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警告:不应发放“免疫通行证”;英国告急,首相周一复工!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当地时间4月25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截至北京时间4月25日下午4时,全球确诊病例已达2719897例(新增93716例),死亡187705例(新增5767例)。
报告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已从新冠肺炎中恢复并具有抗体的人可免受第二次感染。世卫组织在继续审查关于抗体对新冠肺炎感染反应的证据。这些研究大多表明,从感染中康复的人体内确有这种病毒抗体,但其中一些人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水平非常低,这表明细胞免疫才可能是恢复的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各国政府不要为曾经感染新冠的人发放“免疫通行证”,世界卫生组织还说,那些认为自己对第二轮新冠疫情有免疫力的人可能会忽视卫生保健建议,实际上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一些国家的官员提出了给那些已经康复的人颁发‘免疫通行证’的想法,作为放松封锁限制的一种方式。本月早些时候,英国卫生大臣建议发行免疫“腕带”。
美超过五百万人接受病毒检测 “基德”号感染人数上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26日10时30分左右,美国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逼近94万,死亡人数超过5万3千人。
据美国军方媒体《星条旗报》25日报道,美国海军“基德”号驱逐舰上感染人数从18例增至33例。该驱逐舰上有350名船员,目前正在南美的太平洋海岸执行任务,任务与美国的打击毒品行动有关。
美国海军在周六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一支医疗队已上船,继续检测“基德”号的船员,已有两名船员撤回美国本土。海军官员表示,船员们已佩戴N95口罩及其他防护设备。海军同时表示,两栖攻击舰“马金岛”号正在与“基德”号会合,以提供可能需要的海上医疗援助。官员表示前者配备一支手术团队,拥有较高的护理能力、检测能力,舰上还载有呼吸机。
资料图:美国“基德”号驱逐舰
美国继续试图扩大检测力度。当地时间4月25日,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新批准了3种新冠病毒抗体测试盒,目前,市面上共有7种抗体测试盒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审核。美国食药局表示,对新一批的新冠病毒抗体测试盒采用了较低的监管标准,以进行大规模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而新获得批准的3种测试盒目前仅限用于授权实验室。同时,美国食药局警告称,这3种测试盒都有误报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网站表示,至今已有超过五百万美国民众,接受过新冠病毒检测,数字较其他国家要多,甚至多于所有主要国家检测的总和。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26日10时30分左右,美国已进行超过518万次检测。
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将允许独立药剂师收集样本,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并扩大抗体筛查,首批对象是急救人员和其他重要工作者。科莫还表示说,纽约州内住院人数已降至21天前的水平,显示危机消退的迹象。
24日,特朗普出席白宫疫情记者会。
疫情还未消退,特朗普又与美国媒体产生了摩擦。特朗普在社交网站说,不值得花费时间举行每日疫情记者会。特朗普说媒体在记者会上只会恶意提问,之后拒绝准确报道真相,反问为何白宫仍然要防疫记者会;又说媒体因为记者会取得收视率,但美国民众除了“假新闻”之外,什么都得不到,因此不值得花时间及气力举行防疫记者会。
特朗普日前出席防疫记者会时,建议研究将消毒剂注入人体,能否作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言论受多方猛烈批评。白宫指责传媒错误表述,扭曲说话意思,特朗普解释称当时只是以“讽刺”的方式表达意见。
英国新冠死亡人数超2万 首相约翰逊周一复工
当地时间25日,英国卫生部宣布新冠肺炎医院死亡人数达20319,成为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之后第五个死亡人数超过2万的国家。对此,内政大臣帕特尔称为“悲惨而可怕的里程碑”。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英格兰医疗总监鲍维斯表示,未来几个月人们将继续保持社交距离以应对病毒。英国国民保健处预计,到5月底当地会有3万人染病死亡。
英国唐宁街首相府表示,首相约翰逊将于周一复工,形容他正迫不及待重回工作岗位。约翰逊在3月底确诊新冠肺炎,入院治疗一星期,到四月初一度转到重症监护室留医三晚,之后康复出院。目前,英国外交大臣拉布正代其行使首相职责。
资料图: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欧洲疫情渐纾缓西班牙及法国拟放宽限制措施
西班牙新增378人死亡,累计22902人死亡,全国累计22万3千多人确诊新冠肺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由本周日起允许14岁以下儿童在父母陪同下,每日在距离住所一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一小时室外活动。如果疫情持续放缓,可望放宽持续六星期的居家令,民众在下月2日开始可能获准到户外做运动或散步。
西班牙实施的紧急状态已经延长至5月9日子夜。但桑切斯说,西班牙将逐步过渡恢复到正常状态。西班牙政府当地时间周一将公布更为广泛的退出封锁方案,很可能在5月下旬付诸行动。
西班牙本周日起允许14岁以下儿童在父母陪同下,每日在住所附近有限活动。
法国的疫情亦由高峰回落,新增369人死于新冠肺炎,比前几日减少,累计22614人不治,全国超过15万人确诊。法国总理府25日发布消息说,总理菲利普将于周二向国民议会(议会下院)提交“解封”具体计划。国民议会随后将对相关计划进行表决。目前距离5月11日管制措施期满还有两周时间,法国各界对于“解封”措施仍在进行广泛讨论,焦点依然是集中于学校如何复课、餐馆是否营业、公共交通恢复等方面。
此外,法国也在努力提高检测数量。法国卫生部长维兰25日前往巴黎北郊视察当地的医学生物学实验室,并在那里发表讲话,宣布法国的病毒检测目标是在5月11日之后实现每周70万次。
意大利新增死亡降至新低 “封城”状态下庆祝全国解放日
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当天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15例,为3月18日以来单日新低,累计死亡病例26384例。
意大利现有新冠患者105847人,比前一天减少680人,连续第六天下降。在现有患者中,82212人在居家隔离,21533人在医院接受普通治疗,2102人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均比前一天有所减少,其中居家隔离患者人数是疫情暴发以来首次下降。
25日,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前往位于罗马的祖国祭坛,戴口罩独自向无名英雄墓献花圈并默哀。
当地时间4月25日,意大利第75个全国解放日,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这是意大利历史首个没有举行阅兵仪式的解放日。当天,意大利在“封城”状态下纪念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75周年,罗马和其他城市主要广场都未举行任何人群聚集活动。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独自一人向罗马的无名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在向全国发表的声明中,马塔雷拉号召意大利人发扬反法西斯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韧、牺牲和团结精神,战胜已夺去许多人生命的新冠疫情。
日本政府将讨论延长紧急状态“黄金周”假期首日出行锐减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25日,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8例,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13231例。
据报道,日本一些专家认为,虽然进入紧急状态已近3周,但东京和大阪等地的新增病例数并未明显减少,政府内部也有意见认为,5月6日全面解除紧急状态“很困难”。
鉴于此,日本政府将在本周内听取专家意见,内容包括人际交往减少是否达成目标和医疗系统等相关情况,此外还将就是否延长紧急状态进行讨论。报道称,在听取专家的意见后,日本政府将“慎重”地进行判断。
25日是日本“黄金周”假期第一天,但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繁忙的情形消失不见。日本媒体援引日本铁路公司消息报道,25日上午从东京始发的各趟新干线列车上座率都低于10%;连接东京与东北部地区的山形新干线的一趟列车发出时竟然没有一名乘客。高速公路方面,全国各条道路几乎没有出现拥堵。日本两家主要航空运营商中,日本航空公司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航班分别削减87%和97%;全日本航空公司国内外航班削减都超过90%。
25日,东京车站新干线月台空荡荡。
土耳其新增病例数少于出院病例数 斋月聚集活动将受限制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土耳其卫生部部长科贾25日表示,过去24小时,土耳其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861例,累计确诊107773例,新增死亡病例106例,累计死亡2706例。土耳其新增感染病例数是4月3日以来的最低值,同时已连续两日新增病例数少于出院病例数。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卫生部部长科贾表示,检测呈阳性的趋势正在下降,敦促公众继续遵守隔离措施。据悉,土耳其目前已有25582人康复出院。
24日是穆斯林斋月的第一天。据此前报道,土内政部在向全国发布的斋月防疫细则中表示,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斋月将禁止所有可能导致人员聚集的开斋饭、封斋饭活动,扫墓活动将受限制。
印度新增确诊病例创单日最高增幅
根据印度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26日上午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境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90例,创印度疫情暴发以来单日确诊病例最高增幅。目前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升至26496例,其中死亡824例,治愈出院5804例。
近期印度大幅增加了检测能力和收治能力,这也是确诊病例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印度正在推广使用血液抗体快速检验法,根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5日晚9时,印度累计进行了579957份病毒样本检测,每天样本检测能力已升至4万份左右。同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印度用于收治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已达3773家,隔离病床数量也增加了至19.4万张。
印度自3月25日起实施了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本月14日又宣布延长封锁期限至5月3日,目前印度全国仍然处于封锁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疫情的传播。印度卫生部此前的通报表示,印度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治愈康复率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21.91%的水平,而且全国已累计有80个地区在过去14天无新增病例出现。
印度医护人员正在采集咽拭子样本。
END
文章好看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