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健:特朗普想赴俄看阅兵能否如愿?

吴健 直新闻 2020-08-31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QUESTION 

直新闻:关于特朗普赴俄看阅兵的推测,已成为美俄关系乃至世界局势的一个风向标,在您看来,可行性有多高?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特朗普连三八线都敢跨,明年“5·9”去莫斯科,有何不可?只要政治算盘是赢,他准去!可我们的焦点,难道只围绕这个成天推特发个没完的人吗?至少俄当家的没这么想。大家老说特朗普如何崇拜普京,想和俄罗斯谈“交易”,但生活告诉我们,“一厢情愿”在国际政治上行不通,美俄关系到底是“蜜月”还是“寒冬”,只能由各自实力对比与利益交换才能决定。


我欣赏卡内基中心学者特列宁的眼光,他道出了美俄元首间的心结——莫斯科关心的是得到华盛顿必要的尊重,参与国际治理,它绝无意全面挑战美国,但不确定的是,华盛顿究竟给自己留多少交易时间和空间,这才是对双方是否度“蜜月”的关键。


换言之,特朗普想去莫斯科,普京绝非“求之不得”,他当然会像朝鲜领导人那样,不能平白给特朗普“出风头”的机会,把自己变成“廉价的表演背景”,有些东西得认真地讲清楚,做好“交易”。


实际上,对比权力稳定的普京,特朗根本拿不出什么能和普京交换的“筹码”,比如不再向乌克兰提供军火、不在俄国内和周边搞“颜色革命”、不干扰俄德“北流-2”天然气铺管、不攻击俄中新时代伙伴关系等等,在特朗普被国会死死拴住改善对俄关系手脚的当下,请不请特朗普来,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是“无感”的。


我还是引用俄外交泰斗卢基扬诺夫的话说,“俄美悲剧的宿命,是都觉得对方日落西山”。俄罗斯坚信美国反主流情绪滋长、非传统人物支持率提升,而美国把俄罗斯当成衰弱国家,时间一到,巨人倒地。在这种“看谁耗死谁”的情况下,妥协是难以达成的,就像里根时代的美国务卿黑格说的:“有些东西比和平更重要。”这句话,今天听起来挺刺耳,却更接近事实。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QUESTION 

直新闻:如果特朗普访俄只在乎美俄关系,我们倒也不必太上心。但俄外长拉夫罗夫曾提及,自己刚刚访美时曾与特朗普谈及中俄关系,拉夫罗夫说:“我们不会只为美国人高兴而恶化与中国的关系。”我们从中能听出什么弦外之音呢?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拉夫罗夫在华盛顿说的话,让我想起他在今年9月俄东方经济论坛上的谈话。当时他被问起这样的问题,西方总是警告俄罗斯,当代之中国太强大了,在中俄双边关系中像个“老大哥”,俄罗斯靠近有危险。


拉夫罗夫是这样回答的:用“老大哥”和“小老弟”来定性俄中关系,乃至任何俄罗斯与别国的双边关系,都是错误的。我们只主张建立主权国家间的关系,无论对方是中国或某个小国,这种关系将建立在互利基础上,不体现某一方的蛮横要求。


这些原则也是中国外交的基础,在核大国中,只有中俄属于捍卫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的倡议者,与中国合作的俄企、公民、团体和组织,都从中获利,中方参与者同样如此。事实上,通过友好关系得到某种收益,这样的愿望永远都有,但如果想通过伙伴关系获得好处,就应当清楚,你需要有所回馈,需要寻求一致,达成妥协。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是如此发展。拉夫罗夫说的明白,俄中关系步入史无前例的战略水平,是多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总之,别的大国不必为中俄关系“劳神费力”,两国高度互信,具有共同利益,而且这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塑造和形成的牢固关系。


就像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经常说的,俄中合作重要的是不要胡猜乱想,双方友谊的实质很客观,两国都处在不利的全球环境中,实际是背靠背站着,应当尽其所能地从各个层面拓展共同利益,不只在经济上,还包括在政治上。两国对诸多国际问题的态度相当接近,立场相互吸引。对于这一点,美国人应该早点想明白。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QUESTION 

直新闻:有人说,冷战里,中美苏是个大三角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美俄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大三角”关系呢?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吴健:还是提一下前面那位特列宁先生,他上个月在《纽约时报》发过文章叫《重返世界舞台》,讲的是俄罗斯显然以“轻量级体重”参与“重量级大国拳击赛”,其大国外交政策缺乏相应经济实力支持,它不是超级大国,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事务独立参与者,俄罗斯仍能在大国博弈中起到平衡和减振作用。


两年前,俄罗斯外交官节上,有位俄大使确实畅谈过中美俄三大国关系,认为三国合作其实一直存在,问题在于如何加以利用。要搞好多边而非双边合作,各方都需形成基本的互信水准。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三国在最广泛领域实现实力的结合,就能给整个国际局势改善带来契机。


遗憾的是,在美国单边主义横行的当下,中俄必须先携手履行这一重任,两国关系已成为紊乱加剧的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稳定因素。王毅外长曾说过,环顾当今世界,中俄组合堪称最紧密、最牢固、最成熟、最稳定的一组大国关系,为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树立起标杆和典范。


俄大使杰尼索夫也明确说过,中俄友好摈除了意识形态因素,而是基于共同利益之上,“中俄关系本身便是独具价值、自成体系的领域,能笃定应对各类外部动荡,没有什么能对双边关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至于美国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在施政中当然会加以重视,但两国关系是属于“常量”而不是“变量”的范畴。


可以说,搞好大三角的前提,是我们先有两个巩固的支点。总之,大国仍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的主要玩家。大国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比谁少犯错,错犯得越少,赢面就越大。美国到处树敌,中国不能跟着蛮干;美国拖着中国、俄罗斯往陷阱里跳,我们不能跟着跳。中俄都注意避免战略对决的灾难性后果,就要在做好多个预案基础上,想办法绕过这个坑,采取迂回的柔性策略,消解、缓和“西部牛仔”式的冲动。


至少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几何定律始终是存在的,中国因时因势用好这个规律,特别是继续巩固和提高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能把住大方向,稳住基本盘。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