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健:蓬佩奥访日能对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吴健 直新闻 2020-10-13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当地时间10月5日晚,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抵达东京,开始访问日本,并于6日参加美日澳印四国外长会,推动所谓“印太战略”。

直新闻:带着“印太战略”的口头禅,美国务卿蓬佩奥开启新一轮亚洲行,本来说访三国,后因疫情说是只去日本,但不管怎样,此公都是“环中国之行”。在您看来,“中国话题”是不是蓬佩奥此行的关键词呢?

特约评论员 吴健:这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全球经济、政治重心东移亚洲,基于全球霸主地位的美国当然上心于此,而面对无论经济建设还是防疫减灾、脱贫减贫都表现突出的中国,美国人能拿得出手的“筹码”莫过于军事安全。从三年前特朗普开始标榜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也就是FOIP),空洞的“贸易无阻,航行自由,尊重法治”宣传原则之下,却是美国“口惠而实不至”,贸易上“逆全球化”,外交上“美国第一”,法治上“践踏规则”,完全没有一个“领头羊”的做派,特别是本轮疫情中,美国完全成了“失败国家”典型,令其亚洲盟国和伙伴都大失所望,也使得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更深入人心。

说穿了,跟当年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一样,特朗普团队的“印太概念”没转化成具有任何实际战略意义的清晰政策举措。在此情形下,蓬佩奥积极出入中国周边国家,目的显然与保持美国影响力,牵制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特别是在贸易、技术、外交等等方面实现对华“脱钩”,形成新的美国主导的、排他性联盟。

但我想说,在中美实力对比最悬殊的60年前,也就是中国既没有苏联这样的“老大哥”,又没有和周边国家有什么成规模的经济、外交关系,美国还在中国大打“局部战争”“特种战争”乃至“代理人战争”,结果怎样?一场空,美国的盟友伙伴纷纷与我们握手、建交、合作、共赢,哪怕是美国自己,也是国务卿探路,总统继之,开启中美关系新时代。

我不是历史宿命论者,但是历史大势的坚信者,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无数国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切割中国,形同自残,既没希望,也没出路。

我要强调的是,美国在最新对华战略方针报告里,口口声声把“更强大联盟与伙伴关系”说成美国发展战略基石,重申美国履行承诺,给盟友信心,帮助盟友合力应对中国,抵制中国价值观冲击。这番话没说透的一层意思是,美国再也不会单枪匹马与中国竞争,而是打造结盟体系去消耗、迟滞中国,而这样的体系又缺乏足够雄厚的物质与理念后盾作为支撑,美国兜售的“冷战意识形态”早已是发馊的“历史剩饭”,先进的飞机大炮也不能当饭吃,而“去实向虚”的金融化经济更给不了盟友伙伴需要的经济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相信,蓬佩奥之流在我们周边越忙,便越说明他们底气不足,而我们更要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用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更深更广的开放去拥抱世界,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地时间10月1日,分配到海军陆战队布拉兹大本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了新司令部的首次升旗仪式,标志着关岛基地的初步作战能力。

直新闻:您反复提到,美国“经济牌”“外交牌”背后,真正的支撑如今只剩下“军事牌”。我们看到,几乎是70年来首次,美陆战队在关岛建基地,承接从冲绳转出来的约5000人,致力于打造地区快速反应和夺岛能力。您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健:我个人看法,这不仅与美陆战队移防有关,更因美军战略调整有关。我们知道,埃斯珀主政五角大楼后,来自美陆军的“多域战”概念大行其道,尤其陆战队和陆军热情最高,在印太司令部框架下展开合作,加紧试验组建多域战特遣队,成立新型战区火力司令部,核心是强化印太方向战略响应能力,“应对未来大国冲突”,矛头所指,显而易见。

我们知道,相比欧洲成熟的北约网状联盟体系和基地群,美国在印太方向只有双边军事同盟和偏离亚洲大陆的孤立岛屿基地,这使得他们用兵的灵活度远不如欧洲,必须采取全新的战略布势思路。今年美国会通过的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里,首次授权设立“太平洋威慑倡议”基金,计划投14亿(美元),后年计划投55亿(美元),目的是“加强联合部队杀伤力、优化军力结构、强化盟友与伙伴军事关系、提升后勤”。

聚焦到关岛,基金的到位,将有助于美军提升将关岛作为战略中转站的地位,战时向西太投送人员装备,同时针对亚太强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增强,美在“第一岛链”的基地抗毁性差的缺点暴露无遗,那么关岛之类的二线基地就能在所谓“遭受首轮打击后遂行反击”,三是一旦美国与相关国家冲突升级至一定强度,美军可在关岛部署陆基中段系统等战略反导力量,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应对对手洲际导弹威胁。

相比关岛军事基建,我更看重美军同步展开的新质部队编制改革,那就是美陆军和陆战队一起闹得欢的新“战区火力司令部”和多域战特遣队。前者谋求在兵力因海洋、山川等地理阻隔下难以部署集中时,通过信息组网和协调指挥,实现“异地同时远程精准打击”,追求“信息火力毁伤效果集中”,具体做法是把之前军、师级直接掌握的火力、情报、勤务等资源全下沉到旅营级,由它们充当兵力实体,同时以相当军级的新型战区火力司令部为抓总单位,发挥各种远程精确火力武器效能,在可能爆发的大国冲突中击败对手。简单来说,今后印太司令部的陆军和陆战队,各类作战旅也好,远征队也好,都是拥有实兵实装的“行动单位”,而更多偏重指挥协调的军、师都是“使用单位”,充分发扬“灵活高效致命”的信息作战效能。

至于多域战特遣队,就是给火力司令部乃至陆军旅、陆战队远征队提供“脑回路”与“视神经”的“大拿”,不仅汇集卫星、无人机等外部情报数据,还能在网电空间发起对敌攻击,干扰或攻击敌传感器和作战网络,做到内外联通、跨域协同、高效打击。

总之,我们看待美军移防调整,更要看到他们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大国竞争、具备更大杀伤力、更具颠覆性的兵力结构。也鞭策我们进一步推动军队改革与国防现代化,确保核心利益不受任何侵犯。

(资料图)

直新闻:我们还注意到,美军机P-8A利用中印边境问题,首次获降印度安达曼群岛,从而实现美印后勤协定相关条款,令美印军事合作再上台阶。您觉得,这对中国安全构成什么影响?

特约评论员 吴健:发生人员伤亡的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至今已过去三个月,印度之所以仍继续跟我们“软磨硬泡”,很大一份信心来自所谓的“美国会挺印度”的虚幻想法。这不,美国P-8A就跑到安达曼群岛的布莱尔机场,跟印军共用基地,印度在那里部署就是从美国买的P-8A,双方军人可以练习“互操作性”,进一步提升联合行动能力,这对新德里高层一些人来说,星条旗飘在自己土地上,尽管有些扎眼,但至少跟中国“闹事”就多了份底气,什么不结盟,什么独立自由,都顾不了了。

我们知道,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有印度唯一的三军司令部,那里南邻印尼苏门答腊、泰国克拉地峡和马来半岛,尤其扼住从太平洋途经马六甲海峡驶向印度洋的六度水道和十度水道,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能源和货物贸易的重要孔道。20年前,印军就在此部署一个旅,海空军在群岛有四个基地。2016年美印《后勤协议》签了后,美七舰队多次试图援引里面“互用彼此基地”条款来群岛靠泊休整,印度出于对华关系,还扭扭捏捏,但现在也就是“顺水推舟”了。

从历次印度与邻国冲突过程看,“寻求外援”是印度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险”。莫斯科经济学院访问学者舒伯特说,按照美国“印太战略”,它需要一个同中国接壤的“类似体量国家”——印度充当支点,因为依照地缘政治“相邻即相恨”原则,印度会“天然”反感生活在更强大的中国“背影”下。但舒伯特观察,过去几年里,印度除了得到美国“空洞承诺”,却没有丝毫真实回报,比如“帮助印度去找中国索要领土,去割断占美国出口贸易13%的中国的关系,只有疯子才这样做。”

更关键的是,印度不可能只满足当美国“印太战略”的支点,更希望美国鼓吹的“印太战略”能成为自己扮演“21世纪强大印度”的起点,而这与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思想有太多抵触。因而,我希望大家看到美机降落印度基地的时候,也应看到飞机背后那一条美印“亲密关系”的天际线。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