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现在对华心态就是两个字:纠结

苏晓晖 直新闻 2021-09-10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美国防部长奥斯汀27日正式开启对东南亚三国首站新加坡的访问。他当天晚上出席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一场讲座并发表题为“伙伴关系的必要性”的演讲。演讲中他一边就南海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一边表示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稳定的关系,包括加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危机沟通,并声称“并不要求该地区的国家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如何解读奥斯汀的相关说辞?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其实我们会看到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此次东南亚的行程当中,针对中国、东南亚地区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的战略架构是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的。

表面上看,奥斯汀的阐述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似乎美国在军事上要加强对中国围堵,但同时又对东南亚地区国家表现出要维护地区稳定,避免东南亚国家为难的态势,这并不是说美国在考虑一种平衡的政策,而是美国地区战略虚招和实招的区别。

其实在美国心中,对中国进行围堵、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美国的核心政策。

但是,美国非常清楚,近些年东南亚地区国家对于美国的战略投入,对于美国的战略构架是有一些担心的。东南亚国家认为,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美方频频在南海进行军事动作,东南亚国家也担心中美之间可能擦枪走火,甚至发生局部的战争。

另外,我们看到,在拜登就任之后,一度是对东盟有所忽视的,拜登就任数个月内,并没有与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进行通话或者是会面,这让很多东盟国家担心,美方更多的是希望该地区国家为美国服务,而不是在此加大投入,促进该地区的和平和发展。所以此时,美国也在进行一系列亡羊补牢的行动。

此前,美国的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曾经对东南亚进行访问,但是对东南亚国家表示支持的时候,大家看到很显然是口惠而实不至,所以现在美国在变换招数,对美国的防长来说,与其让东南亚国家认为可以从美国手中得到更多的收益,美国的胡萝卜给得更大,不如让它们认为“中国手中有一个大棒,中国才是真正的威胁”。通过这样的一种政策调动,美国认为可以减少战略成本,从而得到更大的收益。

同时,美国也非常清楚,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很多国家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即使是跟美国关系相对亲近的新加坡,近年来对于中美之间博弈的上升,也明确提出担心,希望美国方面重视本地区稳定。

所以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看似自相矛盾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现在战略投入以及进行战略设计方面的一些纠结,以及同时美国看到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确实是非常的密切,但仍然不甘心,仍然试图通过在本地区战略的推展,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的用心。

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27日)在德里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直新闻:我们知道,现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印度访问,与印度讨论加强“对抗中国”的印太交往,包括四国机制等。舍曼也刚结束亚太访问。那么,为何美国派高官密集地展开“环中国”访问?拜登对华战略下一步要下什么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确实,我们会看到现在对于美国来说,对华战略评估似乎已经告一段落。在此前,美国更多地强调在美国国内进行对华政策的评估,不管是跨部门的评估,还是跨党派的评估,其实在技术层面,相关的进程已经基本上完成。

但是美国发现,美国国内的对华政策评估并不足以完全支撑美国整体的对华政策的设计,尤其是美国在印太战略推展的过程当中,现在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所以了解中国周边国家,了解印太地区国家相关的想法,从而最终提升美国的地区影响力,就成为了美国的重要目标。

美国也发现,通过此前兰德公司等一系列的调查显示,美国其实在印太地区是有自己短板的,中国在此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美国无可企及的,同时美国也看到,其实美国增加印太地区的军事投入,让更多的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也不足以抵消中国在经济上对这些国家的吸引力。

所以所谓的领导力之争,美国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但是即使这样,美国认为现在仍然有一些可能性能够在中国的周边形成对华的包围圈。尤其是配合近一时期,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对中国的访问,美国一系列重要的外交和安全的动作等,试图在中国周边制造出一些声浪。

比如,让舍曼在访华的过程当中似乎可以形成“对中国的优势”,而在与中国进行沟通的同时,对该地区国家施加影响,通过美国对中国进行工作的一些成果,通过美国对中国的所谓理解,来影响该地区国家对中国的认知。所以现在美国在试图打一套针对中国的组合拳,在这样的一种过程当中,有求得本地区国家同情的成分,有搅动该地区国家形势的成分,同时也有对中国制造更多舆论上的误导成分。

现在美国的这一系列动向是相互配合的,没有任何的一个政策或者是动作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美国试图打造的就是形成对华的合力,只有这样似乎才能够在对中国进行施压,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反而暴露出了美国的心虚和不自信。


直新闻:无论是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还是印度,在对华上会一味被美国牵着走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在对华政策方面,很多国家现在都在进行评估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蔓延,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之下,现在很多国家在对中国进行观察的时候,可以说是有了更多的角度。

首先从抗疫的角度来说,大家会看到中国不但自身抗疫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同时在地区抗疫合作的过程当中,中国帮助周边国家是真心实意的,是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的,这也感动和触动了很多的周边国家

它们看来,所谓的“中国威胁”似乎虚无飘渺,它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个负责任的邻国。一个对周边负责任的大国,可能会对本地区的形势,包括应对棘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将产生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疫苗合作的过程当中,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在自己抗疫仍然有一些艰难的过程当中,也对周边国家提供支持,真正落实“命运与共的理念,这一系列做法使周边国家对中国有一种新的认知,对中国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美国却试图来挑动,试图通过对周边国家示好,并以一个域外国家的力量来搅动地区形势。虽然,美国对于本地区国家的投入以及拉拢的过程当中,确实也会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一些具体项目包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推进,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美方的这种做法并不足以完全抵消中国与地区国家合作的积极态势。

另一方面,美国口惠而实不至,包括在疫苗合作的方面的承诺、落实,都非常慢,这些周边国家都看得很清楚。

其实对于现在的亚太国家来说,进行经济发展是它们的首要诉求。而针对所谓的南海争议问题,挑起更多的争端是他们极力避免的。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大趋势下,在疫情造成区域发展受阻、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受损,而大家急于重新凝聚共识的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的挑拨就显得格格不入。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27日谈到对华竞争时说:“我们最好搞清楚我们要如何在不加剧情势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步伐”中国外交部昨天提到,中方已向美方指出,美国错误对华政策的根源是对华认知出现了问题。那么,是否美国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不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拜登说的就没有意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确实,我们会看到现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似乎是包含着不同的因素,由美国所提出的这种三分法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中美国谈到的是对华竞争、合作和对抗三重因素,表面上看,美国似乎认为对华关系是复杂的、多项性的,但是大家会看到,实质是美国现在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利益,对中国进行战略上的挤压。

尤其是美国现在针对中国的发展,一方面不能够遏制中国的发展,而另外一方面自己内心的恐慌又进一步暴露,甚至美国总统本人声称在他的任期之内是不允许中国超越美国,这其实反映出的是美国的病根。

美国的病根首先在于美国的心病,在美国看来,霸权必须要以实力为基础,所以不允许任何国家在任何领域对美国进行超越。一旦美国认为掌握不了自己所谓的绝对优势,就会产生一种恐慌,掌握不了自己所希望的领导力,就会心虚。所以在这样的一种错误理念的指导之下,美国看待其他国家,尤其是看待大国的发展,就会发生错位、发生误判。

另外,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美国国内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美国现在的抗疫仍然有不确定的前景,疫情反弹、拜登的疫苗接种计划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美国国内经济重启弥补贫富差距、社会分裂等一系列的目标现在都难以推进的时候,美国政府要想在政治上有所斩获,能够应对近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节点,包括明年的中期选举等,似乎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所以在这样一种急迫性下,美国会选择饮鸩止渴的方式,通过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来获取民众的支持,来转移国内的矛盾,而这样一种错误的做法反而会加剧美国国内的分裂。

美国的党政现在在对华的问题上,已经不像拜登所预期的那样能够打着“中国牌”凝聚两党的共识,而是共和党人仍然不断指责拜登政府“对华软弱”,不断在美国国内的政治进程中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所以对于美国政府来说,饮鸩止渴是现在对华政策中的一种错误走向,而最终深受其害的是美国本身。

另外,我们也会看到,美国现在确实不想和中国发生正面冲突,其实在特朗普任期的最后时刻,在南海等敏感的问题上,美国也在向中国明确澄清,不希望发生“十月惊奇”,不希望出现两国之间的擦枪走火。这就说明,美国认为在大国竞争的过程当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的上策。而通过牺牲国家安全利益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达到目标,是美国尽可能避免的。更不用说美国现在认为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到底胜算几何,这还是一个存疑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现在整体的美国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一方面美国确实要对中国形成包围圈,但另一方面,美国也认识到,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包括气候变化、伊朗以及朝鲜半岛的问题上,美国仍然有求于中国。所以,近期舍曼访华是美国提出的,是美国希望与中国保持沟通,是美国方面的意愿和需求。但是在与中国沟通的过程当中,美国仍然心存幻想,希望通过对华施压,尽可能争取优势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正是这种纠结的心态,对于中国的发展无法客观理性的认知,以及对于美国国内的矛盾积重难返的这种无力感,使得现在美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政策都出现了变形,这种变形波及到美国处理大国关系的方面,会造成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近期不断向美国发声,在舍曼访华期间,中国划底线和红线,告知美国要避免误判背后重要的考虑。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大国关系必须要冷静克制,所以也希望美国真正能够看清未来局势的发展。

作者:苏晓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