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书法研究》|2016年第2期目录、内容提要

2016-06-12 书法研究 书法研究杂志




清代中期书法综论:近古书法的第二个转折点

 ■刘正成

近古五百年的中国法史有三重要的折点,而影响至今的第二转折点即发生在十七世中、晚期的清代乾隆、嘉庆时代,虽然此一时期的书坛主流仍是以照、墉等代表的帖学书风,但在文字学、金石学研究的带动下,这一时期的艺术断代史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碑学书风起,并在道光代(1821—1850)及其以后成为书法作品格的主流形。在乾隆、嘉庆将近一百年时间内,由于大尺幅挂轴书法作品的取法需要,和以阮元、包世臣等首的文字、金石学对篆、、北魏碑刻法的学术关注,形成了以金燮、伊秉的前碑派法潮流,最促成以石如、谦为书坛的碑派代,并影响至今。

王铎书法临创模式成因新探

 ■张金梁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法大家,特别受当代人重视,在其存世的书法作品中,以书写各种古帖内容者众多,形成了寓临创于一体的模式,人们对王铎此种书法有众多说法,大都突出了其独特的创造性。王铎临创模式在形式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临写时不遁常规,对原帖内容任意截取缀合,不计字句的准确和完整;二是王铎临写古帖不顾及形似,而重视内在的风神气韵。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此二者皆是王铎从学习宋代《汝帖》而来,本文运用其存世的书法作品与《汝帖》进行比较,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证明,从而解开了王铎书法临创一体成因的谜团。

谈谈古书画上的“永存珍秘”印

 ■王元军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鉴藏印记往往是书画作品流传有序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钤盖在书画作品上的收藏印章有姓名印、斋号印、志趣印等,搞清楚这些印章的归属,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书画作品打下基础。本文以印文为“永存珍秘”的鉴藏印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与传世书画作品中数方“永存珍秘”印的所有者进行探讨,重点对“永存珍秘”印的最初使用者王涯,以及明代的鉴藏家郭衢阶和王延世等所用的“永存珍秘”印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书画史与鉴藏史研究有所裨益。

赵氏湘管斋刻帖与明人书迹收藏——以《湘管斋藏帖》残拓本为主

 ■李  军

苏州甪直赵氏所刻《湘管斋藏帖》是一部从清末一直延续到民国方刻成的断代丛帖,其主人赵氏的家世生平、所藏明人尺牍以及《湘管斋藏帖》本身的艺术、文献价值,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本文通过苏州博物馆所藏《湘管斋藏帖》残拓,结合传世墨迹与文献,对《湘管斋藏帖》的镌刻与赵氏明人尺牍收藏进行梳理,以期对赵氏刻帖活动与书迹鉴藏有更深入的认识。

岩上评注——泰山石经之题刻

 ■[德]雷德侯

中国书画最透彻的品评见于原作之上收藏者与鉴赏家之题记,而这些题记一般遵循两个准则:一是品题者采用与原作相同的材料与技法以及同样的用笔规范,形成统一的美感与艺术传承;二是品题者把卷子各部分视为一体,如鱼在水,共相共生。铭刻的品题同样采用上述准则。本文以山东泰山经石峪题刻为例,通过对明人万恭、李邦珍在泰山经石峪的铭刻题记进行分析,揭示出岩壁上的铭刻题记亦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艺术品评。

中国古代“书学博士”通考

 ■李慧斌

在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尽管书法职官制度不显,但却是整个职官制度的组成部分。在书法职官制度中,从设置到沿革历时最久的莫过于“书学博士”,从晋代始设,历经北朝、隋、唐、五代一直到宋,不仅有制度依据,而且有具体人物可考。到了元代,又出现了“鉴书学博士”,可视为书学博士制度的一种延伸。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书学博士制度还对外邦产生了影响,主要是古代的日本和朝鲜也仿中国之制设有书博士一职。另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考证,还纠正了已有认识的错误及史料本身的讹误,并在此基础上对个别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赵孟頫告病闲居所作书法考

 ■赵  华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仕途中的每一次“告病闲居” 都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高产期,而发生在元大德十年(1307)的告病辞官,闲居闾里时期,正处于元代浙杭历史上最为黑暗的饥荒和瘟疫期,赵孟俯的大量作品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完成。本文从“丁未大祲”“戊申大疫”与“需次泰州”三个角度,对赵孟頫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考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考辨,对赵孟頫这一时期的生活状况、书法创作心态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米芾字号、家世、南官及东行考

 ■陈  浩

宋代书画史中最特立独行的人物大概非米芾莫数,他一生好奇斗异,癫狂痴绝,为有宋一朝出古变异一派之先驱。其诡谐多变的个性和玩世不恭的出世态度,给后人提供了一个言说不尽的奇例。书画史上有关他的各种传闻不断。本文拟从社会史及文化史角度,就米芾字号由来,米氏家族变迁与宋初晋北移民之关系,米芾南官五年时间分段,及东行进入主流文化圈等问题稍作梳理,加以论之,以飨诸家。

米芾用印“芾”字解——兼及“印化”问题

 ■尚磊明  陆德富

米芾的自用印章中,有些姓名印的“米”下第二字形体屈曲盘旋,奇特怪异。一直以来学界有读为“芾”者,或读为“黻”,或读“亚”。此字实为叠篆“芾”的异常简省。这是一种过度的“印化”简省手法。



欢迎订阅《书法研究》杂志微信,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直接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书法研究杂志”可进入我们的公众平台;

在公众账号中直接查找“书法研究杂志”。

编辑部电话:021-61229018

邮购部电话:021-61229020

邮箱 shufayanjiu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