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姚:拜登突然确诊新冠,会影响美国对外交往吗?

管姚 直新闻 2022-07-31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就美国总统拜登感染新冠病毒致慰问电,望早日康复,境外媒体今天就此特别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中国国家主席就别国元首染疫致慰问电,这实际上是大国外交的例行方式,我个人做了个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元首已先后向感染新冠的毛里塔尼亚总统、波兰总统及英国女王发出过慰问电,此前还曾向染疫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等致慰问电。


新冠疫情期间,慰问电实际上已成为传递中国态度、彰显中国担当的大国外交高频工具,海内外媒体印象深刻的是,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之初,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14日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元首当月曾向疫情严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领导人连续发出9封慰问电,表达中方慰问和支持,展现出中国与外部世界并肩战疫的坚定态度。


当然,外界对慰问电的特别关注,一定程度上也归因于拜登在确诊前一天曾主动向媒体宣称,预料10天内将与中国元首通话。周四,汪文斌在回应日本记者求证查询时,虽然表示没有可提供的消息,但也强调,中美元首通过各种形式保持着沟通。实际上近来美方高层频频就“两国元首直接对话”放风造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月初在印尼巴厘岛与王毅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马拉松”会晤后,就在下一站曼谷访问行程中向媒体公开表示,中美元首可能在未来几周进行对话。更早前,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还曾在陪同拜登启程访问韩国及日本的“空军一号”专机上,特别就可能到来的通话,向随行记者吹风。所以一定程度上,美方对于推动实现两国元首的直接对话,表现出更大的迫切性,同样,基于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分量与外溢性,外界对此也高度期待。



直新闻为什么你认为美方会表现出更大迫切性?外部世界又在期待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为什么外部世界高度期待中美元首直接对话,说白了,就是希望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各种不确定性之时,能真正摆脱所谓“选边站”的困境困扰。美方为什么表现出更大迫切性,高层官员频频喊话放风,甚至拜登本人都在喊以“10天”为期呢?确实是因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近来问题不少,亟需最高层来把向定舵,来作强有力引领,中美有效沟通管控分歧的紧迫性必要性都在显著上升。


中美两国今年5月间都曾为届满99岁的基辛格庆生,他本周二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主编采访时,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忧虑溢于言表,直白警告两国不能陷入无休止对抗,美国处理地缘政治问题必须要展现“尼克松式的灵活”,所谓Nixonian flexibility,这位在太平洋两岸都备受尊敬的一代战略大师,甚至直接喊话拜登,告诫不能让美国国内政治干扰对中国重要性的理解。


所以美国总统突发染疫,会否对两国高层沟通带来现实影响,外界对此高度关注。但我个人判断,其影响可控,尤其从拜登新冠确诊以来白宫尽力对外传递的信息来看,我认为基辛格老人对中美关系的焦虑,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直新闻那么你观察,拜登新冠确诊以来,白宫对外释放了哪些信息?


特约评论员 管姚:拜登已在推文及推送视频中确认,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还打过两针加强针。美国知名华人卫生专家温麟衍博士今天在《华盛顿邮报》个人专栏文章中报料,拜登周二晚间进行的核酸检查还是阴性,而确诊转阳是在周四清晨,当天就在白宫自我隔离,拜登本人在确诊后已接连发推文及视频,强调自身状况无碍,白宫发言人也确认,拜登自我隔离期间一切照常,将继续充分履行所有职责,周四预定出席的活动,都改在白宫通过电话或视频连线参与。


温麟衍强调,快速反应是有效应对的前提,尤其白宫批露拜登已开始口服辉瑞公司的抗病毒专用药丸Paxlovid,即帕罗维德,这种口服药据称可降低新冠确诊者9成住院或死亡风险,但药效前提也在于尽早用药。但拜登确诊表现和前任有天壤之别,白宫是在2020年10月2日官宣特朗普感染,当晚他乘坐直升机住进军医院,住院期间也曾一度吸氧,其体内血氧指标值曾降到90以下。但现在有充分证据显示,特朗普很可能在9月26日已经转阳,但并未对外公布,并且照常参加了与拜登的电视辩论。当然美国现在和两年前的战疫情势有天壤之别,两年前还没有新冠疫苗问世,如今拜登甚至已经注射过了第二针疫苗加强针。


那么拜登目前的“温和症状”会不会加剧?需不需要作进一步治疗?美国医学界的普遍判断是,如果美国总统出现发烧、体痛、持续咳嗽及其他长期症状,就可能需要入院治疗。事实上,拜登身边人,包括副总统哈里斯夫妇、参众两院的民主党领导人佩洛西与舒默,防长奥斯汀与国务卿布林肯等等,他们大多也是自我隔离,并未到入院治疗的地步。


温麟衍博士甚至乐观预判,打了两剂加强针并不意味着疫苗没效果,但疫苗的保护力将使拜登免于上医院。当然,年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不可测因素,毕竟拜登已经79岁了,风险性不能完全排除。有鉴于此,《华盛顿邮报》今天刊发专栏评论说,拜登感染新冠及其应对,也可以看作是其主推的美国回归常态化疫情应对策略的直观测试,老人及弱者在一个没有口罩的环境下如何应对高风险病毒,外界都在聚焦白宫。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