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高考”美化日本侵华史暴露AO治港之弊

冯炜光 直新闻 2020-10-13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香港中学文凭试是中学生升读大学的最重要一关,考生们都会尽全力答好题目,包括揣摩出题员的心意,以求取得好成绩。

本周文凭考试历史科的试卷,问考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陈述,若只是这一句话,年份又涵盖了 1945年日本投降,考生当然会提及日本由1900年八国联军、1914 年入侵山东、1931年入侵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及南京大屠杀、以至1941年香港三年零八个月沦陷等对我国带来的严重祸害,结论当是“弊大于利”。

但这条题目却要求考生“细阅”、“参考”两段引文来作答。第一段是1907年日本政法大学校长因应清朝来人的请求,特开办一年期的政法速成班,以协助清朝改革。第二段是1912年1月国民革命家黄兴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以便率师北伐,一举推翻清朝而写信向日本三井洋行借款,最后以湖北大冶矿铁作扺押,成功借款250万日元,年期一年,息率为7厘。这两段引文是中日45年沉痛历史(1900-45)中极少有人提及的,出题老师却偏偏挑了这两段引文。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若你是今天坐在考场的考生,分秒必争,看到这条题目及用作“参考”的两段引文,聪明的学生很快便知道出题老师只想你聚焦在20世纪初期日本是如何“帮助”我国。倘若考生秉笔直书,把答案聚焦在令逾4000万中国人牺牲的抗日战争,与及1932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的“伪满州国”,分裂我国国土,劳役我东北同胞,然后答出“日本为我国带来弊多于利”,考生会担心评卷员会以不“参考”题目指定的两段引文作回答为由,因而给予低分,甚至是“不合格”。这个风险考生敢冒吗?于是,考生为求高分,为求成功入大学,只能违背良心,违背史家公论地回答说“1900-1945 年,日本为我国带来利大于弊”。这条题目,其实是一个“局”,一个洗考生脑的局。若考生是怀着对国家有感情才选修中国历史科,答完这试题后,随时因为违背良心而抑郁。

这样的历史题目,竟然可以获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同意过关。讽剌的是,考评局网页上“抱负”一栏写着:“成为世界知名及信誉昭著的考试及评核服务机构”。一个以题目要求考生美化日本侵华史的考评局,如何称得上“世界知名”及“信誉昭著”?纵使今天日本的右翼人士,也不敢在其公开考试中“逼迫”考生美化其侵华历史。但偏偏“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却出现这怪事。这试题被报道后,全港哗然,于是负责全港教育事务的最高机构——香港教育局发声了。

考评局虽说是独立运作,但它是香港政府属下的法定机构,其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均由行政长官委任,实际上香港教育局对考评局人员的任免有决定权。教育局在5月14日晚上22时12分发表声明,称知悉这试题以极为片面的资料,致使试题具“引导性”,考生可能因而达至偏颇的结论,“严重伤害了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莫大苦难的国民的感情和尊严”,对考评局如此设计试题深感遗憾,并予以谴责。“教育局要求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严肃跟进,向公众作出合理交代,并全面检讨出题机制,从速改善,以维护文凭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可信性。”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15日开记者会,表明要求考评局取消这条试题,将派员了解出题和审题机制有否严谨执行,以及就确保考试及试题质素的机制作长远检讨。
 
但问责呢?惩处行动呢?没有看到。
 
令人感到荒谬的是,考评局见到舆论哗然,在5月15日凌晨响应:现不宜评论试题,恐会影响阅卷的公平公正,有损考生利益。这是甚么样的歪理!考评局自己设了局,而且一定早有评分标准发给各阅卷老师;今天试题曝光了,却绑架“考生利益”来挡驾,这是十分无耻的护短!考评局若幡然醒悟,便应全面公布就此题目制订的评分标准,让考生日后可以凭此追究,兼且要承诺全面检讨出题机制(这也是教育局要求的),不能再容许有人藉为公开试出题来洗学生的脑。但考评局却置若罔闻,企图以“有损考生利益”来平息今次风波。

在今次试题风波之前一天(5月13日),香港传媒便揭发了考评局内负责历史科的高层在社交媒体上贴文,说“没有日本侵华,哪有新中国,忘本!”的荒诞言论。而另一负责通识科的考评局高层则贴出支持反修例游行,直指“林郑滚蛋!”与及教其他老师如何买“港独龙狮旗”。当时考评局没有正面响应事件,只是打官腔地强调“员工在履行职务时受各项相关规则、程序及政策等约束”。而考评局的顶头上司香港教育局则对传媒表示关注此事,并已去信考评局要求严肃跟进。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试题风波前,香港教育局是以发言人表示,要求“严肃跟进”;在试题风波后,单是取消试题和“予以谴责”。两次事件,一点问责和惩处行动都没有。

自从去年6月发生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至今,香港教育崩坏的情况,多不胜数。有中学副校长在社交媒体散布仇警言论、有身兼考评局通识科委员会主席的老师公开仇警、有另一中学副校长以“藏头诗”诅咒警察、有幼儿园教师教导小孩仇警、有老师以体验为名带领学生到暴动现场。每一宗都怵目惊心。教育局一概以“劝喻”、“警告”处理,但手握教师专业资格大权的教育局,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吊销任何一位教师专业资格。客观上教育局是放緃这些违反教育操守的老师,不能起杀一儆百之效。特区政府官员要明白,他们贵为全球数一数二高工资的官员,他们的工作不是出声明,作评论,而是要实在解决问题。

香港市民团体反对“黄师”“黑师”
 
香港为何会出现此现象,因为香港说是“港人治港”,实际上是“港官治港”,实权都操在约700名政务主任(Administrative OfficerAO)手中,而他们之中较资深的,都是回归前(尤其1980 年代)入职由英国人一手调教出来的。英国人对AO的训练及要求是:把一切问题都行政化﹗所有政治决定只能由英国人来做,AO只要做个称职的“执行者”便行。英国殖民地者当然不希望华籍AO有政治触觉和政治坚持(例如爱护自己国家);否则随时翻了英国殖民地者的老底,危害英国的殖民统治。由1984年开始的回归过渡期,在英国人的吹捧下,香港的AO被捧到上天,好像只有他们才懂得管治香港,其他人(纵使也是香港人)都无从置喙。

然而回归后香港政治形势在中美搏奕下变得波谲云诡,香港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把一切问题“行政化”便可以达致长治久安。可惜回归后香港的管治架构除了引入了高官问责制后,对各高官(即司、局长)以下的管治团队及管治架构,没有作任何非殖化(去殖民化)的安排,而正如前述,问责官员也主要是由AO中挑选。由于没有非殖化,于是AO对民族感情、国家近况以至颜色革命,既无知也不感冒。

以到内地参加国情班为例,由于AO的晋升标准仍然保留英国殖民地时代那一套,只是加上认识基本法,没有把认识国情作为升官的主要考虑标准,于是AO们视参加国情班为畏途。一位在教育局工作多年的官员便曾对笔者说:“政府官员根本不想参加(国情班),因为和升职不挂钩。”更惹人深思的是,各国政府都会要求其管治团队对本国历史及国情有起码认识,但香港因为没有非殖化,于是AO团队对中国近代史,对香港为何会有155年的英殖民统治,茫然不知。
 
这种对重大政治议题没有认识,不作处理的情况,近日便有另一宗。香港电台回归以来一直以政府公帑(其编采制作人员全部是公务员)来作“反中乱港”宣传,已是众所周知。更过分的是在今年3月底其女记者唐若韫借访问世卫助理总干事之名,为台湾加入世卫张目,期间该女记者三度迫问世卫高层为何台湾抗疫成功却不考虑其世卫会籍,最后该世卫高层以挂断视像了事。现实是:事件至今发生了近2 个月,女记者唐若韫、台长梁家荣仍然安之若素,没有受到任何追究。然而这属大是大非的“一个中国”问题,怎可能只是发发声便了事?
 
港台记者连线世卫官员,公然违反“一中”原则
 
今次试题风波和之前的香港电台为“台独”张目,充分显示了在以 AO为骨干的“港人治港”下,国家尊严、民族伤痛、国民感情等都不会得到应有重视。因此,AO制如何“去殖民化”恐怕是香港无法回避,国家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短期来讲,赏罚分明是最好的方法。譬如这一次,在民意沸腾之下,教育局既然说“题目无讨论空间”,那就实实在在调查,谁人失职,该罚就罚,该清理门户清理门户,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作者冯炜光,曾任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统筹专员。


END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点一下给小编加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