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岩松推荐!这部讲述贵州脱贫攻坚故事的电影明天上映啦

2018-04-19 中国党刊网 党建智库


  4月20日,将有这样一部电影在北京、上海、江苏、重庆、贵州等地的1400多家影院正式上映。


  这部电影没有职业演员,没有一句创作台词。


  这是一部讲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纪录电影——《出山记》,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中获评委会最佳作品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632usx2w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出山记》片花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看过该片后这样评价它:“《出山记》是一面镜子、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一种沟通。”“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是硬任务,从大层面上大家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大方向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在这部片子里,终于让人们看到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脱贫故事,这面镜子照得是如此生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38t5wg4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事实上这些搬迁出来的人都很迷茫,还有很多难舍难分的痛苦。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下来的,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但经历者正是在这种失去与获得中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出山记》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沿着纪录片导演焦波镜头里《出山记》的步伐,看看这场“脱贫攻坚战”是如何开展的。



  贵州省有20个极贫乡镇,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是其中一个。石朝乡大漆村是乡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庄,也是极贫乡里的贫困村。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易地扶贫搬迁户288户1316人,脱贫970户4280人。大漆村易地扶贫搬迁91户400人,脱贫292户1292人。摄制组正是在这里用300多天的时间记录脱贫攻坚进程中出现的感人故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申修军是大漆村党总支书记,他在村委会一干就是22年。如今,在脱贫攻坚政策引导下,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申修军立下决心要让大漆村摆脱贫困,迈向小康。


  出山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攻克眼前的大山。


  首要任务是修路,申修军和乡里努力为群众争取修路资金。


  但不少村民思想转不过弯来,“怎么谈都没用,你们直接挖深点,把我埋在这里,这就是我的坟墓”,矛盾和冲突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山,不仅仅是眼前的大山,还是心头的思想障碍。


  比如娶不上媳妇的申周了解到他家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渴望离开大山,搬到县城,谋求更好发展。


  但他的父母却不愿面对大山外的世界,老人家很执拗地要固守大山。



  两代人产生了家庭矛盾。怎么办?


  所以,出山的第二道难关是翻越心头的“高山”。


  通过村两委班子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申周父母终于同意搬了。


  申周一家住进了县城的安置点新房,成了城里人,老两口新奇地看着超市里的一切。一家三口吃着饭,颇为感慨。


  “脱贫,更多的还是理念上的那座山。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那个地方的民众,一种对外界的不了解和惧怕,这种心理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够解决的。”



  但脱贫攻坚,不是说服村民搬出大山,路修通了,这事儿就结束了。


  而且一时的物质扶贫,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出山的第三道难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村两委班子教村民如何脱贫自救,申修军动员群众,组织起来加入合作社,种植黄花,修建鱼塘,发展成规模产业再分红。


  秋天,村民们的黄花收获了,香榧加工厂也建成投入运营,分红也分上了。


  出山后的生活,开始红红火火。


  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剧中,我们看到了老百姓对过去的不舍,也读懂了基层村干部的辛酸。对脱贫攻坚事业也多了一份真切的理解和认识。(资料来源:人民网、遵义日报、星空影讯)  4月20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感受这扎根泥土、格外芬芳的动人故事吧。


来源 | 中国党刊网

综合整理 | 肖知潞

编辑 | 周文君

编审 | 袁燕  王卉  付松

感谢关注党建智库

(微信ID:djzkpt)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中国党刊网、党建智库长期向广大网友、粉丝征稿,来稿内容可以是党建新经验新探索、基层声音、读书感悟等。

投稿邮箱

dangkanwang@126.com

     来稿将择优刊登在中国党刊网、领导者客户端、党建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