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私董会创始人宋岩:私董会有三个屁股不好摸
演讲| 宋岩
笔记| 笔记侠 谢莉莉
编辑| 笔记侠 Even
根据2015年9月16日宋岩在“长三角社群领袖峰会(暨社群领袖创业营二期课程)”分享整理。笔记侠作为指定笔记合作方,经主办方授权首发。转载请联系kezhou20,违者必究。
人物名片:
宋岩,外滩董事会的创始人
我进入私董会这个领域已经五年了,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是一个小的社群运营者。
首先介绍下我的大致经历。
我1992年到深圳创业,2002年去了国外创业并开始啃书读佛经,2010年回国与中欧商学院教授等几人结盟做起了私人董事会。2013年,我自己建立了“外滩董事会”,期间还跟正和岛一起合作。可以说,私人董事会火起来,与正和岛这个大平台是有关系的,但我在背后做了一些推动性的工作。
在EMBA热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在探讨企业家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习?后来我们发现,其实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进行的相互碰撞、分享,给他们所带来的启发最大,远超于商学院教给到的知识。
1957年,美国一位做割草机的企业家经常找几个企业家一起探讨企业内部事项,探讨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就找了一群人,成立了一家公司,大家定期聚会交流,后来这个模式慢慢就火起来了,慢慢演变成一位退休企业家带着十几位成长型企业家一起互动,至今美国大概有2万多位企业家在这个平台上,平台叫“伟事达”。到1997年时,他们就来到了中国。
那个时候,企业家都非常喜欢去商学院,所以,私董会这个模式一开始并不被接受。2010年“总裁教练第一人”张伟军、两位中欧商学院教授和我开始琢磨这件事,一开始每一步都举步维艰。2011年温州动车事件时,国家铁道部负责人的发言给我带来了正能量:“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因为我信了,所以我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在这里也非常谢谢几个人:“热风”品牌创始人陈鑫、牛仔品牌“坚持我的”(JASONWOOD)创始人,他们最先支持我去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是看见了才相信,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你如果相信,就一定能看见。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相信,这条路一定能走下去。社群创业营也是没有先例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看见。
我来说下我之前运营“领教工坊”的发展方式。一开始我希望从退休的中国企业家里找寻教练,但是碰了壁,然后我开始考虑退休的五百强企业高层。于是,我找了惠普原CEO孙正耀、思科林正刚,这期间与他们在模式上做了一些好玩的事儿。“领教工坊”是以大牌、明星式的方式在运作。
像“伟事达”这样的机构,虽然在美国发展得挺好,但是在中国市场却水土不服。
马云在杭州做了个组织叫“江南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叫“泰山会”,是柳传志先生等二十几位企业家办的小圈子。“私董会”就是一个深度持续的企业家小圈子,本质上而言,中国的私人董事会,机制不是从美国传过来的,而是本身存在这个雏形,只是欠缺一个运行规则。雏形与规则的融合,就会形成如同李安的电影风格,这也是我们“外滩私人董事会”在努力形成的融合范。
“私人董事会”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理解,“私人”代表专属、定制、私密,偏向于关注人的个体,使企业家培训从授课制转向定制化;“董事”界定了企业家群体;“会”表明了以对话形式为主。
“私董会”一开始是企业家抱团后互相出谋划策形成的,之后出现很多退休企业家当“总裁教练”带领群体。从2010年发展到现在,纯教练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教练化模式已经被慢慢推进到跨界创新的领域。今天,以教练为中心的私董会运营模式还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比之往前迈进了一步。
私董会,算是奢侈品,不是大众消费品。
参与的企业家所持有的企业都在创业15年以上、发展规模在10亿左右的,这个规模处于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企业家需要抱团,一起碰撞想法。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小组大概8-12人的效果最好,最多不要超过20人。贝佐思也说过:“如果一个组织的人共同分享两个披萨饼能够吃饱的,这个组织是最高效的。”8-12人规模的群体最有效,也最有深度。
另外,私董会是长期、持续的过程。短期的培训结束后,大家起初听了很兴奋,但兴奋劲很快会就消散。企业家都是很有个性的人,在短暂培训之后很难发生明显的变化成效,但是在群体中长期持续地碰撞两三年后,他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私董会是会议形式,还是社群形态呢?我最早的理解是前者,但是因为现在时代扁平化的特点,我觉得它正在演变成专属于企业家的微社群模式。
私董会应该算是用商业手段运作的社群。有句话说,把别人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脑袋里,是最难的事。我挖空心思去做这么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熬过去了,也就感受到了美妙的风光,这是我当下想要分享的。
以上是关于私董会的大体介绍,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不管创业动机是什么,只要想干就大胆去干。另外,私董会是专属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微社群,我还在想进一步探索运营私董会的最佳方式。
我再分享下“私董会”这个企业家社群的形态,它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屁股形容:老虎屁股摸不得、狮子屁股坐不住、大象屁股踢不动。
老虎屁股摸不得:早期创业的企业家都自我意识非常强,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事业提升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极具个性,所以他们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之前有一位上市公司老总,加入董事会小组后受到我们的一堆限制,例如准时来参与会议、开会期间关闭手机、发言限制时长等等。
有一次急眼了,他就质问了我们一系列问题,但是我们因为坦诚获得了谅解,这个组织形式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现在他还在我们的小组当中,也成为了小组秩序的积极维护者。在这个新的组织关系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企业家心态放平之后,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碰撞成长就开始发生了。
猴子屁股坐不住:我们在开私董会会时,发现有些企业家在习惯长时间忙碌工作的状态后,很难放下事情专注在一个点上。一开始企业家来参与小组的时候,心态都很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下子把很多行业推动起来,很多企业家的心理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
参与会议本身对于大家也是锻炼:在各种繁忙当中,能专注地开好一场会。半年之后,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真正好的企业家,一定非常沉着冷静,而我们正在帮助大家活在当下。跳出企业,会比在局中看到的问题更清晰、更深刻。美国邓白氏调查结果显示:加入组织并长期持续参与活动的企业,成长的能力比一般企业高三倍。至少我可以看到参与会议,确实能给企业家带来比较好的状态。
大象屁股踢不动:举个例子,有些企业家来参加私董会活动时,会带着很多企业家的不良习气,会接受建议,但不会去调整。这其实是人活到一个阶段后,思维和行为很难进行改变的情况。但在十几个人的小组中,“改变”形成了一种气氛,大家相互推动,企业家也因此彼此影响,从而发生实质变化。
传统私董会的三角法则是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挑战,更确切地说,是基于关心目的的交锋。在原来的商业环境中,大家非常不愿意分享,多数人都是闷声发大财,无法敞开去分享,而且会有担心资源被占用等方面的顾忌。但我发现,智慧的分享是:丢进来的越多,拿回去的也越多,从而形成智慧生发的状态。通过大家的讨论,灵感越来越多。因此,在私董会讨论中,经常会发生非常火爆、热烈的场面。
今天我们在探索私董会的运营模式时,也常常往往多中心化的社群探讨。早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松散的,后期以教练为中心,但慢慢我发现,其实小组没有教练,演化成了多中心化、相互连接的方式,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套优势,他们自己各自转动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强烈地体会到这三者的递进关系。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机构在变化,大部门划分为小单位,形成多边协作、相互连通的关系,这是人类组织结构发生的趋势。这时候,传统的三角法则已经失效了,我们必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价值标准:外滩三角法则。它是以平等为核心,企业家之间把不同领域做的事情进行交互分享,跨界分享,并且追求实效至上,以直接戳中问题为核心。另外,终极目的也从传统里的“成长”,改成了“丰盛”,让大家活出自己,全面绽放。
我们的每个小组会有六位以上各种行业领域的企业家,前期我们会挖掘他们的优势和价值。跨界最重要的力量是找到每个人的优势,去弥补别人的不足,然后通过不同的会议形式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现在我们服务的企业家偏向现代服务行业多一些。
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功课,了解企业文化、优势、特质,把东西提炼出来,通过会议演讲和沟通的形式,让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
我们按照不同的需求分成三种会议形式:外滩跨界日、圆桌会、实验室。“圆桌会”发挥的是外部智囊团的角色,把企业难题和困扰快速地放在圆桌会上讨论,去努力解决这个困扰,至少给当事企业家提供了多元的思考方式,补充思考盲点;“跨界日”就是把企业优势拿出来展示,然后相互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实验室”就是在企业家中转动和磨合而产生的项目,也是在配套打造商业生态圈的过程。
第二部分就是今天做社群的话,它也符合互联网时代精益创业、不断迭代和持续创新的过程。今天的创业需要长期的坚持,然后摸索出一点一点的规律。我觉得“外滩私董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敢于打破一些传统规则,这也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做的率先尝试。
第三个环节,我们分享下外滩私董会的一些做法。
比如说外滩七步法。这个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将《大学》的经典思想用西方观念提炼出了7个字:知、止、定、净、安、虑、得,然后我把这7个字替换成我们小组讨论的七个步骤:问、探、澄、定、享、思、得。开会有三个步骤最有价值:第一,企业家问出好问题;第二,敏锐抓住问题本质;第三,不要端住架子,放下经验去和别人探讨。
圆桌会的举办,一般是两天的会议,第一天早上外滩三问,望闻问切,了解企业,当天下午开始拿问题不断切入探寻,晚上进行外滩夜话,让企业家“一对一、两人一组”去进行一些私密性的对话,让企业家在这个环境中舒缓自己、放松自己。第二天“外滩交响乐”,我们以四个主题进行一些互动,当天下午一起讨论实战性案例的过程。
1、颜值高;
2、有学问:不再考验一个企业家告诉别人的能力,而是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的能力;
3、会跨界;
4、聚人气:这样的人,才能玩得动社群;
5、阅历深:懂沟通,有一定的阅历才能拿得出东西与别人分享;
6、实战强:讲实效,不能太学术化,有实战能力才能运营好一个小组织。
关注@笔记侠
阅读相关主题
《私董会第一人何永平: 80%的经验成为你向外沟通的障碍》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姓名 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冯仑|董明珠|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王信文|伊光旭丨赫畅|凯兹|韩梅梅|王凯|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