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香港“通关”之后,更需携手“闯关”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1月8日,香港与内地顺利实施首阶段通关。随着两地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疫情的稳定受控,相信全面通关、全面复常亦不远矣。通关的意义重大,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日便表示,通关将有助于加强消费及投资信心,并预期香港今年经济将恢复正增长。
国际投行高盛早前发表的报告也称,随着内地取消防疫限制并重新开放经济,推高对进口和海外旅行的需求,香港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的GDP可获提振7.6%。作为开放的经济体,香港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围环境,香港特区政府近来已通过举办国际赛事、调整港交所规则等一系列方式试图刺激经济,而两地通关无疑是最主要的“强心剂”。当然,内地与香港的经济是“互补双赢”的关系,笔者相信通关对于内地今年的经济增长亦大有裨益。
除了对于经济的正面促进作用,通关还有助于抚慰民心。过往三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不少家庭分隔两地,民众经商、求学、就业亦都受到严重阻碍。中央一直重视这些民生诉求,在内地防疫进入新阶段后,便迅速支持香港特区政府落实通关。特区政府5日下午6时开放三个陆路口岸及港珠澳大桥的网上预约系统,到6日傍晚6时,短短一天之内便有超过34万人预约前往内地,足见通关是顺应民心之举。
通关这一关顺利走过,香港与内地将迈入后疫情时代。笔者认为,在这一历史性时刻,“通关”二字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两地民众身体上的通关,更带有历史性的隐喻,即“闯过难关”。回归以来,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相继闯过金融风暴、SARS危机、修例风波、新冠疫情等难关。与此同时,回归后的香港也为祖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每过一关,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便更深一层,人心也更近一步。
通关只是香港今年要过的第一关,但已经带来难得的乐观气息,稳定预期与提振信心兼具。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醒,今年香港仍需面对利率高企、地缘政局紧张、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激烈竞争的影响,但中国内地仍有很大财政及货币政策空间,今年经济有望稳定增长,对前景仍感乐观。
陈茂波所言极是,纵然世界政经局势风雨飘摇,香港难以独善其身,但有祖国作为后盾,香港便有应对难关的底气与信心。内地又何尝不需要香港呢?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而香港,正是外资进入内地的重要桥梁,是“超级联系人”,可为国家促进国际循环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到2020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排名中,中国香港一直保持第一,其占总外商投资额的比例一直高达70%左右。
2022年12月21日,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全球招商便成果非凡,来自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数百家企业齐聚,共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1月8日上午,香港特首李家超到落马洲支线口岸视察通关工作,他在回答深圳卫视记者提问时表示,内地香港两地政府通力合作,令首日通关运作畅顺。当李家超结束问答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听到深圳卫视记者再次追问“是否会坐高铁到深圳”,他随即折返回答说,通关以后,他希望尽快到广东,更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这一细节这不禁让我们对通关后香港内地联手引投资、搞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有了更多美好憧憬。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优势,通关之后,香港更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央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必将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此番对于香港的殷切希望,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必须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目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加剧,一些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信经过修例风波后的香港市民对此已经有了深切体悟。近期多个西方国家收紧中国旅客入境检疫政策,这其中多少有些政治“软对抗”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地区并没有被它们排除在外。
这就是香港要面对的地缘政治现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香港也将与内地休戚与共。因而通关过后,香港与内地更需携手“闯关”,共同闯过民族复兴路上那一道道险峻关隘。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只要内地与香港攥指成拳,定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功“闯关”。这将是一段非凡的征程,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关,最终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