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春花:所有盈利,都必须深具人文关怀

赞赏小侠 笔记侠 2019-04-07


内容来源2018年10月9日,由场景实验室和《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在M空间举办的甦盛典上,陈春花老师以“基本假设及其影响”为主题进行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场景实验室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今日笔记达人 | 行走

封图设计&责编 | 智勇

第  2602  篇深度好文:3734 字 | 6 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完整笔记·商业思维


本文优质度:★★★★★    口感:白莲子


笔记君邀你,阅读前先思考:


  • 为什么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 为什么东方人习惯先写年月后写日?

  •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很重要?

 

在接近30年的研究中,我发现可以长期存活的企业,都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企业的基本假设。

 

一、从基本假设上理解文化


选择源于一个重要的认知,怎么理解文化。


对于文化的定义,我本人深受艾德佳·沙因(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率先提出了文化本质的概念)的影响。


他把文化分为三个层级:

 

1.人为饰物

 

是看得到的部分,比如服装、建筑、器皿,这是文化最表层的部分。

 

2.外显的价值观

 

是人对事物的策略和理解,这部分依然是能够看到的,因为人们的目标和哲学是能够被触摸到,是人的价值观在做判断。

 

3.基本假设

 

看不到的部分,很多研究中会忽略掉。


我们常常讨论到企业的商业哲学和价值观,认为挖掘文化的内涵就结束了,但其实还有一部分在底层,这就是潜意识,是认为理所当然的地方。

 

这个文化最底层的部分,叫基本假设

 


从研究文化的角度,我开始不断意识到为什么相同的企业,甚至价值观也一模一样,但最后会出现不同的企业行为。

 

同样认为顾客第一,产品极致,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当遇到最重要的冲突时,潜意识的基本假设就会出来,导致他的选择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是否理解基本假设,成为我们对文化理解当中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而基本假设恰恰是对我们的行为和价值的终极来源与根本性的东西。

 

文化有其终极的力量。文化就是一组基本假设,用以界定:


什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事情的真谛;

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该有什么反映;

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而这种终极的力量会在心灵上给人以认知稳定性

 

其实我最近一个月非常怕看微信,中美贸易开始,你看微信一定会很难受,原因就是价值观和认知会非常撕裂。

 

如果找不到认知上的共同点,找不到在价值观上比较一致的人群,你会发现社会焦虑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基本假设,也就是文化底层的力量。

 

4.文化中真正的挑战

 

日本在1992年召开过一次箱根会议,目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文化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结果是下不了这个统一的定义,只给现代化下了一个定义。

 

文化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① 文化是生存方式。

 

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在呈现内在的基本假设。

 

② 文化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而思维是文化的基本属性。

 

东方文化习惯先宏观后微观,所以在中国文化下长大的人一定是先写年再写月再写日

 

西方的文化是先从微观走宏观,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


这就是中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交流如此之难的原因,是因为基本假设不同。

 

③ 文化决定行为选择。

 

人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很多人不知道命运可以改。

 

一种思维决定一种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改变行为和习惯,人的命运就能改变。

 

如果没有从文化的基本假设去探讨,其实没有办法讨论组织究竟是长期主义、机会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二、企业经营的基本假设

 

我非常担心现在中国发展非常快的公司会不会是机会主义者,甚至担心今天获取巨大的规模和成长的公司会不会是实用主义者。

 

我们怎么才会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取决于企业经营的基本假设。

 

彼得·德鲁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即经营的理论要回答三个假设:

 

1.组织和环境的假设

 

很多企业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总想在环境当中得到什么,并没有讨论企业跟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今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共生型组织。


戳此查看  陈春花:比输赢更重要的,是共生


今天很多组织要做出改变,跟环境、供应商、顾客、社会、社会结构、市场和技术之间一定要变成一种共生关系,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的关系。

 

2.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

 

3.完成组织使命具备的能力

 

我在珠三角拿长期绩效当中的文化支撑要素做调研时,发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是坚持长期主义非常重要的支撑点。

 

在组织研究中,有人研究为什么日本的企业能够超过美国或者欧洲的企业,成为世界领先。

 

威廉·大内提出的Z理论(日本式管理理论)指出日本企业最大的不同,是组织文化的不同。

 

这种不同体现在日本企业能够构建一种组织文化,让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的宗旨能够落实到每一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使其在内部相互一致,也就找到了企业和外部经济市场和社会环境的一致性。

 

三、在世界中存在

 

我们是在一个世界当中判断基本假设,当我们能把基本假设判断清楚时,就可以讨论长期主义。

 

今天的世界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地方是两种模式的改变。

 


1.主体——客体模式

 

主体、客体是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它有三个特点:


① 重视个人的独立性。

② 在思维方式上重理性分析,非此即彼。

③ 重个人经验,强调超越时空的抽象概念。


我们会发现今天认知世界的很多概念,是由西方提出来的。

 

2.人——世界模式

 

东方主要谈人即是世界,世界即是人。在张老先生来看应该是万物一体的方式,也有三个特点:


① 重视群体意识。

② 思维方式上重直观整体,崇尚由此及彼。

③ 重视现实生活,不崇尚抽象的概念世界。


这三个特点恰恰是我们东方人的思维比较多采用的部分。

 

经营的假设,应该回归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当中,讨论我们的世界观是什么,方法论是什么,从哲学层面上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认知世界的范式被调整了。

 

“范式”一词的提出者库恩在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改变,这个世界本身也就随之改变了”。

 

这恰恰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最大挑战。互联网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在认知方法论上的快速调整。

 

以前我们基本上用还原论的方式,越分越细,拆到最细的部分理解它。

 

今天范式的调整要求越来越需要从还原论整体论

 


因为世界的复杂性在增加,我们需要在彼此联系和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处理复杂问题。

 

如果还在用一维、两维的角度,甚至降维、升维来认识这个世界,说明还停留在互联网初级阶段。

 

如果说互联网下半场,降维、升维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世界是多维度和复杂性的。

 

互联网世界有两个特点:

 

个体自我独立

万物互联一体


四、道德经的启示

 

今天这两个看似非常冲突的特点反而是并存的。这时回到《道德经》中,我们能发现几点启示:

 

1.万物互联

 

这是道德经最核心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把事物看成彼此分化的,其实离“道”很远,如果把世界看成互相联系的就越接近“道”。

 

这个就是一个能量场。

 

在今天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市场中,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很多新兴企业在很短时间内成为独角兽,是因为打开边界去做相连时,会在新的能量场里,自然机会就会大的多。

 

对老子来说,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在追随道,更可以通过重新设定不同情景下的行为,确确实实地成就道。

 

《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讲的就是每个行业的重新定义者为什么会得到新的机会,是因为在重新设计能量和场域时,这样的能量会实实在在成就你的道。

 

2.无为而治

 

很多人认为无为的概念是什么也不做。

 

实际上无为不是不做,是你能不能引导更多的人朝着一个方向去做,可不可以连接更多的人去做。

 

当一个人在主持会议时,能够引导所有人沿着主持会议的话题把事情做完,这就是最好的主持人,而不是他讲了多少话,变得很有为。

 

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公开的权力之中,而是来源于一个让人感到十分真实以至于无可置疑的世界。

 

3.道法自然

 

让一个人在行动上变得格外有效的东西,是创建新世界的能力。

 

你在创建这个世界过程中要关注最基本的底层,如果一个组织没办法了解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没有办法解决长期主义的问题。

 

所以我们实际上开始从人的世界,回到自然,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能量来源于对世界的善良,对世界心底的敬畏、关注、付出。

 

如果没有温和的力量来对世界做关联,其实没有任何其他的机会。

 

无尽的能量,是依靠温和联结

 

这种道法自然的状态,能量和自然之间的交互,是组织、企业可以打好根基最根本的基础。

 

当每个产品上市,当组织能够支撑每个员工真正推进社会进步的时候,其实你要问组织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你跟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我自己写作《经营本质》这本书的时候,最后一个要素,有关盈利的安排,用了一句话:深具人性关怀的盈利

 

如果企业的经营不能回归到人性的关怀上,我认为在经营基本假设上已经出了问题。

 

我也预祝我们的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能关怀到人性,关爱到自然,推动社会的进步,我想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以选的一条路,也是应该被接受的一条路。

 

谢谢大家。


主办方简介——


场景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的场景创新服务平台,以“场景、超级IP、新物种”原创商业方法论为核心,提供商业模式设计、顶层战略升级、超级IP加速等服务。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


*文章为讲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笔记侠相关好文推荐:


陈春花:比输赢更重要的,是共生

陈春花:管理无效的原因,是忽略了人

陈春花:一个企业能活多久,关键看是否抓住了这3个核心点


看完了,给笔记侠点个赞再走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