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洁篪警告某些议题“碰不得” 美国听懂了吗?

陈冰 直新闻 2021-06-26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布林肯就任国务卿后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时竟称,中国对美国构成“最重大的挑战”,中美关系有对立、竞争和合作三个方面,你怎么看他的对华关系主张?


特约评论员 陈冰:杨洁篪关于中美关系的视频讲话,是中美互动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对布林肯观点的回应。拜登政府的国务卿布林肯在杨洁篪讲话前几小时说,美国会在军事上继续支持台湾,并且宣称美国会向逃离香港的所谓“难民”提供“避难所”。


杨洁篪因此批评美国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承诺,敦促美方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不过杨洁篪的谈话仍然比较温和,一方面强调两国应当团结合作,美方应当摒弃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反华政策,别想什么中美脱钩和新冷战之类。


他提出了四点合作方向,包括正确认识看待中国、恢复正常交往、妥善处理矛盾分歧,和开展互利合作。另一方面,杨洁篪明确警告美国在四个议题上“碰不得”,也就是台湾、香港、西藏、新疆问题,因为这些事“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牵动14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是碰不得的。”按照海外媒体的说法,就是杨洁篪在为美国划红线。


现在中美关系处在相互试探、相互调整中,充分表达各自观点,甚至吵架,都是可以理解的,是通往谈判桌的前奏。杨洁篪为美国新政府划了红线,那么美方就得在“碰不得”的问题上三思而后行。多几轮思想交锋,也就能把握住对方的心思,在具体的外交行动中拿捏得当,减少掀桌子的几率。


直新闻: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的主流是竞争,甚至会出现对抗?


特约评论员 陈冰: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现在还在讨论中,在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形成战略框架。布林肯虽然说中美关系包括对立、竞争、合作三个方面,但仍没有说清楚哪些领域是对立的,哪些领域是竞争的,哪些领域可以合作。


他在谈话中似乎隐隐约约出现一个轮廓,即对立方面大概是意识形态、军事与安全、人权政策,而竞争方面则包括科技、经济、贸易和国际合作伙伴,合作方面则包括疫情防控、气候变暖及共同维护国际组织等等。


这里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在美方的世界观,也就是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说的,两个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很不相同的国家,能不能、要不要和平共处?美国能不能接受中国的发展?美国能够理性地回答这个问题,中美之间就不会存在对立。有竞争,有合作,都是正常的,但出现对立,就意味着冲撞不断,意味着不讲规则。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就是这样,结果是中美都受到利益损害。


即便如此,拜登的外交团队似乎只关切到了美国与盟国关系搞砸的危害,但还没有认真检讨中美关系搞砸的后果。上台10多天来,他们的基本腔调是,联合盟国一致对付“最大的挑战”——中国。 


直新闻: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的主流是竞争,甚至出现对抗?


特约评论员 陈冰:竞争是主流,这是毫无问题的。但会不会出现对抗,甚至激烈的对抗,还需要观察,毕竟中美关系的走向,不是美国一方说了算。从历史角度看,每逢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0%以上,美国就会严厉打压,而且不管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只要对美国构成挑战,就会毫不留情。


上世纪,苏联的GDP曾经达到美国的60%,美国对其加大遏制力度,导致其最终解体;日本GDP一度达到美国的60%,引起美国警觉,逼日圆升值,一度令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所以出现“60%警戒线”之说,也就是无论哪个国家的GDP达到美国的60%,美国就是打压,就会被美国视为对立面。再来看看中国的GDP增长,在2014年首次达到美国的60%,泛起的是沸沸扬扬的“中国威胁论”,把持反华立场的特朗普送到白宫。


2018年中国GDP达到美国的66%,打响了中美贸易战,进而引发中美在科技、金融、意识形态、地缘政治、文化教育方面的全面冲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20年中美经济总量差距收窄至6万多亿美元,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0%。这也是世界现代历史上,首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此接近美国。


不难想象,美国是一定不甘心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的。他们的哲学顶层是霸权,中层是竞争与合作,底层才是援助救济。由此可见,今后中美关系的主流是竞争,没有或者少一些对立,就算是幸运的。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喜欢请点赞 和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