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风“抵制冬奥会”又澄清,打的什么主意?丨北京观察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在美西方对中国的所谓“人权问题”进行了一大通指责以后,另一件预料之中的事被提上了议程——抵制冬奥会。
当地时间周二(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放出风声称,抵制奥运会“是解决中国侵犯人权行为的可能性之一。”就当全世界开始聚焦美国是否会打出这张“牌”的时候,不到一天,又有美国官员澄清了立场。
“我们在2022年奥运会上的立场没有改变。我们没有讨论过,目前也没有和盟友讨论任何联合抵制,”一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在向媒体表示。
简报会后,普莱斯也在推特上澄清,国务院没有关于奥运会的公告,但会“继续与盟国和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磋商,以确定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建立我们对中国的共同态度。”
所以在今天(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普莱斯此前的表态提问时,赵立坚就纠正了这名记者的说法,并表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已经作出了澄清。美方说没有抵制北京冬奥会的想法。”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美国先是放出风声然后又澄清,是否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警惕呢?
为什么说打“抵制冬奥”牌是可预料的?
其实西方借着所谓“人权问题”阻止中国办奥运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中国第一次申办夏季奥运会,到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期间,西方的所谓人权组织就不曾消停。这么多年过去了,同样的一幕又将上演。
一直以来国际上稀稀拉拉总有一些抵制的声音,但都没有形成热点,直到今年2月。
2月2日,美国七名共和党参议员提出一项决议,希望国际奥委会能重新选择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国。2月3日,一个由180个人权团体组成的联盟针对北京冬奥发表公开信,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抵制北京冬奥会。
“美方个别反华政客将体育运动政治化,有违奥林匹克宪章精神,中方对此坚决反对”,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相关话题时表示。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抵制奥运会这个举动在姿态上确实存在“杀伤力”。有分析指出,美国及其盟国抵制奥林匹克运动,可以向其他机构施压,展开与所谓“种族灭绝”有关的调查。
而且,在现代奥运历史上,美国仅有一次主动联合盟友抵制奥运会,也就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当时正处于“冷战”期间,甚至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段时期,1984年苏联也以抵制在美国举行的奥运会作为反击。
美国奥委会主席苏珊娜·莱昂斯(Susanne Lyons)在今年三月初就公开反对抵制冬奥会的行为。她表示:“我们认为像1980年那样的抵制并没有奏效。那种抵制能够伤害的只有那些将毕生精力用于训练、只求能够为国出战的运动员们。”
赵立坚在今天的回应中也指出,抵制冬奥会的这种将体育运动政治化的做法,有违奥林匹克宪章精神,损害的是各国运动员的利益和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包括美国奥委会在内的国际社会不会接受。”
国际社会作何反应?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美国的这些盟友们不少都明确表态不支持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为。
先看与美国绑定得最紧密的加拿大。我们看到,加拿大在打“新疆牌”上走得最早也最远。在提出所谓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动议时,就有议员将此议案与抵制冬奥会挂钩。但是总理特鲁多及本国内阁成员在不久后否决了由加拿大众议院提出的“更换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的提议,而且加拿大奥委会也公开反对抵制北京冬奥会。
英国方面也曾表示不支持关于体育赛事的抵制活动。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2月24日,在英国议会下院的首相质询中,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埃德·戴维对英国政府提出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要求。英国首相约翰逊当时就坚决拒绝了埃德·戴维的建议,同时表示,英国政府一般不会支持关于体育赛事的抵制活动,这个立场是一贯的。此后,英国奥林匹克协会也对约翰逊的态度表示肯定,并称抵制北京冬奥会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至于国际奥委会的立场就更不用说了,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曾公开表示,抵制冬奥会是一项错误的决定。不仅如此,国际奥委会还会从中国采购疫苗,提供给东京奥运会及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者。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表态以后,日本是少数几个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回应的国家。日本的立场比较特殊,一方面它是美国的所谓“盟友”,另一方面它自己也将在今年举行一场夏季奥运会。据路透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伸今天(7日)表示,美日之间并没有就可能抵制北京冬季奥运会进行谈判。
几天前的4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电话。在通话中,王毅指出中方愿同日方持续推进务实合作,相互支持对方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茂木敏充也表示,日方愿同中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就互相支持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保持沟通。
“抵制冬奥”行得通吗?
通过梳理最近一段时间的报道我们发现,冲在最前面跳得最高的,往往是一直以来对华持强硬立场的美国共和党籍议员。他们拿所谓“人权问题”向拜登施压已经是老伎俩了,就连美国媒体自己也说“在抵制冬奥会以及指责中国存在所谓‘人权问题’上,拜登政府也在努力降温。”
共和党内部仍存在分歧,比如共和党籍参议员米特·罗姆尼就公开反对不派运动员参会的抵制方式。“要求几百名年轻的美国运动员去承担我们反对北京的重担是不公平的”, 罗姆尼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表示。
我们仍然需要警惕,美国或是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以其他方式抵制北京冬奥会。在部分政客的表态中,我们多少也能看到端倪。
首先是外交抵制,相关国家可能通过“不派遣政府代表参加奥运会”的方式,使赛事的规格“降级”,从而打击主办国的国际威望。分析人士指出,此类行为极有可能发生在美国与其最近的几个盟友之间,而对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其他盟友而言,它们不会轻易地在此问题上有太多动作。
其次是经济抵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号召国际企业取消赞助。但根据路透社此前的报道,大多数跨国公司都不愿意在这种“太具有政治色彩的问题”上表态。除此之外,有关国家仍可能采取“精简版抵制”的方式,比如发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把此前的所谓“关切”再重复一遍,但并不会形成任何舆论热点。
“现在距离2022年2月还有一阵子”,普莱斯周二的时候也说。这也意味着,美国仍然有时间游说和通气,无论是对盟友还是对本国的企业。因此,美国最终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采取怎样的立场、做出怎样的行为,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朱恩地,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