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近期,本届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出炉,为香港社会各界打入一剂强心针。特首提出政纲时,笔者便已发现,本届政府着力培养香港青年成为优质人才,推动他们投身社会建设;亦从多方面帮助青年就业,为他们提供保障。即使民青局承诺的“青年发展蓝图”尚未发布,但从已出台的《施政报告》中不难看出,本届政府正在实践自己的诺言,将政纲的目标一一具体化落实,协助青年人解决“沟通难”、“就业难”、“上楼难”等困难。
聆听青年声音 投身社会建设
落实任何措施之前,需先做好全面规划。而做好规划的前提,则是发现真正的问题和需求。青年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主人翁,他们的真实需求正是香港需解决的问题。《施政报告》提到,民青局正联同“青年发展委员会”广泛聆听青年人和持份者意见,至今已举办及参与了超过八十场活动,并正陆续到访全港十八区。此举措有助了解青年人的意见,将他们的心声纳入蓝图之中,也让蓝图成为青年真正认可的发展规划。此外,特区政府也重视建立青年常态化发表意见、参与相关工作的途径。政府亦计划推出“青年参与倡议计划”,翻倍参与计划的咨询委员会数目,发挥其作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选定两个与地区事务相关的委员会并开放部分名额,让青年人自荐为委员,鼓励他们参与地区建设,就地区工程、青年发展和公民教育等议题发表意见。使青年在发声之余,也能参与到实质性工作中去。
对于想更进一步投身社会建设的青年,政府也提供了相关渠道。例如鼓励政府不同部门和专业职系组织青年小组,定期举办活动;让保安局加强纪律部队青少年制服团队的生涯规划和实习机会等。有志青年由此得以加深对政府工作及制服团队的了解,从而在日后更有效地以专业身份建设香港。有了发现需求、发表意见、参与工作的完整途径,青年的呼声才能被落到实处,社会建设得以完善。青年就业一直为香港一大议题,各届政府均着力让香港青年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拓宽视野,掌握核心竞争力。本届政府也相当重视青年就业问题,从视野开阔、经验交流、机会提供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助力港青就业。首先,其计划举行香港桂冠论坛,广邀历年获颁发邵逸夫奖的得奖者(当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全球知名的海内外杰出科学家出席并与各界合作。香港青年在其中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科学人才交流,提升香港青年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推展STEAM教育和多元活动。其次,政府亦计划由明年起每年举办“香港青年节”,邀请社会各界共同举行各式各样活动凝聚青年人,让青年在活动中交流经验,分享彼此的经历和不同的知识。青年最明白彼此的处境和痛点,相信活动能够协助青年在经验中发展潜能,提早做好就业准备。此外,政府会恒常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推动参与企业聘请和派驻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工作,帮助香港青年获取内地就业资讯之余,也助力香港青年抓住内地重要发展机遇,接轨国家重点发展的大湾区。另一方面,政府将继续透过“青年发展基金”两个资助计划,为香港青年提供大湾区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协助他们解决创业初期的资本需要,延续创业风气,让香港青年实现理想。
香港地少人多,房价高企,成为青年的沉重负担。初入社会的青年难以负担租金,即使工作多年,可能依然无法负担高昂的房价,使租金成为经常性开支。面对生活重担,香港青年未免在做决定时瞻前顾后,难以放开身手,大展拳脚。本届政府针对租金和房价问题,分别提出针对性措施:在租金方面,政府计划扩大“青年宿舍计划”,以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物色合适的卖地计划项目等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应,力图在五年内提供额外约三千个宿位。在计划下,青年支付的租金约为市值租金的六成,生活压力大大减轻。特别是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而言,租金减少的四成尤为重要。青年也须承诺参与地区或志愿服务回馈社会,使计划在帮助青年之余,亦能培养其感恩助人之心,比单纯的津贴更有意义。在房价方面,政府计划推出更多“首置”土地,在下个财政年度的卖地计划再度推出“首置”项目。过去申请购买“首置”单位超过八成半是四十岁或以下青年,更多“首置”项目将有助青年置业,免除租金烦恼,更能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业。行胜于言,本届政府根据选举政纲的承诺,逐步推进了青年发声、就业、房屋等各项措施的细节和展开,让人期待今后的表现。然而,香港青年问题复杂,青年仍面临跨代贫穷、养老重担等困难,需要政府积极思考解决。笔者希望,本届政府能延续高效实干的执政风格,聆听社会和青年的声音,融合各界资源,为香港青年塑造更有利发展的环境,让香港青年得以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作者:麦融斌,香港青年联会常务副财务长、香港深圳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