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治“层层加码”专班成立!更多权威回应→

曾子瑾 直新闻 2022-11-20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昨日(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疫情防控的重磅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落实到位的要求,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二十条来了!国家卫健委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今天(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回应外部关切。

 优化不是放开更不是“躺平” 

在发布会最开始,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米锋谈到“四个要”,即:




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要坚持科学精准,立足于防、立足于早,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疫情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
要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和看病就医等民生需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
要坚决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为什么要优化防控政策?依据是什么?

在记者会上,多家媒体围绕防控政策优化和调整的依据进行提问。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是我们过去两年多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工作节奏和风格。结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完善的政策举措,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的问题,比如说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流调方面压力非常大,流调的人员也相对不足

雷海潮举例道,这次我们取消了对于密接的密接的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来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有关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的更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我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何不再判定次密接、中风险区?

在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中,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从原来的“7+3”(即7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3”(即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具体介绍道,评估发现,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达到90.1%,5天达到94.5%,7天达到99.7%。根据这些结果,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这个过程听起来少了2天集中隔离,这2天可以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同时,因为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所以采用“5+3”

针对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常继乐介绍,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次密接是3.1/10万,“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再比如说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原来是7天集中隔离,现在调成7天居家隔离。外溢人员的风险经评估以后大概是4.9/10万,但是这些人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把高风险区外溢的人员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是考虑他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另外,针对外界关注闭环管理作业的高风险人员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7天,改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常继乐表示,在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如果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措施,这些人的阳性感染率很低,只有1.6/10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

 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推诿、拒收患者 

在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中提到,要加强对隔离封控人员的服务保障,并且提到要坚持首诊负责制和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并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拒诊。对此,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强调,“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这个执政理念不仅仅是要贯穿在疫情防控的具体过程当中,也要体现在我们日常诊疗服务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当中,所以一方面“疫情要防住”,但是老百姓日常的诊疗需要,也要给予相应的安排,做出积极的回应,不能够因为疫情防控的理由推诿、拒收患者

 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 

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中将多处集中隔离的要求进行了调整,有记者提问,这是否意味着集中隔离的作用和必要性在降低?以后是否会逐步取消集中隔离这一做法?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仍然还没有终止,对于这样一种新发传染病,从它的危害角度,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这个措施是对于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近三年的抗疫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丽萍介绍,这次二十条优化措施对于密接、高风险区溢出的人员,以及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缩短了集中隔离期限,或者由之前的集中隔离调整为居家隔离或者健康监测,这样的调整是基于我们对病毒新的特点,以及前期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优化的实践,在基于数据、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并不是说集中隔离作用必要性在降低。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未来核酸检测怎么做?

本次措施优化强调,全员核酸只在疫情底数不清的时候开展,要求纠正“一天两检”甚至“一天三检”等不科学的做法

对于这些调整是否和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冲突,未来的核酸检测应该怎么做等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作为新冠疫情处置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做到早发现,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九版防控方案里也明确提出,当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这时候是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要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根据流调研判,对这些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的疫情处置。如果疫情发现得比较晚,经流调研判,存在源头比较多、传播链比较复杂、涉及的风险流动人员比较多、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这时候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也具体明晰了对于特大城市和省会级城市、一般城市和农村在什么情形下启动核酸检测,怎么样开展区域人员核酸检测,以及如何终止,都进行了明确具体的指导。

王丽萍表示,这次二十条优化措施中的第6条专门强调,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于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不得随意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要求。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

新版措施如何确保地方严格落实?

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公布以后,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指导和督促地方严格落实,确保地方不出现放松防控不负责任的情况,又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过度防控?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指出,优化制定政策是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优化的政策措施组织好、落实好。具体包括:一是要加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策解读和培训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尽可能做到人人知晓、理解;四是要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

雷海潮表示,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转交给有关地方来予以推动解决。今后还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的反映,来进一步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另外,对于在整治“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当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也要及时总结和交流。对于一些典型事件,也要进行曝光。雷海潮呼吁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关注这方面的进展,形成合力,来推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能够平衡好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务保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记者 | 何王子彧,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海报设计 | 蒙锦婷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