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晋源史话 | 晋阳湖畔打粽叶
我的家乡在晋阳湖北畔。那里曾生长着大片的苇,十几个村庄或分或合的上千亩苇田,虽比不上白洋淀十二万亩那般广大,那么有名,但在当地百姓的精心侍弄下,这儿的苇却比白洋淀的苇长得粗、长得高。这儿产的苇叶,宽而薄,是包粽子的上等材料,除在太原地区受到喜爱外,还销往忻州、大同等地。
端午节前的半个月,是打粽叶的黄金时节。这时,大片的苇子已蹿到五六尺高,苇节上已有七到八个叶片。根部的三个叶片小且黄,不能用,稍部的两个叶片未长成,也不能用,只有中部的两三个叶片,打下来可作粽叶。打粽叶,是个十分讲究技术的活儿。
如果是初进苇地的人,在密密麻麻的苇丛中会连步子也迈不开,面对一人多高的苇子,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只能一手抓住苇秆,一手往下“剥”苇叶,而这样剥下来的苇叶,大都带着尾巴,即将叶鞘也剥了下来,俗称“脱裤子”,不仅苇叶不好用,还伤苇子。打粽叶,凭的是一个巧劲,熟练者根本不用扶苇秆,用三个手指捏住苇叶,向下一拽,苇叶便会从叶鞘处断下。
而好把式更能两手开工,同时打两根苇子上的叶子,只用三五分钟双手便擒满苇叶,然后两手苇叶合到一只手上,腾出另一只手来另扯一片苇叶,一扭,一绕,一扣捆起来,一把粽叶便现成了。苇叶捆住后,会因密实不透风而自然升温,很快捂黄捂烂。所以,打下的粽叶除非立即使用或出售,不然的话,要将每把粽叶都打成扇形晾晒起来。晒干后再打成捆,销往外地。
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化工区污染,这一带的苇子开始退化。加上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苇制品的用途越来越少,种苇子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于是周边各村不约而同地将苇地开垦种了粮。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不知多少年的苇子,便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