了在全球投资领域,尤其在早期投资领域的特点,就是投资越来越早、投资额越来越小。
其实我们想一想,这也是大时代背景的一个结果。因为今天我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买服务器了,都是云服务,我们甚至不用去租办公室了,因为有集中式的、低成本的办公场地。我们把员工用股权能够联结在一起,大家并不是为了要短期的几个月薪水。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创业者,可以是低成本创业、低成本创新,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精益创业的时代。由此它带来的是投资领域也进入到一个精益投资的新时代。
精益就是没有浪费的意思,日本把它用在了制造领域,而今天我们把它用在了创业、创新和投资的领域。所以早期投资会越来越早、会越来越小,中后期投资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晚,当这些中后期的公司借助了在IPO之前的融资规模以后,他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扩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这一切值得我们进一步在中国去思考如何转化为我们的实践。
最后我想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是一个开始。全球创新大奖赛是第一届,还是很稚嫩的,我们还有非常多的不足。但是“让创新发生”是我们的使命,当我们今天迈出一小步,其实是全球化创新的一大步。我们也希望把全球创新大奖赛办成创新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办成一个让创业者和创投人士聚会的平台。
应该说,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完全可能在全球化大趋势的指引之下,让我们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能够深度地融合互动,推动全球的创新。盛景致力于成为全球创新的超级连接器,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连接全球创新的重要节点。所以我们希望未来与更多的创业者、更多的投资机构,在创业创新的领域当中携手前行。
我的演讲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想加入笔记侠的笔记达人行列吗?敬请点击“阅读原文”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姓名 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王信文|伊光旭丨赫畅|凯兹|韩梅梅|王凯|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