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俄乌冲突将满一周年 这些“大事件”要放在一起看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美国总统已结束对乌克兰及波兰的旋风访问返美,管先生,你对拜登此访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众所周知,周五(2月24日)是个大日子,俄乌冲突迎来一周年,这是各方高度关注也关乎亿万人切身利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二战后欧洲大陆爆发的烈度最强、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军事冲突,在打了一年之后,能否真正停戈止战,最终将走向何方,答案牵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神经。也因此,我们看到,近来相关冲突方与大国的外交互动与博弈,进入一个空前密集期。事实上,对拜登突访东欧尤其旋风访问乌克兰的特别关注,也包括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刚结束的对俄访问,乃至中国大概率将在俄乌冲突周年日发布的立场文件,以及联大及安理会层面正进行的前期商讨与外交暗战,都应放到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来作更加全面的评估考量。
按美媒说法,拜登是偷偷遛出华府对乌克兰进行了“飞机+火车”之旅,此访对外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正如拜登本人周二在华沙演说中所言,Ukraine 'will never be a victory for Russia',俄罗斯永远不可能在乌克兰取胜。拜登这番狠话,无疑是对此前几小时普京国情咨文强硬表述的回击。普京周二在莫斯科称,别指望在战场击败俄罗斯。在“广义大东欧”的时空背景下,美俄元首同一天在相隔1100公里的两个首都,进行了一场火花四射的舆论战对决。似乎要强化舆论攻防,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下场参战,他昨天在拜登讲话后发帖称,如果没打赢就停止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将会消失,分崩离析。如果话语是刀子,美俄元首就是在进行一场刀刀见红的“近身肉搏”,这种毫不退让绝不妥协的舆论攻防,当然让外界在俄乌冲突迎来周年之际,评估前瞻冲突走向时,备受压力,备感压抑。但我要唱个反调,特别提请大家关注,拜登此访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大有值得玩味之处。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拜登此访有哪些细节值得玩味,其潜台词是什么?你又对俄乌冲突走向如何前瞻?
特约评论员 管姚:现在大家都知道,拜登是在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等极少数官员陪同下,乘火车专列进入乌境前往基辅作旋风访问的。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被西方媒体戏称为“火车一号”的专列,穿行乌克兰西部大平原之时,美国国安会发言人柯比,周日仍在 NBC电视台新闻栏目中睁眼说瞎话,称拜登并无访乌计划。但到了本周二,“雅虎新闻”网网站头条刊出这一扎眼标题,Putin knew what Americans didn't: Biden was coming,美国人不知道,但普京早就知道:拜登来了。是“雅虎新闻”在炒作吗?不,柯比的上司沙利文主动向媒体确认,美方在拜登启程飞欧前,向俄通报了基辅访问计划,而梅德韦杰夫爆料的所谓俄方安全保证,也对此作出了交叉验证。了解这一关键细节,再来听拜登访问基辅行程中拉响的 “防空警报”,恐怕就得 “呵呵”回应了,这不就是烘托气氛的背景音吗?在西方媒体叙事中,美俄近乎全面开战,但美军欧洲司令部在俄乌冲突打响后,与俄国防部建立了热线,就拜登访乌,白宫一再放烟雾弹并在事中事后大肆渲染所谓“高危之旅”,但美方却提前告知对手绝密行程。美俄如此紧张对立剑拔弩张,沟通管道依然存在且依旧生效,在我看来,美俄间业已存在的沟通管道与意愿,意味着就俄乌冲突劝和促谈的可能性与空间。
拜登访问波兰之际,联合国安理会也应俄方动议,会商“北溪管道被炸毁”事态。按照美国调查记者赫什的爆料,这一极其恶劣、严重的基建攻击行动,由美军实施,总统拜登最后拍板下令。赫什的爆料逻辑是,美方初始将“炸管”作为威慑阻止俄对乌军事行动的杠杆,而在战事打响后,“炸管”又成为拜登影响塑造并固化德国对冲突立场的杠杆。所以德国也是这次基建攻击的最大苦主之一。如今,拜登以“英雄拯救者”姿态,“冒险”来到乌克兰,有机会接近拜登的欧洲老记们,为什么没一个人敢向他发问:赫什报料究竟靠不靠谱?到底是不是你下达了“炸管”命令?需知,俄乌冲突长期化,长期埋单利益受损最严重的,除了两个冲突国,就是欧洲。这恰恰也意味着就冲突劝和促谈的可能与空间。虽然拜登访欧大谈联盟团结,但美欧利益分歧乃至冲突,已因“炸管”事件再次暴露无遗。所以就劝和促谈而言,中方即将公布的立场文件,是值得各方重视并期待的。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中方即将公布的俄乌冲突立场文件,对劝和促谈有哪些作用?
特约评论员 管姚:王毅在出席慕安会时说得很明白,中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所作的一切外交努力,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劝和促谈,当然,王毅也谈到,有些国家有些势力就是希望冲突继续。今天西方媒体也都在炒作拜登此次访程的一个登机细节,没错,他在华沙机场登上空军一号舷梯时,差点又摔跤了。拜登走路、登机跌跤摔跟头是常事,但在拜登刻意营造所谓冒险致胜者形象,大肆渲染大国阵营对抗舆论战对决,又恰逢俄乌冲突迎来一周年这样的历史性关头,这种力不从心差点摔跤的特定场景,难怪要被媒体关注、放大了。再往深层里想,所谓美国式的意愿与能力、设计与现实的冲突对撞,拜登费劲登机场景,无疑是最佳见证。
所以在俄乌冲突迎来周年之际,看似冲突对抗毫无转圜可能,此时,国际社会更应理性思考,如何为劝和促谈创造契机、激发助力?同时还应看到,美西方尽管一直在为冲突拱火浇油,但美西方并不代表全世界,今天《华盛顿邮报》也刊发长文承认,虽然拜登一再鼓吹美国应对俄乌冲突建起了“global coalition”, 所谓全球联盟,但如仔细审视美西方之外的世界,对俄乌冲突的看法与主张,完全称不上“铁板一块”,美报列举,一年来对俄实施各种制裁的国家是33个,向乌克兰军援各种攻击性武器的国家,也不过30来个,美报援引“经济情报社”去年的一份统计估算,全世界近七成、40多亿人口,生活在与美西方保持距离、未谴责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国家。这实际上意味着劝和促谈、化解冲突的全球民意基础。所以我认为,中方发布系统全面的立场文件,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化解冲突劝和促谈的最新创造性努力。同时也要指出,发布立场性文件也是中方阐释大国立场、捍卫自身权益的主动行为,前两天,中国外长秦刚在谈到俄乌冲突时特别告诫,有关国家停止向中国甩锅推责,停止鼓噪“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中方最新立场文件也是就此正本清源,有理有据发大声。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俞哲旻,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