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德华、吴彦祖拍过广告 他感叹:要多去内地走走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香港回归25周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将事业规划目的地,放到内地。
红点子创作(香港)有限公司创办人暨行政总裁李嘉俊回忆起一开始创业的经历时感慨, “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只是胸口有个‘勇’字,年轻人通常都是这样的。”
1979年出生的李嘉俊,创业故事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他在香港一家电视台做编导,曾为刘德华、吴彦祖、杨千嬅等香港知名艺人拍摄广告,随着媒体广告业务升级,李嘉俊开始运用初级的AR技术来服务广告。积攒了经验,李嘉俊开始自己创业。2009年,他去北京中关村“闯天地”,那一年是内地的3G元年。站在风口上,李嘉俊的创业项目获得成功,“淘到第一桶金”。2011年,他用这笔资金在香港创立公司,主营AR、VR、虚拟主播等内容制作业务。
文创事业扎根香港的同时,李嘉俊抓住时机将目光投向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红点子创作公司采用“香港创作+广州开发”的运作模式,结合香港内容生产和广州VR/AR产业崛起的优势,利用湾区“9+2”城市的互补优势为文创产业带来新优势。凭借努力和创新,李嘉俊与他的“红点子”捧得2019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他自己也在2020年获得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
回望创业路,李嘉俊说,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而在个人层面,除了勇敢和进取,开放的心态和国际化视野也非常重要。
其实,李嘉俊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作为土生土长香港人,在香港读完中学后,李嘉俊前往英国留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去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间大学做在职交流,工作之外,李嘉俊在与不同国家的人相处过程中意识到,香港其实很小,世界很大,应该趁年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他鼓励香港年轻人跳出桎梏,打开视野,多尝试,去内地创业就是很好的选择。李嘉俊提到,不要将去内地工作想象得太复杂,比如你在香港九龙开店做生意,就不会说香港岛的生意不做、新界的生意不做,只做九龙的生意,他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香港青年,内地发展速度远超人们想象,如果连迈出了解的步伐都踌躇不前,折损的其实是自身竞争力。
北上创业,不仅需要一个“勇”字,更需要对国家政策布局的了解与发展趋势的积极看好。借力与赋能,是所有创业者的必修课。
作为过来人,李嘉俊也深知,年轻人相对缺乏资源,遇到挫折容易迷茫。为此,他和伙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创科技联盟,为更多青年提供支援。
据“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超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事业发展机会具有相当吸引力。和创业者李嘉俊相似,零动医疗科技创始人许真达与马俊鸿对趋势有着强烈的敏感度。
2021年,两位年轻人联合开发的医疗科技项目“红外三维脊柱及体态分析仪Dr. Body-Scan”,获得“香港咨询及通讯科技奖”金奖,并因此获得深圳市的创业补贴。除了将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宝安区,他们还在香港数码港开设办公室,对接香港业务。
“先从深圳这边做起来这个事情,在大湾区,毕竟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医疗这两个板块上。我们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联合香港一些医院,做了一些科研型的联合合作,把产品做好之后,我们会再推广到全国其他一些医院去。”
许真达说,深圳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通过与内地城市进行产业整合,可有效把香港的创新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更可进一步把产品推广至内地其他城市及海外市场。
“像香港的高校,在研究类的基础研究上,有港科大、港大、港理工等,但它们相对缺乏很好的供应链,在深圳有很强的供应链、很强的落地,在工程上人才也较多,所以结合在一起效果很好。”
在医疗科技领域崭露头角,两位香港“小将”在深圳扎根启航。如今,公司产品已在深圳落地。时刻感知水温的年轻人,放眼更广阔的未来。
马俊鸿笑着说,希望五年到十年后,可以在行业内独当一面,更希望能为社会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影响力。李嘉俊说,虽然自己年纪不大,但回归25年,伴随着自己的成长,看到了两地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论对是个人,还是对业务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帮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日在香港强调,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中央部门和相关省、市政府相继推出支援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措施。例如,国家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广东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青年同心圆计划等系列项目。
香港特区政府也一直积极鼓励香港青年放眼国家发展,抓紧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并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等支援措施。
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袁民忠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给年轻人去参与和发挥。过去两年,特区政府本身就做了不少工作。在青年的就业方面,特区政府推出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回应。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名在计划下资助的青年人,均已在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两个地方工作和实习。
除此之外,特区政府还推出大湾区创业资助计划和创新创业园体验资助计划。虽受疫情影响,香港青年出发创业地去体验和工作会有小小的阻碍。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超过230个的创业团队和4000名有兴趣去体验一下这些创业的青年人会受惠。
在与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袁民忠回忆起25年前回归日时,显得非常兴奋。袁民忠说,过去这25年,香港遇到过不少风风雨雨,但是每一次,香港都可以更好地在风雨过后里拿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地位。他希望香港未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机会。
我们也真诚希望,每一位香港青年都能在事业里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作者:高伏曦,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视频剪辑:王敬畏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