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突然回国,并正式加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引发高度关注。他为什么回来?又为什么选择深圳?一时间众说纷纭,我也在试图找寻答案。*郑永年8月24日受邀参加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一郑永年“一朝闻名天下知”约访郑永年,一直相当不容易。过去是因为他长年在新加坡,回国次数有限;而现在,刚刚回国的郑永年“一朝闻名天下知”,更是行程繁忙。经过半个月的“锲而不舍”,我们才得到了专访机会。 郑永年在上月24日,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学者”,也是民间所称的“中南海九专家”之一。 在这次重要的“问政会”上,郑永年是代表海外视角的政治学者。因为从90年代开始,他就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知名海外大学研究中国问题,后来又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非常了解西方政界对于中国的认知。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郑永年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他的研究既扎根于中国的政治实际,又有超脱于中国固有政治经验的高度。 因为郑永年教授的数十部专著大多是英文写作的,所以中国民众此前对他了解不多。其实他的不少研究成果,早已成为高层决策的参考。 而在中美关系陷入困境后,他写的《中国必须避免对美误判》等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在网络和媒体广为流传,赢得众多“粉丝”,一时“洛阳纸贵”。*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 而现在,郑永年将在这所位于深圳龙岗的美丽港中大(深圳)校园,组建“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二郑永年:我有一份“深圳缘”昨天(9月15日)上午,我和团队见到了刚刚在学校安顿下来的郑永年。*郑永年教授是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的老朋友 实际上,他是《直播港澳台》节目的老嘉宾,多年前就曾专程到深圳卫视录制现场谈话节目。这次算是老友“久别重逢”,一见面,他就热情地和记者们打招呼。 我是第一次见到郑永年,比我想象中个子要高很多,目测超过一米七五。尽管年近六十,但他气色非常好,面带红润,温和的笑容,低调谦和。 为什么会选择深圳?是我们首先好奇的问题。郑永年说,自己和深圳的缘分很深。 “我到了这个年纪,应当是到叶落归根的时候了。我多年在海外,到最后就会想,为中国做一件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专访郑永年教授 尽管在海外生活近30年,但郑永年一直保留中国国籍,使用中国护照。前两年,他还把户口迁到了自己的老家——宁波余姚郑洋村。 郑永年说,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能够解释中国现象、中国故事的知识体系,让西方客观地了解中国、理性地对待中国崛起。而选择深圳,是因为这里能帮助他实现梦想。 郑永年回忆说,早在二十多年前,写第一篇博士论文《在中国发现中国民族主义》的1995年,他就在关注深圳了。其中有专门的一章写广东的改革开放,其中大概70%的篇幅写的是深圳。 郑永年认为,观察中国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是一个最佳观测点。 “我们在海外的时候,大家也都这么说,你如果认识了深圳的话,基本上就认识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这40多年。深圳从早期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世界大都市。把深圳的故事讲好了,基本上就把中国的故事讲好了。当然,中国还有其他很多成功的故事,但是深圳故事是不可或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与此同时,郑永年把今天的深圳,定位为中国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交接点,因此,他也把深圳当做一个观察未来的最佳观察点。 “一方面深圳非常开放,是个外循环的成功典型,深圳把中国跟世界连接起来。同时我们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中国内部的大循环,深圳在其中将有巨大的辐射扩散效应。”三郑永年:我有一个“深圳梦”关于个人的选择,郑永年也直言不讳地说,深圳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目前比较薄弱,自己更有用武之地。“我也考虑过,去北京,北大、清华......但我是觉得,那里人才济济,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没问题。” “老实说,深圳这些年理工科发展起来了,但是文科、社会科学上,我是觉得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专访前,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与郑永年沟通对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郑永年举例说,为什么中国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为什么西方不能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知识体系,一个能解释中国故事的知识体系。 这个知识体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的,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学。 郑永年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西方,也不能完全拒绝西方。更重要的是,任何的社会科学,包括欧洲、美国的社会科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我们中国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在政治研究领域,郑永年一直以注重实证调查闻名。他说,已准备好在港中大(深圳)直接组建一个团队。 “我特别想,结合广东和深圳的实践,在建设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政治体系方面,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聊到自己的未来计划,郑教授非常坦诚,毫无保留,更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位学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怀和境界。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中美关系、台海南海问题、中印冲突等热点焦点,郑教授一一深入拆解;对敏感的“热战”风险,他也有独到见解。时而振聋发聩,时而豁然开朗。这场精彩的专访,将在今晚(16日)九点二十分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播出,题为《独家对话郑永年,拆解国际大时局》,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来深圳定居了,我问郑教授,感觉怎么样?我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很喜欢在长途步行中思考问题,于是推荐说,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学校旁的山中绿道?那可是深圳最美丽的大运公园绿道。 郑永年一笑,看了看窗外的一树绿荫,自嘲说,来了才两周,刚找到学校旁边的一家咖啡店,甚至都不知道龙岗中心城长啥样,“我不着急,慢慢来。”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点“在看”才能收到即时推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