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段永朝:向时代提问,我们内心的噪音大过轰鸣的马达

2017-02-21 段永朝 笔记侠


段永朝 |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


活动:2017年2月19日  网络智库主办“2017年互联网思想者大会”,笔记侠作为合作媒体,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笔记。嘉宾照片来自主办方。


今日笔记侠客:笔记侠行走

 深度好文:3138字 | 5分钟阅读


导读:

向时代提问,互联网是一件千年大事,它开启了新轴心时代。这是互联网思想者大会的主标题。段永朝老师作为大会结束即兴演讲的发言人,将带给我们什么思考?请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文章。活动场地——北京798尤伦斯艺术中心,从一个大窑炉变成艺术馆,这里有什么隐喻?因为需求而被生产,因为生产而进行控制的工业时代是如何向往和渴求确定性的?段老师又为什么说对确定性的寻求好,但不够,还有毒?排毒又为什么也是不够或者做不到的?人类经历过哪两次认知重启,轴心时代最大的特征又是什么?我们为何还缺少向时代发问的能力?


完整笔记·文化生活


我要深情地说一声:“大家辛苦了”。不仅是腿辛苦,耳朵和脑子更辛苦。有人在中场的时候问我,是不是故意搞成这样?(在艺术展馆做活动,分布式对谈的形式)我既不能说不是故意的,也不能说是故意的。


只能是冷暖自知吧。

 

、窑变的“大会”


这次按大会要求,结尾是即兴演讲。但我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即兴演讲,后来我劝自己不许这样。但我依然忍不住准备了好多个准备讲的草稿,所以呈现给大家的一定是N多篇稿子自由搭接的结果。

 

先从这个大空间开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原来是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工业窑炉。我讲工业窑炉这个词并不胆怯,我见过太多窑炉,玻璃窑、陶瓷窑、水泥窑、移动式的窑等等。这个窑看上去特别像隧道窑,是轧钢的前置预热环节需要的场所。


798艺术区大窑炉车间,图片来源:全景网站,摄影师任曙林作品


北京798尤伦斯艺术中心


一个熔炉变身为一个艺术馆,本身就意味深长,今天我们又大胆地把它变成了一个难以命名的空间。海报上看到的名称是“互联网思想者大会”,“大会”您一定有感受,是奇俗无比的。但今天的场子,到处是噪音,到处是纸屑,有坐着有站着的,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大会”的样子。

 

所以有朋友和我讲,你们是不是在含蓄地批评互联网今天这种躁动不安的情绪?神一样的评论,我竟无言以对。

 

大窑炉是个隐喻。内在隐喻有两个:

 

1、促使转化;


大窑炉的第一个图谋是促使内在物品的转化。这种物品可能是冷却的玻璃、矿石。促使转化的目的是进一步塑性,改变物品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征。

 

2、控制。


大窑炉如何实现这种改变?通过控制,炉窑里的氛围控制、化学元素控制、温度控制,控制需要依靠以下三个要素来实现: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背后的仪表、传感器、电脑;

▷控制系统背后的控制论、调节理论、自适应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神经控制理论。

 

控制意味着精准地如人所愿,符合我们要求的物品在炉子那边被贡献出来。它之所以被挤压成型,塑造成那个形状,是因为我们需要玻璃、陶瓷、手机、台灯,我们离不开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生产它们,生产就需要控制,大窑炉当年就是用来干这个事情的。有工厂经验的人听起来不会觉得新奇,没有工厂经验的人听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太过日用而不知。

 

大窑炉代表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以百年,甚至数百年为记的。这个时代形成了强烈的烙印,就是这么做是好的。



温度要控制准确,要把残次品率降到最低,要把贱金属转化成贵金属,要把毛坯转化成产品的形状,这些都是多么鼓舞人心的工业时代的凯歌。这种凯歌至今仍然在全世界回荡。

 

我没有批评它,可是你多少听出了一点批评的味道。我其实并没有批评工业时代的意思,我们出去还得打车,还得发朋友圈,我们还得吃饭而不是充电。


工业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的合理性,都是对的。但是我想说,它不够。工业时代不足以支撑我们想象未来。它不但不够,还有毒,会妨碍我们想象未来。


二、即兴是个什么鬼?


这几天我做了点功课,我的公众号(段永朝读书)发了一篇基恩·索耶(Keith Sawyer)十几年前写的文章。他讲未来第二次教育革命,就是要演讲者有能力进行即兴演讲。什么是即兴呢?即兴就像今天分布式会场的玻璃墙上,会有人给你写上问题,发问者不是托。这些问题,你可以不回答,但必须面对。在座的各位,虽然今天没有被赋予很多提问的机会,但你并没有丧失它。

 

即兴意味着,我必须告诉自己我站在这里,没有权利向你们布道,也没有权利向你们讲解什么知识,传达什么理念,更没有发明的能力。


即兴,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理解我们对世界的假设。



即兴对演讲者是挑战,对参与者也是挑战。挑战在于提出了对世界的假设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假设世界是像大炉窑、流水线那样,像嘈杂的工厂,轰鸣的机器,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拔地而起的城市时,我们就是在假设世界是确定的。我们就在假设世界如此这般运转着,有产品就有技术,有坐着就有站着的。世界由定数构成,是确定的。

 

定数有两层意思:

 

1、相信能HOLD住世界。相信世界有定数,就是我们想要操控世界。定数的世界有一个词叫“秩序”,谁都不能对“秩序”提出挑战,谁都会对失去“秩序”感到恐惧。

 

2、伦理上认为是“好”的。我们对确定性的迷恋是因为我们认为定数是好的,井然有序不好吗?长幼有序不好吗?排队上车不好吗?顺流而下不好吗?

 

确定性在我们头脑里扎根不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而是上千年。我们对确定性的东西是如此迷恋,如此敬仰。所以我们很多行为都围绕捍卫确定性,保障确定性展开。难道这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有。

 

因为确定性不允许即兴演讲。确定性的即兴演讲必须提前做好功课,写好台词,必须区分台前和幕后,必须表演,还得演得美轮美奂,逼真得让人忘了表演的存在。它必须精确制导人们的情绪,必须精确地渲染大家什么时候应该掌声雷动,什么时候应该潸然泪下。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熟,对工业时代对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息过。如果你了解法兰克福学派、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如果你了解后现代,你就会知道工业文明并不是一曲清爽而宏伟的咏叹调。它四处充溢着噪音、杂音。可是由于我们对确定性坚定的信仰,所以无论工程师、科学家、商人还是政治家,都把噪音看成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恶,最大的干扰。


(笔记侠注:1、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1923年,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2、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3、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

所以我们发明出太多的技术来屏蔽噪音,我们使用高保真的方式追求最优美的声音,追求最好的效果,我们追求最干净、纯粹的言语,可是在互联网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在可能才刚刚开始。



我没有答案,我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答案。我只知道,如果我们想真正静下心来领会时代发出的声音的时候,就必须提醒自己,我们大脑的深度已经被工业时代的确定性思维盘亘已久。不要恨它,不要抛弃它,它也不会轻易离场。

 

那要怎么办?学会和它玩,学会和这个被阿多诺命名为工业时代怪兽的时代共处,而不要恨它。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没有内存去恨它。我们需要的只是去辨认这个世界,那些令人酣畅淋漓的生命。

 

刚才我们讨论到认知重启时,我说:我们现在面临的认知重启,不是像发动汽车或者电脑死机之后的重启这么简单。重启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装备完善,大脑已经充满的状态下,努力地意识到这些东西或许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对劲。

 

我们上一次认知重启,或者说上一次轴心时代已经绵延了两千多年。一个最大特征是,人类开始出现了对世界本源问题的痴迷。大家都在问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由此产生了佛陀的理论,产生了基督的理论,犹太的理论,古希腊的理论。


可是这种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觉醒,真的是我们的第一次觉醒吗?


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中告诉我们:可能不是。当人们在草原、山峦间奔跑了上百万年的时候,当他们没有语言,只能用肢体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时,他们就应该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认知重启,就是开口说话了。

 

语言早于文字出现数十万年。当我们没有语言时,我们就在努力认识这个世界,当人们开口说话之初,人们和这个世界仍然是万物互联的。渔歌互答,花鸟鱼虫,我们与自然之间是彼此生命相依,万物互联的关系。但当文字出现以后情况不一样了,出现了人格化的神,出现了书写的时代,征服的时代。人们在互相征服地理空间、部落、财产,人们在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解脱而征服。因此,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征服史,不管是针对自然还是针对内在的心灵。



可是我想问,对话呢?人的对话去了哪里?


人和人之间心灵相应的那种对话真的没有从容展开,互联网给了我们这种可能。互联网让我们彼此相触,让我们彼此相依,让我们每个人瞬时都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但我们依然没有学会沟通。在我们的心目中沟通就等于说服别人,获得同类。假如沟通这个目的不能如你所愿,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信心吗?假如没有共识也没有北斗星,这个世界还有秩序吗?假如我们都没有办法好好说话,这个世界还能露出笑脸吗?挑战,无处不在的挑战。

 

认知重启,没有那么惬意,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向时代提问的任务还很漫长,能力还很笨拙,因为我们内在的干扰,内心的躁动其实强过音响和轰鸣的马达。

 

最后要感谢对互联网思想大会作出贡献的所有人!



更多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17万人是1个人,华为推崇

高强度秩序文化背后竟然是

段永朝:探寻三千年,

西方文化和哲学就这么两次转向

主办方介绍——

网络智库 |致力于“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并“让思想流动起来”。目前,已聚集并持续连接几百位泛互联网领域的思想者、研究者、企业家、创业者,举办线下跨界思想公益沙龙——智酷沙龙近50场,精编内容近100万字。2016年3月,成立“段永朝工作室”,开发“认知重启:互联网思想十讲第二季”公开课,尝试以个人工作室模式,支持中国互联网思想研究。


▷长按下图二维码收听系列完整音频课程

▷每周两期,每期15-20分钟,一年共100期,198元。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湖畔大学|创业黑马学院|i黑马| 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