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关系,接下来还得看这儿丨北京观察

唐萍 直新闻 2021-12-01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连续三天出现有关中美元首会晤的消息。相较前两次汪文斌回应的回应,今天(12日)的记者会上释放更多消息。

 

11月10日,彭博社记者问到,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定于下周举行视频峰会,具体日期尚未确定。汪文斌表示,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同拜登总统通电话,两国元首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目前中美双方正就元首会晤有关具体安排保持密切沟通。

 

而在今天(11月12日),记者问题中提到具体会晤日期是下周一。汪文斌的回应也新增了一句: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元首会晤取得成功,引领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会晤前的猜测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媒记者就中美元首会晤一事追问称:据报道,习近平主席将邀请拜登总统出席北京冬奥会。

 

而据美国媒体Politico报道,在不久前的20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和加拿大则阻止将赞扬北京冬奥的文字纳入联合声明中。

 

汪文斌今天对此回应称,“我对媒体的猜测性报道不作评论”。

 

“美国媒体在元首会晤前放出这样的风声,是在制造中国对华盛顿有所求的氛围,显出美国的盛气凌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秘书长刁大明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但如果中美元首进行会晤,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共同探讨合作空间,而不是谁有求于谁。”

 

美国白宫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拒绝就拜登将如何回应这样的邀请发表评论。不过,对于中美双方将在元首会晤后宣布重开此前关闭的总领馆的猜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利伯曼在一份声明中予以直接否认。

 

“有关重开领事馆的报道是不准确的,甚至没有考虑或讨论这样的事情。”声明还说,“这次会晤是我们正在进行的负责任地管理我们两国之间竞争的努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寻求取得具体成果。”

 

“无论是两国还是国际社会,对于两国元首通过会晤的方式来稳定中美关系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元首外交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定向把舵作用。如果两国元首能实现会晤,将对中美关系在某些领域实现积极调整,进一步谋划发展方向发挥积极作用。”刁大明表示。

 


两次元首通话后,中美形成哪些共识?


梳理中美元首今年的互动。第一次是在2月11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那天是中国农历除夕,距离拜登就职美国总统仅过去21天。

 

根据中方发布的消息稿,在此次通话中,习近平强调,台湾、涉港、涉疆等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应该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

 

拜登表示,美中两国应该避免冲突,可以在气候变化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

 

双方同意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密切联系。在这次通话后,双方进行了多层级、多领域的外交互动。包括3月的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7月的天津会谈,中方亮出“三条底线”和“两份清单”;以及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两次访华。

 

7个月后,中美元首进行年内第二次通话。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据报道,此次通话持续约90分钟,而且是在美国当地时间深夜,彼时距离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仅过去10天。分析称,这体现了美方不得不主动打破僵局。

 

习近平表示,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

 

拜登表示,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识。

 


气变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突破口吗?

 

通过上文的梳理不难发现,拜登在两次元首通话中都提到,愿同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今年,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两次访华。外界普遍认为,气变问题是中美关系合作的一个突破口。

 

就在前两天(11月10日),中美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不过,9月2日,在与克里视频通话时,王毅表示,美方希望将气候问题,变成中美合作的“绿洲”,但是如果在其他领域的关系都是“沙漠”,那么气候这片“绿洲”最终也会沙化。

 

“气变是需要全球共同应对的议题,中美作为两个大国,责无旁贷的应当担起责任。”刁大明表示,“但并不意味着,有气变合作,中美关系就有托底的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拜登告诉世界美国将实现气候目标,但拜登在美国国内推行绿色新政的进展低于预期,已经大大缩水的社会开支和气候方案框架的谈判依然受阻。

 

刁大明指出,拜登出于践行竞选承诺和民主党历来对环保的重视,积极推动气变议题。但相关议题在美国国内立法并不顺利,未来政党轮替,前景有并不明朗的一面。而通过与中国加强气变合作,有助于倒逼美国国内推进相关立法。中美能达成气候行动的联合宣言,足以说明双方的沟通是有效的。



中美关系未来如何?

 

如果说气变问题是中美合作的一个利益交汇点,那台湾问题则越来越引发中美分歧。

 

前文提到,在中美元首第一次通话时,习近平就点到台湾,并表示美方应该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但近期,美国官员却频频拿台湾挑衅中国。11月9日,台湾外事部门证实,美国联邦参众议员搭乘美方海军C-40A行政专机抵达台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官员对台湾议题的调门并不一致。11月7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国当前对华政策不是要改变中国,而是要找到与中国“共存”的方法,“维持台海现状符合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利益”。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地区和区域外国家会视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并采取行动。”

 

刁大明分析,台湾问题有牵动甚至动摇中美关系基础的风险。特朗普政府后期,在对华事务上展开“全政府”的攻势,导致以往不是那么涉外的部门也开始参与对华事务,例如司法部、国会、军方等。拜登政府作为新政府,虽然会做调整,但依然有“全政府”对华和拜登能够掌控的部门对华论调不一致的矛盾,导致似乎美国在用多面手处理对华事务。而美国国会在对华政策的干扰作用,意味着与总统所属不同党派的议员,会通过各种极端动作,来创造既成事实,塑造总统的对华政策。

 

除了台湾问题,美国国内政治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将在接下来的中期选举中愈加凸显。

 

刁大明认为,目前中期选举的形势对民主党不利,如果拜登对2024年大选还有期待的话,必须在外交事务上有更多得分。在有些领域会更加积极,通过跟中国的合作来实现国内的目标,例如气变、经贸问题。但如果想要和共和党争夺蓝领中下层,关税问题就不会减少。如果希望跟共和党制造某种共识,会在某些领域对华更强硬。

 

“如果拜登的中期选举‘跛脚’,他对中美关系的选择更受限于国内政治,而如果完全按照美国国内政治的逻辑,美国政府会增加作出不理性对华决策的风险。”刁大明表示。


作者丨唐萍,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排版丨张静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