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南: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式现代化”?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有外媒质疑,在西方已经出现系统的现代化理论之后,中国为何还要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你认为,这其中有怎样的考量?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中国应该要、也必须要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因为当前国际社会主流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由西方定义的,而且西方舆论霸权认为,这是各国唯一的现代化路径。
其实,这个世界上起初并没有“现代化”的概念,只有对于“发展”的追求:从贫穷到富裕,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愚昧到科学,从封闭到开放。直到200年前,我们已知的人类历史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指数级”的变化,一个16世纪生活在巴黎的法国市民,日子未必过得有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市民舒心。但自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持续一百多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令欧美社会发生了急剧且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发生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融合在一起,则被西方学者最终命名为“现代化”,并由此提炼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西方式现代化理论,比如说,科学技术的突破、工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城市化的扩散以及社会大众化领域的进步。
但问题是,西方式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傲慢,这套理论认为,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现代化就是全盘复制欧美,从社会组织模式到政治体制,甚至西方文化和文明。这实际上就是全盘西化的套路。这种理念发展到极致就是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提出的:“一个国家哪怕表面上成为现代国家,只要文明内核没有西方化,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国家。”
当西方式现代化与“西方文明优越论”相绑定,宣扬是清教徒和加尔文教派式的勤勉与理性带来了财富和进步,却一个字也不提超过三百年的黑奴贸易、近一个世纪对亚洲国家有组织的鸦片输入、遍布全世界的贸易垄断和殖民战争,更是一句话也不会提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垄断、原材料和制成品之间的巨大剪刀差、石油美元以及美元背后的铸币税如何收割各国财富等等。某种意义上,我认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受到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启发,没有西方式的现代化,也许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机遇,但之所以中国人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以难以想象的忍耐和牺牲才能走上现代化的路径,也正是拜西方式现代化所赐,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体两面。
讽刺的是,西方世界口口声声宣扬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际上真正在意的是其他国家是否遵从西方式现代化所奠定的国际秩序,以及这套秩序背后不公平的国际财富分配。从历史上看,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被等同于西方化,而西方化又被等同于遵从西方秩序背后的剥削逻辑,这个国家就越来越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而在这个时候,西方世界还会指责“是这个国家还不够西方化,是全盘西化得还不够彻底”,比如说斯里兰卡,比如说黎巴嫩,比如说阿富汗,比如说撒哈拉以内的广大非洲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西方式现代化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排外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的“优雅”建立在将血汗工厂和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之上,建立在高昂的剪刀差之上,建立在毫无责任感的国际金融剥削之上,它的“美好”建立在数百年的剥削基础之上,它的未来也将继续建立在对这种剥削的延续之上,否则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在西方式现代化的第一个世纪中诞生并蓬勃发展、延续至今。
直新闻:那中国式现代化是否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迭代?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传递出的概念?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也是个好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不是。
我注意到一些人,尤其是境外媒体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联想,宣称中国式现代化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黑化”,是一把plus版本的国际大剪刀,要搜刮全世界的财富,顺手就把一系列我刚才提到西方式现代化的丑陋面按在中国式现代化上,双重标准实现无缝衔接,多少让人感觉他们终归还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这些都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误读,因为从根本上,如果说西方式现代化提出的是一套“喝令后进国家膜拜”的标准,那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就是一套鼓励各国自行探索的路径。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证明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一个国家可以不用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可以在尊重并发展自身传统文化,可以在平视西方文明的同时,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43年间超过280倍的GDP发展奇迹,建成世界第一大清洁能源体系,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世界覆盖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证明了国家间共赢而非零和博弈的现代化路径是存在的。过去数十年里,当西方国家专注于战争与掠夺,中国则专注于建设与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对此,CNN在报道中指出,中国正在为从东南亚到拉丁美洲的全球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而美国智库中美研究中心也表示,就中国在全球基建上的贡献而言,欧美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第三,从自身的现代化成就中,中国得出的结论不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化,而是国际发展道路的多元化,中国自豪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秀,自豪于对于西方化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但中国并不认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标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真正想向世界传达的概念是:每个国家都有适合其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每个国家的人民也有权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更有责任去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用一则我最喜欢的小寓言来说,这就像一个人身处黑暗之中,他的目标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而他与灯塔之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他看不见路在哪里。但当他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终于抵达灯塔之后,回首望去,他与原点之间漫长而艰辛,甚至可能一度曲折的脚印,就是正确的道路。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