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思南:欧盟要调整对华政策,会否向美国看齐?

张思南 直新闻 2023-05-19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近日在一份文件中向各成员国外长提出,要求重新调整对于中国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份文件由博雷利所领导的欧盟对外行动署拟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欧盟正在努力协调未来欧洲各国共同的对华政策路线图。


作为一个超国家共同体,欧盟内各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一向存在差异,其背后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贸往来程度。事实上博雷利也承认了这一点,他在周五的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后谈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的国家例如德国是对华出口大国,而有的国家“和中国几乎没有经贸往来”。


数据显示,2022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2980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几乎等于排在之后的荷兰、意大利、法国三国加起来。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和一些东欧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欧盟中常年垫底,就像博雷利所言“几乎没有经贸往来”,而也正是这些国家近年来对中国时常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姿态。


但欧盟内部这种既有的对于中国问题的态度差异,正在因为俄乌冲突而发生变化。博雷利说,俄乌冲突给欧洲国家带来了“生存威胁”,因为这场冲突可能外溢,可能升级,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带来剧烈的、不亚于30多年前的地缘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对于俄乌冲突拒绝持中立的态度,只不过问题在于,欧盟同时也拒绝中国持有中立态度。5月10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后,在联合记者会上公开宣称,“中立意味着站在侵略者一边”。博雷利甚至还声称要把中欧关系与乌克兰危机绑定,他放话称,“欧盟与中国未来的关系直接取决于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取决于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是否符合欧盟的立场。


他们的说辞无疑是傲慢且幼稚的,因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是为欧盟而服务的,中国的外交战略也不是仅着眼于欧洲,而是放眼整个欧亚大陆,放眼整个世界。


遗憾的是,中欧围绕俄乌冲突的观点与立场分歧,正在影响甚至重塑欧盟对于中国的态度,这也是博雷利要求欧洲各国重新调整对华政策的一个近期动因。不过根据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资料,博雷利并非单纯对华施压,而是也提到,欧盟要保持与中国开放的沟通渠道,要持续寻求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文件强调,这有助于达至欧盟的“核心利益”。换言之,在这份新的路线图中,欧盟与中国之间既有矛盾,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直新闻:为什么欧盟会一边对中国施压,一边强调与中国的沟通合作?欧盟对华政策能实现战略自主吗?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认为欧盟和美国不一样。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其著作《理解国际冲突》中谈到过,经历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欧洲各国认识到诉诸于武力永远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欧洲人相信,答案在于国际政治的制度化,也就是通过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组织来抹除国与国之间的黑暗丛林,以公平、可预知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与矛盾,从而求得一个永续和平。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是目前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而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共同体,其对外目标核心始终是稳定的国际秩序,因为秩序是欧盟的基础,是欧盟的目标,也正是欧盟的化身。


如果理解这一点,那再回到你的问题。欧盟对中国施压的目的是什么?是寻求俄罗斯的毁灭吗?并不是,欧盟没有理由认识不到,一个崩溃的俄罗斯对于欧洲秩序而言是毁灭性的。我认为欧盟真正寻求的,是中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参与欧洲的安全与稳定构建,是中国协助重塑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秩序架构。


事实上,在博雷利为欧洲各国拟定的对华政策路线图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去风险化”。我注意到美国媒体倾向于以对抗性的角度解读这个概念,认为这体现了欧盟对于中国的不信任,体现了中国对于欧洲的所谓“威胁”。


另一方面,“去风险化”本身也是国际政治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去风险化”可以表述一个预期的结果,就像我把你视为某种“风险”;也可以在描述一个过程,表明我想和你之间“没有风险”。而如果是一个过程,就是指双方通过沟通,通过构建体系,构建秩序框架的方式,来实现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家间关系。


我在之前的评论中说过,欧美跨大西洋军事同盟的本质是美国向欧洲提供安全保障,作为交换,欧洲承认美国参与欧洲秩序架构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这个交换注定是不平衡的。中国呼吁欧洲要有战略自主,或许首先需要一个外力存在,对美国形成某种制衡。某种意义上,俄乌冲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与中国达成“去风险化”的新秩序,消除美国构建的一系列战略陷阱,欧洲或许将迎来真正的战略自主。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郑志佳,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