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印同步撤军只是一章结束,更复杂的博弈斗争开始了

何王子彧 直新闻 2021-06-26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中印两军在班公湖地区一线部队已于2月10日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1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有关进程总体顺利。
而就在这一时间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却与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举行“四方安全对话”会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四方安全对话”是美国旨在进一步固化四国安全合作机制的又一新“努力”。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虽尚不明确,但现下已然亮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两大标签——“联盟”以及“美国价值观”。印度一方面在班公湖组织脱离接触,一方面又参与此次“四方安全对话”。杨希雨认为,这是印度自身矛盾的目标和利益所导致的,即妄图实现自身“大国梦”的同时,又需与中国保持一个稳定健康、良性互动的双边关系。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何王子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与日、澳、印外长在“四方安全对话”框架下举行视频会议,有报道指,四国外长就反对所谓“中国试图改变东海、南海现状”达成共识。那么据您观察,美日印澳当下达成这一所谓共识,是否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行动?美日印澳会否针对中国结成更紧密的军事联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首先这一次网上的四国外长会其实是有关各方,尤其是美国企图进一步的固化、坐实四国安全合作机制的又一新“努力”。这个“努力”是从特朗普政府发动印太战略开始。那么走到今天,四国安全合作的这种框架越来越明细。这种所谓四国合作的目标或者焦点,其实就是所谓的东海和南海。四国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同盟或者是联盟合作,而我们都知道在国际关系当中要想形成同盟、联盟,它的前提必备条件就是必须得有一个共同的威胁或者是说共同的敌人。


由于美国的炒作,把东海问题、南海问题,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搅在一起,构成所谓四国的“共同目标、共同威胁以及共同安全的敌人”。这个是美国炒作四国同盟的一个着力点,而这个着力点的目标,显然就是应对中国。


而所谓东海问题,其实就是钓鱼岛问题;所谓南海问题,其实就是南沙主权和权益的争端问题。美国把这两个问题搅到一起,构成四国(四方安全对话),这是它现在发动印太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也是把原来的美日同盟、美澳同盟加上美印的准军事同盟,这三个双边给打造成一个合作平台的基本战略规划。


那么这一次的外长会,继此前一系列的四国对话机制之后,等于向前推进了一步,它预示着四国将针对东海和南海采取更多的行动,而这个行动本身,各国虽然是有了共识,但其实是各有各的算盘。从日本的角度讲,它有两个算盘。第一个,把中日钓鱼岛争端给描绘、污化成中国的南海扩张;然后,把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拉到东海,跟日本结成同盟,共同去对付中国。


而从澳大利亚的角度讲,它有一个印太或者亚太的战略地位提升梦。其实南海问题、东海问题跟它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利用这两个热点问题,特别是以所谓的“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东海、南海现状”的这样一个大旗,有利于澳大利亚插足东海和南海的事务,也有利于把澳大利亚这个南半球国家的势力以及影响,向北半球延伸。


而从印度的角度讲,我们都知道,其实在没有形成所谓“东海、南海问题”之前,它就有一个向东看的战略。印度绝不甘心于偏居南亚大陆一角,而是一直想挤进亚太,即印太的战略平台。


正是不同的三个国家以及其各种不同的战略,被美国利用起来。所谓“东海、南海问题”对美国来讲,就是一个遏制中国、围堵中国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这四个国家算盘各不相同,但是现在都是利用同一个平台,所谓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东海、南海现状”这样同一个抓手、同一个四国合作平台,实现各自不同的战略目标。而在这样一个算盘不同,但是抓手相同的框架当中,四国肯定会针对中国南海、东海问题维权方面,有后续的具体动作。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何王子彧:拜登上台以来一直没有明确对华政策,看似是在“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路线。从此次美日印澳外长会,是否可以看出拜登对华政策的一些端倪,例如联合更多盟友方面?以及您认为未来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还将作出哪些举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应该说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正处在重新审议中,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话,叫“policy review”。那么从重新审议当中,我们确实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比如说这次的四国外长会,包括美日印澳前期的一些行动,我们已经看出拜登对外政策的两个非常突出的标签。一个是“美国价值观”,另一个就是“联盟”。


这两个标签裹挟起来的对外政策,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美国价值观为基础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同盟。


那么回到四国合作机制,我们可以说这是拜登政府全球战略当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全部。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拜登对华政策还没有形成,但是它的“联盟”标签这个特点已经非常突出了。不仅是美日印澳这四国同盟要针对中国的战略,在其他各个领域,拜登政府在利用不同的联盟同时聚焦中国。


从总体上讲,拜登政府树立了两个“敌人”: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中国。俄罗斯被拜登归结为“最主要的威胁”;中国被定性为“最根本的挑战、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实际上是把这两个大国推到了美国的对立面。一个大国来对抗、围堵两个大国,显然是力不从心,这就产生了联盟的必要性。


所以目前在针对中国问题上,其实美国不仅仅是利用四国同盟,即便是远在西半球的跨大西洋联盟、即便只是七个西方国家的高峰对话机制,也正在被拜登政府利用为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一个战略平台。


总体上来看,美日印澳这次的行动,其实只是拜登筹组和打造全球联盟反华的一部分。那么接下来,我相信在政治安全领域、经济贸易领域还有意识形态领域,拜登都会改变特朗普政府“单打独斗”的做法,而尽可能联合更多的国家来一起应对中国,这一所谓“最主要的挑战”。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何王子彧:中印两军在班公湖地区一线部队已于2月10日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而今印度却参与这次美日印澳外长会,并达成所谓共识,那么在您看来,印度方面是否还会有更多“小动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印度的“小动作”从来就没断过。在我看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走上了一条与大英帝国殖民扩张主义相似的道路。我们看一看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的版图和它现在的版图,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二战后以来,印度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大规模实现了领土扩张的国家。而这样一种做法,其实是延续了当年大英帝国全球殖民扩张的做法。


当它遇到中国的时候,踢在铁板上了,踢不动了,没法像当年(1975年)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联合国成员国锡金那样。在“大动作”做不了、遭到痛击之后,印度的“小动作”从来就没断过。因此这一次班公湖同步有序撤军,本身只是一个章节的结束.新的这种博弈斗争还会继续,因为只要中印边界问题没有解决、印度不放弃领土扩张的野心,它的“小动作”一定会有。


我们都知道二战结束以后,实际上逐渐兴起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而这个“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其实就是印度。那么印度这一所谓“不结盟”的领袖,现在公然公开加入到同盟合作结构当中,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标志,标志着印度对外战略的转轨。它要转向一种新的模式,即由不结盟的模式将转向结盟的模式。这其实不是为了要当美国的盟国,它是要当南亚地区的“另一个美国”。


这一次的四国外长会议,其实是印度想借力打力,想利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对于中国的恐惧,或者说对于中国的反对,来实现它自己反华的一个目的。同样道理,印度也想利用美日印澳合作机制,实现它多年来的梦想——向东扩展进入太平洋,成为整个印太地区的主要力量,实现自己成为本地区“另一个美国”的战略梦想。


但是另一方面,反华也伤及到印度的利益。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印度处于一个非常纠结的位置。同中国保持一个稳定健康、良性互动的双边关系,符合印度的根本利益。但是印度总想不断扩张,当全球性大国这样一种战略野心,又必然同另一个大国——中国,发生摩擦。


所以在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战略目标并存的情况下,印度今后必然是走“脚踩两条船”的策略。从国家利益讲,印度需要改善印中关系;从其自身大国梦讲,它又需要“侵犯”中国的主权,甚至是遏制中国的这种战略成长。因此,这样一个相互对立的目标和利益,也使得目前印度在对华乃至地区政治上,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政策措施。在这一种矛盾结构当中,我认为印度今后一方面会加强同美国的合作,加强同四国的合作,“借船出海”实现自己大国梦;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顾及自身利益,要使得中印关系、中印矛盾处在一个可控状态,而不是失控状态。这将是今后印度在本地区乃至对华政策上的一个基本方向和框架。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何王子彧:据路透社报道,有印度政府官员透露,随着边境紧张局势缓解,邻国间的冷淡关系开始解冻,印度准备在未来几周批准一些来自中国的新投资提案。这背后释放出何种信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我觉得这背后释放出了非常复杂的信息。其中最明确的一个信息是印度的利益需要中国的投资,印度的发展需要印中经济合作,这也是最深刻的信息。印度想当大国或者想实现大国梦,这个都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实现自己大国梦建立在损害别的大国利益基础上,那么这个就是错了。


而且问题在于什么?对于印度而言,如果想损害中国的利益,来实现大国梦,那么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处于相互敌对状态时,实际上对印度是非常不利的。也正因为这样一个基本客观现实,印度国内的战略家无论左翼还是右翼,反华还是不反华,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或者基本的认知,那就是彻底切割印中关系,绝对不利于印度的发展,更不用说印度的崛起了。


因此,现在尽管中印矛盾仅仅是在“降温”,其依然很尖锐、很复杂。但在复杂、尖锐的矛盾中,印度也不得不更加关注自身发展,这当然就包括恢复和调整前一段时间过于激进的对华经济和投资方面的一些限制措施。


所以总的讲,印度在对中国问题上,由于它自身存在的相互矛盾的战略目标,今后我们会看到不断涌现出来的相互矛盾的对华政策措施。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喜欢请点赞 和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