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世界都睡了,我兴奋地想哭

牟小姝 笔记侠 2019-04-19

点击蓝字关注△ 回复“1”领取今日日签福利大礼包


新商业进化论·018期

封图设计 & 责编 |  牟小姝

第  3464  篇深度好文:5418 字 | 10 分钟阅读

点此听精华版音频 ↑ 更多精彩内容,还需阅读全文哦~

一首热歌送给你!


今天的文章,我们不谈996,就聊聊睡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还有什么比睡觉更令人身心愉悦的呢?


睡觉是精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的必需要素。它和饥饿、口渴一样,是我们不可消灭的生理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一位杰出的睡觉研究者J·艾伦·霍布森就讲过一个关于睡觉的笑话,他说睡觉已知的唯一功效是消除睡意。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睡觉人人都会,但是睡个好觉,并不简单。越来越多人抱怨,怎么睡了一觉之后,觉得自己睡了假觉?


、被日渐瓦解的睡眠

 

1.工业的入侵


在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的生活紧随地球的节奏。就这样过了成千上万年,生命体进化出顺应地球自转所带来的昼夜更替的活动循环周期,形成内置于身体内的昼夜节律。这里所说的昼夜节律就是我们熟知的生物钟。


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日出而作入而息的生物钟发生了变化。


电灯的出现延长了白昼,也改写了人的时间观,在被延长的时间里,劳动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和价值。


美国历史学家A.罗杰·艾克奇(A.Roger Ekirch)在他写的一本叫《白昼将尽:旧时代的夜晚》的书中指出,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现代电子照明是人类睡觉模式变迁的关键点。


更不可思议的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睡觉这件事不知不觉中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间断、无极限的工作观念被日渐认为是合理的。


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觉的终结》的作者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看来,睡觉原本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节律(生物钟)息息相关,睡眠的支配权从前是牢牢握在人类手中的。


而随着新兴的消费主义愈演愈烈,资本主义将每个个体生命变成流水线上的工人,服从于现代社会这架机器不间断运行的准则,个体必须被迫放弃无“价值”、违反“高效原则”的睡眠,以跟上这架机器的高速运行节奏。


此后,睡觉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既统一,又对立。


2.身份的焦虑


几百几千年前,人也有身份地位高低,甚至等级制度更为分明,但人们却不为此而焦虑,因为大多数人相信,人生来有贵贱之分,应恪守本分,知足常乐,只有极少数人想去突破自身阶级一展抱负。


但是在现代社会,推崇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走到金字塔顶端。在这样的文化浸染和自我期望中,焦虑蔓延生根。


我是谁?我在社会中什么身份?


这里所说的身份,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源出于拉丁语statum(拉丁语stare的过去分词形式,意思是站立),即地位。狭义上指个人在团体中法定或职业的地位(如已婚、中尉等)。而广义上,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身份的焦虑早已成为现代人的共性,欲望无止境,焦虑越来越深。


3.成功的诱惑


睡觉,也成为了我们透视社会、透视世界的一个窗口——财富增长和个人名声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睡觉被理所当然的等同于怠惰,与世俗意义的成功毫无干系。


而在很多的媒体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睡觉和成功之间的某种关系。


在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4点起床、9点半之前处理完工作。


唐纳德·特朗普每天只睡不到4个小时,哪怕现在当上了美国总统,睡觉睡觉时间也没什么变化,他甚至在《每日新闻》里说:“一天睡12到14个小时的人,如何能与每天睡3到4个小时的人竞争?”


最极端的是爱迪生,他说“睡觉是人类原始时期的遗物。”


当今社会,尤其是一些精英人士,不少人把熬夜当成能力的一种象征,觉得熬夜越久能力越高。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刷屏的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已经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等等。


总之就是,同龄人的成功,鞭打了止步不前的你。


这是一个盛产焦虑的时代,无数成功人士被放在聚光灯下。虽然很多人都在谩骂“有事没事都想制造点恐慌、焦虑”,但是支持和拥趸的人确实不在少数。


“成功”,就在这样的大时代下,被赋予了强大的魔力,它能消除身份效率、能带来满足感、能治疗“睡不着”的心病。


、于是,我们睡不着了


坐上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科技、消费层层包围。智能设备人手多件,大数据、算法时刻都能精确地指引花钱的方向。


我们的世界被精细切割成工作时间、吃饭时间、购物时间、亲子时间、休闲时间……


想要的越来越多,得不到的也越来越多。


于是,我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寻找更加适应社会、满足欲望的方式,睡觉被挤压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我们怎能睡得着呢?


“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在2004年是这样定义失眠的:通常指患者对睡觉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日本大学医学部精神医学系教授内山真在《今夜不再失眠》一书中解释得更加简单:失眠就是熄灯上床后也无法入睡,导致白天身心俱疲的状态。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觉障碍。


阿里在2017年发布了一组数据,在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年龄分布中,年龄段在18至25岁的90后人群占到总人群的近四成,俨然成为不眠大军中的主力。同时,年龄在18至35岁的青年用户比例近80%,也就是说,10个失眠人士当中有8位是年轻人。


睡不着的人,大概分为两种:


1.“敬业型”失眠


“敬业型”失眠,也有主动和被动一说。


① “主动型”失眠


有一个说法是,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这个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但是不能否认有些人就是这么做的。


软银创始人兼CEO孙正义说:“现在的机会太多了,每一天都太宝贵,感觉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作为企业家,他肩负了更多责任和使命,认为他拼命工作理所应当。但是我们身边,不乏就算不睡觉也要努力工作的亲人、朋友,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呢?他们为什么拼命呢?


稻盛和夫一手打造京瓷,他曾在说过这样一段话:


从发生在我身上的活生生的例子来看,大家也能够明白“拼命努力工作”的确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任何经营的诀窍都比不上“拼命努力工作”的效果。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家。学者也好,艺术家也好,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坚持奋斗、拼命努力之人。


当然,稻盛和夫没有让我们不睡觉,他强调更多是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


美国的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人的所有改变,都是潜意识的改变。”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努力工作对这些人来说,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人每天都有宝贵的86400秒,安东尼罗宾说:“你每分每秒都要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② “被动型”失眠


关于“被动型”失眠,也是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公司。


A问B:你今天几点下班?


B回答A:晚上7点物理下班,精神下班时间未知。


什么是物理下班?什么是精神下班?


物理下班是指离开公司或者到了下班时间;而精神下班是指完全与工作隔离、完全不想任何工作上的事情的状态。


精神下班未知和加班性质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在下班之后讨论和工作有关系事情。


这也就是一种无意识加班状态。


无意识加班指的是劳动者在下班后仍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接收并处理工作,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加班状态的现象。


尤其是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无时无刻不处于这样的无意识加班状态。


总之,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因为“敬业”而睡不好,睡不着。


工作也有个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成果可能都是你用百分之二十的工作创造出来的。


无数的研究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一旦人们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这个临界点,工作效率就会完全下降。


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不是因为你拼命干做到的,而是因为你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


《哈佛商业评论》一篇名为《研究表明,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公司,长时间工作只能适得其反》的综述文章强有力地表达了对“休息促进效率”这一论断的支持。与此同时,它还强调了一系列其他研究结果:


工作时间过长会降低睡觉质量,而睡觉不足会导致人们反应迟钝,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适当而规律的休息(比如晚上和周末)会让团队更有效率。


兰德(RAND)公司曾发布一份报告,其数据令人瞠目:因美国上班族睡觉不佳导致的经济损失已高达41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 2.28%的GDP;日本损失高达1380亿美元,约占国家2.92%的 GDP;德国则每年损失600亿美元,约为1.56% GDP。


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净资产约有900亿美元,按照四舍五入的算法,美国每年就损失大约5个首富。


反观中国,有这样一个公式:按照“睡不好的经济成本=日薪÷(1-睡不好而效率低的工作时间比例)-日薪”这个公式计算,中国人因为睡不好平均每月损失3212元。


2.“主观型”失眠


顾城说,我们不想睡,是因为只拥有夜晚。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主观性失眠,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舍得睡。


夜晚充满了可能性,刷朋友圈、刷微博,不带脑子地浏览各种信息。总之,每一个舍不得睡的人,都有自己醒着的理由。


在众多睡不着的理由中,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减弱了年轻人的困意。


《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觉白皮书》显示,近九成网友习惯在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间为65分钟,58%的95后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间达到80分钟。


社交聊天、看视频是最主要的睡前移动端娱乐,90后、95后最为活跃。


作家李尚龙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废掉一个年轻人,只需要三样东西就够了。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电话。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上班很累,忙到很晚,依然舍不得睡。尤其周末或者节假期,反而越休越累。


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息悖论:

第一个悖论: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减少。


第二个悖论:休息的意义本来在于恢复疲劳、放松神经,重燃生活的热情,但现在人们休闲之后,却往往觉得很无聊很疲累。


越来越多人陷入到这两个悖论之中,无法自拔。


三、你真的“会休息”吗?


在高强度的商业社会中,“会休息”显得尤为重要。“会休息”是一种能力。它和沟通、表达、演讲、时间管理一样,是你实力的一部分。


可是,实际上会休息的人并不多。


科学已经证明了,早睡是大脑自我净化的良药。

 

神经科学家Jeff Iliff 在 TEDMED大会上的演讲《一定要好好睡一觉,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虽然我们都知道睡觉的重要性,但是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一个健康的成人,1周通常需要35个睡眠周期,平均一晚上5个,但是需要避免连续3个晚上缺失睡眠周期。保证每周至少4个,那就没问题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想23:00入睡,或者是23:30入睡,但是到了24:00可能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


这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些让自己入睡的方法:


1. 关闭电子设备,避免蓝光的摄入和信息的干扰;

 

2. 让房间保持温暖,不能太热或者太冷,否则都将打断你的睡眠,通常建议晚上房间的温度在18~20度;


3. 将房间的灯光从明亮调整至昏暗,刺激褪黑素的分泌;

 

4. 卧室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避免阳光在早晨的提早摄入;

 

5. 避免进食完就上床睡觉;可以整理物品,收拾家里;

 

6. 回顾一下白天的事情,和明天的计划;

 

7. 睡前的运动可以做瑜伽,拉伸等。



于失眠的人来说,以上方法不见得有效。所以找时间适当补觉的方法可能更有效。


比如午间小休,一般时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或者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回家后在沙发上,都是可以适当睡一下,时长也控制在30分钟左右。


而对于长期失眠的人来说,应该已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在此,我们推荐很多商业领袖,尤其是华尔街巨头们的一个习惯——冥想。


冥想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体验,它的内涵甚至远远超出我们对它的理解。冥想的益处有很多,比如提升注意力、提升创造力、提升记忆力、减少焦虑、减少压力、对于失眠人群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


冥想的方法,可以简要归纳为三点:

第一、挺直脊背,让全身的气脉保持通畅;


第二、绵绵、慢慢地呼出三口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感觉全身都放松下来了;


第三、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或人中上。当注意力跑了或跳开时,重新放回呼吸或人中上。

冥想能带来的改变,不会即刻生效,但是,长期坚持冥想或许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我们想说。多数人失眠,是因为不够自律,而不够自律,是因为没有发现作息的规律,即使发现作息的规律,也没有尊重作息的规律。


实际上,发现了规律,能够认识并且掌握规律,知道在规律的制约下,什么可以做以及怎么做,不可以做以及做了的后果,这样我们就有了“真自由”。


黑格尔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奉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写的三句箴言: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勿过度、认识你自己。


愿每个人都能睡眠自由。


福利侠来啦~


你还没睡,我好心疼;

你还醒着,我好高兴。

请原谅我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

来留言区聊一聊,我们愿意倾听每个人的声音。

哪怕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只要你愿意说,我们就在听!

如果你失恋了,如果你失业了,如果你的人生进入了低谷,

如果你想喊出对某件事的不满,如果你想要寻求某件事情的答案,

如果你想记录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甚至你只是单纯的想用文字来发泄心情,

我们都欢迎你!

今夜,我陪你!


我们将选出8个留言最走心、

并且也最受欢迎(点赞多~)的用户,

分别送上笔记侠一份暖心书籍!


截止至4月19号日12:00

(笔记侠对本次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笔记侠好文推荐:


巴菲特:如果19岁没看这本书,人生会截然不同

所有顶尖的人和事背后,都藏着这些根本规律

2019年,将是决定无数个体命运的一年



嘿,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