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决定排核废水 “西方沉默”你细品丨北京观察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2021年4月13日,日本内阁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日本首相菅义伟称此为“最务实”也是福岛重建“无可避免的选项”。
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攸关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就指出,日方“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这也就意味着,在中方看来此决定并非日本的“唯一选择”。
这不是外交部近日第一次就相关事件发声了。其实日媒先前已经披露,菅义伟内阁“大致已经确立排放入海的方针”,所以在上周五(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就表明了中方立场,而且强调希望日方“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决策。”
今天(13日),赵立坚则明确指出日方此决定,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反对、沉默、支持的背后都意味着什么?
必须要指出的是,日本政府以及东京电力公司早就给全世界打过预防针了。
2019年,日本环境大臣原田义昭就表示,将2011年福岛核灾难中的100万吨放射性污水排入太平洋,是东京电力公司(TEPCO)的“唯一选择”。他用了“不得不”这样的词汇。当时,日本政府并没有一个明确决定,原田义昭说“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虽然日本政府最新的表态是,“大约两年后才会开始排放”,但英国《卫报》就认为此举仍将激怒邻国,对于日本的食品安全也是一大打击。
在几个明确表态的国家和地区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持强烈的反对立场。
上周,韩国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韩国政府始终强调日本应公开透明地告知如何处理废水的信息。声明也补充道,韩方将继续与日本、其他国家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就此事进行密切讨论。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还注意到,蔡英文当局高层人士态度比较模糊,反倒是民间有更强烈的反对声音。台“驻日代表”谢长廷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目前正在透过管道向日方表达关切,要求日方重视多元意见。”台外事部门发言人欧江安则表示,希望日方根据2014年签署的“核能资讯交流备忘录”尽早通知研议结果及处理方式,并且会持续表达关切。
而台湾废核团体13日发表联合声明,严正反对日本这一决定,该团体认为日本不应因成本考量,将邻近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生态、海洋渔业与民众健康置于辐射污染的威胁之中。
相较之下,环保团体是不分区域地反对。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表报告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受到核污染的废水含有放射性物质,一旦被排放入海将会损害人类DNA。
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会长岸宏此前与菅义伟举行会谈,坚决反对政府的提案,并要求政府就如何解决渔业受创进行说明。很显然,日本渔业的反对并没有阻止日本政府作出相关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负责处理福岛核污水的委员会经过了7年的讨论,其关注的重心早已不是“如何处理核污水?是否应该排入海中?”而是以排入海洋和大气为前提,讨论“如何才能不损害福岛及当地渔民和其他产业形象?”
俄罗斯方面也有民间团体表达了对北太平洋鲑鱼产业的担忧。俄社会组织"萨哈林环境观察"表示,日本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或将导致放射性污染进入北太平洋中部,不过“鱼类会遭到何种程度的污染,暂时很难说”。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几个明显的利益有关方明确表了态,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政府层面到主流媒体则是集体失声,而有的国家甚至表达了支持。
此前,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虽然美国和加拿大看起来都将被波及,但这两个国家一个表示了欢迎,而另一个则保持了沉默。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福岛核电站核废水的决定是透明的,声明称该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
此声明一出也让全世界哗然,这也与拜登政府不断强调的“气候问题是我们的首要问题”相矛盾。针对美国这耐人寻味的立场,发言人赵立坚今天(13日)在回应相关提问时指出,美方向来重视环境问题,希望美方在真正的环境问题上对事不对人,不要让这个重视被打上引号。
为什么西方普遍沉默与禁声?
就在今天(13日)下午晚些时候,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在推特上发文,称该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对日本的声明表示欢迎。格罗西还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准备好为监测和审查该计划的安全和透明执行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早在2020年6月,联合国人权专家就曾公开呼吁日本政府“不要忽视核废料处理领域的人权义务”,希望日本等待新冠疫情危机结束,展开适当的国际磋商之后,再决定是否要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废水排入大海。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最新表态中也指出,日方此举已伤害日本及邻近地区的人权,日本政府也违反国际公约。
由此可见,处理核废料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人权问题,而这两点恰好是西方国家以及民众的“敏感点”。而此时的迟钝甚至是沉默,则让一切更加耐人寻味了。
此时我们不禁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类似的事件发生在中国或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西方媒体以及它们的政府会作何表态呢?
作者:朱恩地,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