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校长理念│文化激发校长领导力

2016-12-07 齐永胜 泰山教育智库
首发

本文首发《中国教师报》

2016年11月30日教育家15版


治校方略

  校长的角色定位重在引领,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老师的热情和干劲。这种引领要想持久与高效,首推文化引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些校长:他们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之外,还忙于各种应酬;他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事必躬亲,什么都管,什么都问。但结果往往是,他们虽身先士卒,却没有带动教职工自觉跟上,反而使自己分身乏术;事必躬亲却依然有人钻制度的空子,教师也因此受束缚而产生反感,心中的既定目标总是难以实现,办学水平仍在原地徘徊。应该说,这些校长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有良好的管理素质,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只是学校的管理者,而不是学校的引领者。

在我看来,校长的角色定位重在引领,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老师的热情和干劲。这种引领要想持久与高效,首推文化引领,特别是对于有着传统儒家文化浸润的山东省学校来说,更是如此。 

充分挖掘“三圣”文化,实施三圣教育

学校文化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根基”。山东省寿光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立足“寿光三圣”的文化底蕴,传承“文圣仓颉、农圣贾思勰、盐圣夙沙氏”精神及对后世文化、农业、经济的影响,多次邀请老领导、老教师、文化名人和专家对学校进行文化建设诊断分析会,经过提炼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以“三圣教育”为依托,以“仰圣·力行”为校训,以“让每个学生成为大气有素养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建设有品位的学校,培养有素养的学生”为办学目标的文化价值体系。学校学习农圣贾思勰,践行“教育即生长”理念,让教育为师生提供生命保障,令他们的生活富足;学习文圣仓颉-,在传承中求发展;学习盐圣夙沙氏,践行“教育即生活”理念,让师生生活得有滋有味。

形成文化价值认同,增强师生向心力与凝聚力

挂在墙上、写在书上的文化未必是真正的文化,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让师生认同并付诸行动。学校强调整体设计、顶层构建,通过梳理、提炼、概括、归纳,让师生发自肺腑地去认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了对校徽的重构,因为它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圣城中学校徽图案为一枚方形中国篆刻印章,上面刻有三个甲骨文变形“人”字,既象征寿光“三圣”源远流长,泽被后世,又寓意“三圣”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三人”造型从整体来看,还像一个人躬身前行,谦卑地向圣贤学习,立志做一外大气有素养的中国人。同时,图案还呈现出左“口”右“耳”辅助造型,寓意耳聪口敏,善闻善问,体现学校“三人为师,见贤思齐”的校风。将三圣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校徽,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独特的书香气息,与校训、办学理念等融为一起,作为学校的精神支柱,引领学生成长。

精心搭建“三圣”教育载体,突出教育实效。

学校充分挖掘“三圣”文化精髓,在校园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包括墙壁课程、走廊课程、入学课程、毕业课程、饭桌课程等,让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时时感受教育,处处充满课程,让“三圣”教育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基本素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为了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新建“三圣”广场,整修社团活动场所,学习外校成功经验,安排社团活动时间,开发社团课程。通过实施“问题导学·学本课堂”改革,实现教本课堂向学本课堂的转型,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11月中旬,全国“学本课堂”创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除此之外,学校精心打造“人文圣中”“数字圣中”“和谐圣中”“幸福圣中”,把钱花在离师生最近的地方,让学校充满“家”的味道。

建设具有“三圣”精神的教师专业队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幸福,学生才会幸福;教师成长,学生才会成长。要实现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传承与发展等“三圣”文化理念,教师必须做到以爱育爱。一是拥有爱的智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对“问题”,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懂得少,所以想知道的更多。因此,光有爱的天性还不够,教师职业中还需要爱的智慧。二是给生命以成长的力量。学生的生命成长动力来源于他们内心的需求,所以教师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的合理要求提供精神养分。三是启迪学生思考。为教师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师生将尊重与信任、对话与协商、接纳与理解、换位与共赢、信任与希望内化于心。

学校通过建设“教师幸福书吧”“教师健身活动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全方位建设名师工作室,让教师们实现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教育走向生活,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学生的生命成长。

作者:齐永胜

摄影:仲伟平

编辑:曹国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