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牵制中国?耶伦访韩力推“友岸外包”

李嘉欢 万涵一 直新闻 2022-07-31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7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访韩国首尔,这是她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行程。


《韩国经济》报道指,此次访问是耶伦去年1月就职后首次访韩,也是美国财长时隔6年多再次访韩。


此前耶伦曾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后,低调到访日本,并在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高调鼓吹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这也是她此行的最主要任务,但与会各方并未就此达成共识。


耶伦在抵达韩国之前就对媒体放风称,韩国之行,她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与盟友加强供应链合作上。


耶伦访韩推销“友岸外包” 鼓吹重塑供应链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耶伦当天首先前往科技巨头LG集团旗下研发园区,该园区曾发布对美国境内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设施的投资计划。耶伦在参观完后发表讲话,再次呼吁韩国等“值得信赖的盟友”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关系,鼓吹所谓“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值得警惕的是,在这场公开演讲中,耶伦竭力鼓吹“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这个新名词。


“‘友岸外包’指的是深化与更多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使我们的供应链多样化,从而降低彼此的经济面临的风险。”耶伦在讲话时说,“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帮助美国和韩国的家庭免受物价上涨、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造成的混乱影响。”


彭博社报道截图


耶伦在讲话中还攻击中国,老调重弹抹黑称中方“利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在包括半导体生产等行业取得“主导地位”。她声称:“我们不能再允许中国等国家利用其在关键原材料、技术或产品方面的市场地位,来扰乱我们的经济或行使不必要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友岸外包”难靠岸 经济学家忧其有损全球化


“友岸外包”战略最早由耶伦于今年4月,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耶伦当时宣称,美国在一些稀有资源领域过于依赖中国,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美国迫切需要降低重要战略资源等供应链的地缘政治风险。


而在LG集团的最新演讲中,耶伦进一步解释称,“友岸外包”意味着更紧密的关系和多元化供应。


对于“友岸外包”这一概念,台湾国际问题专家金荣勇对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认为,耶伦提出来的概念,基本上是希望能够在全球工业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竞争性上,与中国进行对抗。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资料图)


但观察指,“友岸外包”这一明显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政治化操弄,是反市场经济和反全球化的行政操弄手段,产业界对此并不看好。


《日本经济新闻》上周发文警告称,从稳定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与之邻近的中南美洲和加拿大、墨西哥搞“友岸外包”无疑是有力的“候选阵地”。但美方却将矛头指向中国这一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这一举动可能对支撑西方经济增长的自由贸易造成损害。在美国政府鼓吹调整供应链的背景下,企业可能不再像以往一样基于低生产成本等经济合理性构建供应链,而是会更多地考虑新建生产基地的地缘政治风险。这无疑将导致成本上升,竞争力降低,加剧通胀。


更多的经济学家担忧,美国搞“友岸外包”,可能会破坏全球化带来的宝贵经济成果。美国《华尔街日报》上月的报道就指出,“友岸外包”战略将更强调安全和政治问题,迫使各国“选边站”,甚至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分裂为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的两个经济集团。


报道称,据世贸组织的经济学家估算,分裂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产出在10至20年间减少5%,相当于4万多亿美元,不仅将导致西方国家物价进一步上涨、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价格成本还将不成比例地由那些贫困国家承担。对此,美国波士顿咨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瑞麒表示,供应链不能脱离全球化而构建,因为“脱钩”不会帮助任何人。


对于美国搞“友岸外包”的做法,金荣勇也并不看好其前景。他指出,这基本上是一个不符合效率、科学和金钱利益的行为。“你为了打击一个固定的‘敌人’,必须去设置一些所谓特殊的机制”,金荣勇分析道,“但这种机制不是站在一个比较利益,不是站在一个最有效率,不是站在一个最有竞争力的基础上面来讲的。”


美欲组“芯片四方联盟” 韩国将如何抉择?


不过,对于美国来说,积极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发达,更是其重塑所谓“全球安保供应链”的重要一轴。


在韩国龙山总统府与尹锡悦会面时,耶伦强调,美方十分重视与韩方建立的伙伴关系,期待两国能共同讨论和应对在双边经济和全球经济事务中的重要议题。尹锡悦则称,期待韩美全面战略同盟关系能从政治军事安全领域扩展至工业技术安全、经济金融安全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企业多次参加白宫召集的“芯片峰会”。美国总统拜登5月访韩时,韩方还承诺韩国企业在半导体、电池等战略性重要的产业上对美进行巨额投资。这说明,在美国正推进的对华包围战略中,韩国和日本共为东亚的重要堡垒。此前,美国将日韩列为其打算构建的“芯片四方联盟”的成员,近期要求韩国在8月底之前答复美方是否加入。


外交部发言人:美逆全球化而行 必以失败告终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回应称,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各国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了芯片技术持续快速进步。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立坚表示,美方一贯标榜自由贸易原则,却一再滥用国家力量,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胁迫外交,试图人为推动产业转移、脱钩,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割裂全球市场。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的背景下,美方这种行径纯属逆流而动,不得人心,最终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赵立坚指,希望有关方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出发,多做有利于维护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事。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尽管耶伦此次访韩,对中国发表了一些强硬言论,但耶伦也向路透社表示,美中关系并没有“完全消极或升级为极其敌对的程度”,且中方正在倾听美国在一些领域的关切。她重申,她“不想传达美国与中国的敌对行动升级的画面”。


有观察认为,耶伦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主要是为了推销其“友岸外包”战略,而当时她提出这一战略的出发点则是为缓和美国“高烧不退”的通胀问题。实际上,在拜登政府中,耶伦在对华政策上算是务实派,曾数次提出通过削减对华加征关税,来挽救美国通胀的方案。本月初,耶伦还曾主动与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视频通话,双方都认为此次交流具有建设性。



作者丨李嘉欢,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万涵一,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编辑丨李怡

排版丨董怡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