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不复当初之勇? 问题出在哪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已经接近百日,近期,俄罗斯军队的进攻重心,转移至卢甘斯克州城市北顿涅茨克,这也是当前乌克兰政府在卢甘斯克地区控制的最后一块区域。英国国防部6月1日发布简报称,俄罗斯军队在北顿涅茨克正不断推进,可能已占领城市一半以上区域。卢甘斯克州州长谢尔盖·盖达伊当天表示,俄军已经控制了北顿涅茨克市70%的地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承认,顿巴斯的局势仍然“极其困难”。
北顿涅茨克
目前地图来看,俄军在北顿涅茨克附近已经基本包围了乌军四个旅,一万多人,并在猛烈的炮火支持下步步推进,相比之下,乌军最近的表现却大不如开战之初,这一个月来,除了在北顿涅茨克河渡河战役中“半渡而击”得手外,乌军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来的战果。是乌克兰军变弱了?还是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乌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声称,目前已经有70万人在与俄对战。泽连斯基在接受乌克兰24小时频道采访时披露:“冲突伊始,我们需要超过25万或26万的军队,但当时只有12万左右。现在,我们有70万军队与俄军作战。”
泽连斯基或许有夸大乌军兵力总数鼓舞士气的目的,但由于乌克兰已经进行了三轮总动员,乌军总兵力估计不会少于40万。相比之下,对俄军在乌克兰的总兵力有各种估计,但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万,那为何兵力占优的乌军如今处于下风呢,除了双方装备和火力的差距外,还可以参考一句古话“兵贵精不贵多”。
俄乌冲突前,乌军将一半兵力布置在乌东前线,试图消灭乌东民间武装,收复失地。乌军的东部军团由于从2014年起就与乌东民间武装作战,八年持续交火,使其成为乌军中经验最丰富的一只部队。
然而目前,这支乌军主力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6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大全新闻网”电视频道采访时承认,乌克兰军队每天面临较大伤亡。泽连斯基说:“战场局面非常困难,我们每天失去60到100名军人,500多人受伤。”从目前战况可以推断,乌军的损失主要在顿巴斯地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视察前线
这里可以算一下,外界对乌军的东部军团的兵力估计一般在7万人左右。如果按照目前乌方公布的损耗速度,死亡取平均值80人,再假设伤兵中有三分之一为重伤,约170人无法再战。那乌军每天就有约250人失去战斗力,一个月就是7500人。只要三到四个月,这7万乌军精锐就会伤亡过半,战力大减。如果出现被俄军分割包围的情况,大部分被消灭也并非不可能。
相比之下,乌克兰在俄乌冲突后组建的大量部队主要是国土防卫旅,这些部队人数虽多,但很多只训练了一两个月,一些士兵仅仅掌握打枪等基本技巧,战力无法与经过八年轮战的老兵相比。
乌军国土防卫旅
一方面是老兵大量消耗,一方面新兵尚未成形,乌军总体战力下降不足为奇。相比之下,俄军虽然也损失了不少老兵,但是俄军目前的以火力为主的打法,对士兵的要求其实降低了,加上俄军方面伤亡明显低于乌军,这也有利于俄军士兵成长为老兵。而乌军大量伤亡,一方面严重打击士气,另一方面也难以锻炼部队,此消彼长,差距会越拉越大。
士兵的经验有多重要,可以回顾下历史,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航母的飞行员的素质超过美军,空战中占尽优势。但是在资深飞行员大量损失之后,日本新选拔的飞机员缺乏飞行训练和作战经验,许多人只有几个小时的飞行记录,相比美军飞行员近两年在训练时间,美日飞行员一交手,就变成一边倒的战斗。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飞行员的差劲表现,甚至被美国海军戏称为“猎火鸡大赛”。
苏联解体前,乌克兰是苏联内部仅次于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基地,其军事工业占全苏联国防潜力的近三分之一。苏联时期的许多国之重器,诸如所有的航空母舰、巨型战略运输机、大量的坦克以及地空导弹、战略导弹都在乌克兰境内生产。
但经过三十年的衰败,特别是2014年乌颜色革命以后,乌禁止其国防工业企业向俄出口任何产品,严查违规出口,清洗国防工业企业中的亲俄人员,虽然给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损失,也使乌国防工业企业陷入灭顶之灾,绝大部分订单完全丢失,再加上乌国防工业企业大多位于东部地区,不少还处于乌东前线、毁于战火,乌国防工业体系基本接近崩溃,其自身生产的武器难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消耗。俄乌冲突开始后,俄军又重点打击了乌军仅存的军工企业,成为压垮乌国防工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乌克兰军队的武器和弹药主要靠西方援助。
作战的武器掌握在西方手里,而不是自己手里,也是导致乌军战力下滑的原因。如今随着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连续失守,西方反俄阵线内部分歧在扩大。
《华尔街日报》称,法德等部分西欧国家正在对维持一场他们认为打不赢的战争失去胃口,认为俄乌冲突陷入僵局,大量消耗欧洲资源,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为此,乌克兰外长库列巴5月31日呼吁马克龙在6月底前访问乌克兰,最好能给乌克兰带来更多武器。乌克兰驻德大使安德里·梅尔尼克等乌方官员对德国不愿支援重型武器失望不已,不止一次对德国政府和总理朔尔茨冷嘲热讽。
德国总理朔尔茨
即使是西方国家中比较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提供武器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最近几周,包括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乌克兰高级官员请求美国及其盟国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但拜登政府在是否对乌运送这类武器的问题上迟疑了数周。直到白宫5月31日才向媒体透露,美国新一轮对乌克兰安全援助包括少量中程火箭弹发射系统、直升机、“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战术装甲车等,价值7亿美元。白宫官员还透露,乌克兰已向美方保证,不会使用这种火箭弹系统打击俄境内目标。
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此外,西方提供的武器并不能全部到乌军手里,俄军一直将乌军的武器仓库和运输线作为重点打击目标,不少武器在途中就被摧毁。乌克兰的腐败和犯罪活动问题也让西方援助武器作用大打折扣。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于尔根·斯托克6月1日警告说,运往乌克兰的许多武器最终将落入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犯罪分子之手,他敦促各国开始仔细审查武器追踪数据库。他还警告,即使是军用的重型武器,也可能会在犯罪市场上出现。
相比乌军装备“万国牌”,俄军武器装备大多是自产,不仅采购价格相对比较低,而且还有大量库存,很少出现缺武器的问题。
乌克兰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与到访的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1日在基辅举行两国政府间磋商会议。两国签署一系列双边文件,其中包括乌波成立联合军工企业,这将提升两国国防和军事合作水平,使乌克兰能够生产现代国防武器。
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到访的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左)6月1日在基辅举行两国政府间磋商会议
此外,即使这些西方援助武器能到乌军手里,乌军要形成战斗力,也比开战之初难得多。
俄乌冲突开始阶段,西方对于乌军的援助主要分两类,一个是前华约国家现役或库存的各种苏式军事装备,好处是乌军非常熟悉,可以不需要专门训练,直接拿起来就用。比如波兰向乌克兰提供了轻武器、火炮,T-72坦克、米格-29战斗机等装备;爱沙尼亚提供了9门原苏联D-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捷克提供了近5万支各类枪械、以及若干辆T-72主战坦克及BMP-1型步战车等装备;斯洛伐克在提供各类轻型武器的基础上,还提供了S-300地空导弹系统。现在问题是,这些苏式装备用一件少一件,库存已经基本耗尽,而且前华约国家无力再生产。
华约国家的T-72坦克
西方初期对于乌军的援助另一大类则是各种单兵便携式武器,比如美国提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加拿大提供的4500具M72、2000具“古斯塔夫”反坦克单兵火箭筒等。这些武器操作简便,简单训练就能上手,在前期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俄军转变战术,“结硬寨 打呆战”,这些单兵武器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且库存也消耗的非常快。
因此目前乌军为了反攻,正在乌克兰西部组建新的二线部队,主要训练掌握使用西方提供的北约标准重型装备。和战争初期得到的苏式武器和单兵武器不同,这些美、英、德、法、意制的重武器,有复杂的结构和操作规程,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一般情况下,如果乌军要训练出一只可以打反攻的新部队,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轮训练:武器原产国或持有国的军事人员训练乌克兰军官或教官,为了安全起见,这一轮的训练的地点通常都在乌克兰境外,比如德国、波兰等地。能出国训练的乌军人员有限,因此训练后大都不会直接上战场,而是回国后担任乌军军官或教官。
第二轮训练:西方训练出来的乌军人员回国后,作为种子,成立教导队训练其余人员,为了加快训练速度,一开始会从乌军现有部队中抽取的一些有相应武器经验的老兵或具有相关技能的人员优先训练。一方面这些老兵掌握了苏式重武器的使用,北约武器虽然制式不同,但也有不少相通之处,有经验的学起来更快;另一方面,这些老兵还可以担任新部队的基层军官,为下一步训练新兵打基础。
第三轮训练:以这些军官和老兵为骨干组建新部队,由老兵和基层军官训练招募的新兵,直到基本形成战斗力。
整个三轮训练下来,短则数月,长则半年以上,甚至要一年,乌军新组建的北约装备部队才有可能形成打反攻的战斗力。这段乌军青黄不接的时期,也就是俄军的机遇期。
当然另一方面,乌军也可以让归国训练人员直接上乌东战场,但是这样就将严重影响后续部队的组建进度,最终影响反攻计划,救急优先还是慢慢“憋大招”反攻,就看乌克兰政府的选择了。
总的来说,乌军如今在人员、装备、组织、外援上都遇到了不少麻烦,战斗力下降是必然,俄军虽然也遇到一定的困难,但仍占据优势。将来顿巴斯的乌军能不能撑到二线兵团组建完毕投入战场,接下来几个月将看到答案。而乌军的困境,根本来说是俄乌两国巨大国力差距的体现,即使乌克兰有西方的支持,也难以完全弥补。
作者丨陈人欢,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