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度自信,会阻碍思考

2018-01-19 乌尔里希·伯泽尔 笔记侠


内容来源:中信出版新书《有效学习》书摘。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封图设计 |  Holly    责编 | 清野

 第 1967 篇深度好文:3205 字 | 6 分钟阅读


精华笔记·独特思维


本文新鲜度:★★★★★+     口感:蘑菇浓汤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 过度自信如何阻碍有效学习?

  • 为什么看TED演讲的弊端要大于好处?

  • 造成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哪些?

 

丹尼尔•卡尼曼是当代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因为针对人类思维偏差的开创性研究,他在几年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与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一起,创立了行为经济学。

 

如果你曾经读过《怪诞行为学》《助推》这些书,或者看过电影《点球成金》,那么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建立在卡尼曼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一、过度自信会阻碍有效学习

   

几年前,《卫报》的一名记者采访了卡尼曼。采访安排在伦敦一家酒店大堂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卡尼曼当时已经80多岁,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高效?”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我最希望消除掉的是什么呢?”卡尼曼斟酌着自己的话,“过度自信。”

 

卡尼曼的轻描淡写仿佛显不出这个回答的重要性。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

 

我们自认为比实际上懂得多,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技艺高超。在工作中,我们总觉得自己比旁人工作效率高;在聚会时,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屋子里的一般人更有魅力。

 

这种过度自信每个人身上都会有。

 

在政治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战舰上就已悬挂上“胜利完成任务”的标语。

 

在商业领域,只有过度自信才能够解释那些爆炸性事件: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并购案,或者房地产危机中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

 

在体育比赛中,拳击手伦诺克斯•刘易斯在赢得重量级冠军以后,居然被街头的无名小卒击倒。

 


过度自信最终会阻碍有效学习。当人们处于过度自信的状态,就停止了学习的过程。他们不会再进行练习,也不会继续追问。

 

在需要更加刻苦钻研的学习方式上,过度自信尤其有害。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就会马上放弃继续寻找知识内在关系的努力,更不会考虑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

 

过度自信可不单单是影响监控学习进度或者元认知方面的问题,而是停止了努力思考、停止了反省,不再努力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习惯。正是这样的问题引导我们关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对所掌握知识进行回顾反思的各种方法。

 

二、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你知道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吗?我猜你会说“当然知道了”,因为你每天都用抽水马桶。大多数人天天都用马桶,甚至打开过马桶后面的水箱盖,看看截水阀门,或者拨弄拨弄连接杆。

 

所以,如果以1~10分回答上面的问题,评价一下你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1分:根本不了解。我不知道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

5分:中等了解。我对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有基本的了解;

10分:专家级。我亲自安装过几个抽水马桶。

 

我猜一般人都会给自己5分或6分,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好一点,但并不熟练。

 

乍一看,心理学家雅特•马克曼也觉得自己相当了解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马克曼在《学会思考》一书中说,他小时候花了不少时间鼓捣抽水马桶,马克曼记得父母经常对他大喊别浪费水了。

 

所以,当被问及有多了解抽水马桶的时候,马克曼最可能给自己打5分或者6分。

 

然而有一天,马克曼问了自己一些关于抽水马桶的问题:

 

水是怎么从抽水马桶流出去的?

抽水马桶下半部分隆起的那个部分是干什么用的?

我真的理解水是怎么流入马桶便池的吗?

 

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远远不够,对抽水马桶这个装置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马克曼对抽水马桶工作原理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一种思维假象。他认为自己懂了,觉得自己解释得清楚,但实际上,他无法清晰地描述这个装置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当然也不可能把抽水马桶完全拆开再重新组装回去。

 

这不是时间问题。马克曼和我们一样,完全有时间搞清楚铺设管道的技术;他也不缺乏能力,因为他曾经是认知科学学会的执行董事。但到头来,马克曼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马克曼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每次我看抽水马桶工作的时候,实际并不清楚水是怎么从水箱流到便池里,又是怎么散开的。”

 

让我们来认识学习活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认为自己了解得更多。所以,掌握一点点知识,可不是有点危险那么简单,它实实在在地迷惑了我们。

 

心理学家们对这个观点研究了很多年,并给这个现象起了很多花哨的名字,如专家的盲点、流畅性偏好、解释深度造成的幻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核心观点:我们通常都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的要多。

 

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你如果给自己有关抽水马桶的知识打了6分,实际可能只有4分。

 

因此,我们关于反思的第一课内容就是谦虚。在研究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谦虚的必要性。

 


我在一份调查问卷里问:你是否能够有效分辨出好的教学方式?

 

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技能有准确的认识,那么答案应该是分成均等的两部分——50%低于平均水平,50%高于平均水平。但问卷结果是,90%的人认为自己分辨良好教学方式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当然,这种轻率也有好处。如果没有一点过度自信,估计就没人会写书或者出版研究成果了。自信也会提供一种激励。

 

在面试过程中,夸大自己GPA成绩的大学生,比起那些实事求是的学生,成绩提高得更显著。做这项研究的一个研究人员解释说:“夸大成绩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奋斗目标。”

 

承认“我啥也不懂”毕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对自己曾经的过度自信也耿耿于怀。这些年来,我曾经在马路上让骗子得手,也曾赶飞机记错了日期。

 

几年前,我去加州一个立法机关做讲座,结果跑题太远,以至一个立法官员半开玩笑地说:“恨不能揍你一顿。”

 

三、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

人们就会减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造成学习活动中过度自信的一个原因是熟悉程度较高。如果一个观念过于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人们就有可能认为自己对这个观念理解深刻,即使事实未必如此。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抽水马桶这样的问题过度自信——抽水马桶随时随地可见;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分辨良好教学方式过度自信——人们看到的各种教育培训太多了。

 

我们还会在一些情况下过度自信。比如:

 

看起来简单平常的事情,就容易让人觉得学起来更简单;

 

文章里有大幅的图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

 

一位教授的课程让学生着迷,人们就会认为学生可以从他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尽管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我到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拜访雅特•马克曼的时候,听他讲过另外一个例子:TED演讲(在iPad上可以看到这档演讲节目)。

 

TED是一档被精致制作的演讲节目,演讲的题材从杂耍到道德伦理都有涉及。聚光灯下、镜头前面,总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戏剧化的时刻。这些视频内容的观看次数超过千万。

 

马克曼认为,从学习角度看,TED演讲的弊端要大于好处。“问题不在于演讲本身,”马克曼说,“是我们使用这些演讲内容的方式有问题。我们观看了15分钟非常流畅的演讲内容,然后就转入下一个演讲。”

 

换句话说,TED演讲看起来像一次学习的经历:一个专家在聚光灯照射下的舞台上演讲,但是这些内容似乎获取得太容易,因此也会被轻易地忘记。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那么,TED演讲采取精雕细琢的方式呈现一个话题会怎样呢?

 

谁会反感制作精巧的视频内容呢?然而,讽刺之处在于,这类精雕细琢会阻碍我们的学习活动。

 

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学习活动的“双重诅咒”: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

 

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那么学到的内容就相对较少。因为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人们就会减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在学习活动中,还有一个造成过度自信的因素,那就是过去的经历。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对学习活动做出判断。

 

如果我们化学考试总是考A,可能对化学考试投入的时间就不会很多,即使下一次考试可能比上一次难得多;

 

如果我们经常使用PPT进行宣讲,那么对一次新的宣讲就不会投入很多准备时间,即使这次新的宣讲与以前的宣讲内容都不一样。

 

《有效学习》是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力作,斯坦福大学学习政策研究学院董事长、美国教师联合会董事长等联袂推荐。6大策略,18项学习工具锦囊,32道随机测试题,为你提供一整套系统化的学习技能。



笔记侠爆款好文推荐:


“三货教授”周宏骐:没有新技术和新思维,你的公司就是传统生意

从CES看2018创新趋势,那些你熟悉的黑科技全都成真了

如何像沉迷游戏一样对工作上瘾?


笔记侠实力好课程:


↓↓一堂用得上的商业课,没有一滴鸡汤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