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稿是假,栽赃是真,且看美国“抹黑产业链”丨北京观察

唐萍 直新闻 2020-10-13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你说稀奇不稀奇,美方官员因来稿没被《人民日报》刊登居然跳脚,“虚伪”、“缺乏新闻自由”的帽子也是反手就扣了过来。


“美方此举显然与新闻自由无关,完全是精心设计,故意碰瓷找茬。美国希望发表文章是假,设局栽赃中方是真。”赵立坚在周四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赵立坚为什么说这是“精心设计”、“碰瓷找茬”、“设局栽赃”?


先来梳理一下此事的时间线。


8月26日,美驻华使馆主动联系《人民日报》,要求在9月4日前刊登布兰斯塔德大使的一篇署名文章。而且美驻华使馆还要求,要在8月27日,也就是第二天得到答复。


美方的来函还强调,要“全文刊发,不得作任何修改”(printed in full, without edits of any kind)


说白了,这就是 “霸道”投稿。


“不仅是《人民日报》,全世界所有的报纸都一样,都不会‘来稿必登’。”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立明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报社有权对来稿进行挑选,如果稿件有硬伤、或与报纸整体风格不符,则不可能被录用。


“这是媒体操作的一个常识,与新闻自由无关。”马立明强调。


美方这种做法,给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所有各国媒体上了一课,但凡美国政府的投稿,必须遵守“美式标准”、“美式新闻自由”:按时发表、全文发布、不得修改、限时答复,违者就要上黑榜。


“请问在座的外国媒体朋友,如果中方像美方一样,今天向你们提供一篇严重扭曲事实,和对你们国家攻击抹黑的文章,要求你们明天答复,并承诺不能作任何修改,全文刊发,你们能做到吗?”在记者会上,赵立坚反问现场媒体。



这种“美式新闻自由”,恐怕连美国的“五眼盟友”,也得喊上一句——“我太难了!”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了解到,《人民日报》在9日下午,书面回复了美驻华使馆。10日,北京时间12点左右,美国国务院对此发声。在两个时间段之间,美方在北京、华盛顿都没有找过《人民日报》或中国官方。



也就是说,美国“精心设计”的时间线完全是掐着点的。在《人民日报》答复后,美国人想都没有想修改稿件的可能性,就“叫冤喊屈”,这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碰瓷”了。


投稿人布兰斯塔德作为美驻华大使,不会不了解作为中国权威、专业媒体的《人民日报》的行文风格,自然也看重该报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不会不知道,任何一个媒体对待外来投稿,都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去审视是否符合本报的刊文标准。


马立明分析,“他可能已经预料到有被拒稿的可能性,但他还是投稿了,最后来稿没被刊登。这样,美国政府就抓到一个所谓‘把柄’,并对此大做文章,试图上升为一个外交事件。”


“这完全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带有明显的‘碰瓷’成份。”马立明直言。


在当前中美关系的背景下,“碰瓷找茬”成为美国的一种套路,但不得不说,这次的操作,实在太不专业了。


从另一方面看,中方对美方的套路也看得越来越清楚,反应越来越快。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美国国务院的声明是中午发的,而在14时35分,《人民日报》就作出回应——《<人民日报>发言人强烈抗议蓬佩奥相关声明》。


回应表示:“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方一方面以《人民日报》等中方媒体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机器’为由进行蛮横打压,一方面又要求‘宣传机器’为美错误观点宣传,不仅罔顾新闻工作规律,颐指气使霸道无理,而且事后又倒打一耙,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人民日报》的相关声明中提到,去年和今年,在人民日报社积极支持下,布兰斯塔德大使在本报所属《环球时报》先后发表了题为《我当美国驻华大使这一年》、《我们对抗COVID-19的全球响应》等署名文章。博卡斯、洪博培等美国前驻华大使,也都曾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事实说明,我们对美国历任大使投稿都是重视的。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查阅布兰斯塔德大使此前的文章发现,此前他一直强调中美合作,致力于拓展两国人民关系。在赴华上任之前,还录制视频发在中国互联网上,视频中回顾了他与中国30多年的渊源,他表示“期待与中国人民一起共建美中关系的未来”。


布兰斯塔德大使在《环球时报》发表的《我们对抗COVID-19的全球响应》文章中,对于疫情期间,中国援助美国的物资,他还表示“美国人民极为感激中国人民的支持”。


然而这次投稿却画风一转,语调消极。这不禁令人猜测,此次投稿虽署名布兰斯塔德大使,但真的是他的内心独白吗?还是蓬佩奥之流反华政客的授意?毕竟,“反华急先锋”蓬佩奥,对于布兰斯塔德大使拒稿一事,跳得比大使本人还积极。


面对美国一小撮政客的疯狂“攻势”,我们也不妨用布兰斯塔德大使在《我们对抗COVID-19的全球响应》文章结尾中的话来回应——“坚苦的时期不会持久,但坚强的人必将苦尽甘来”。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喜欢请点赞 和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