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锗出口管制是针对有关国家?商务部首次回应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中国日前决定自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随即发文称,中国决定对两种用在芯片制造和通信设备的金属限制出口,以此反击美国、荷兰和日本的半导体管制措施。
在今天(6日)的商务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束珏婷就此作出回应,此举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她进一步表示,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商务部例行记者会(直新闻摄)
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影响有多大?中国为何一直到现在才出手,对镓、锗进行出口管制?管制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宁南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等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打压特定国家的目的,制定针对特定国家的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比如美国商务部2022年10月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规定,明文规定对中国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进行出口管制。而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政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出口管制体系出发点不同,因此制定了负责任的、不歧视特定国家的出口管制政策。
周宁南认为,中方制定的政策应该说是“开辟了以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为宗旨、以一碗水端平为特征的出口管制新境界”。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天的商务部上共有三家媒体就镓、锗出口管制一事进行提问,提问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有记者提问称,公告发布后,美欧等方面对此高度关注并作出回应,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回应表示,在发布公告前,中方已通过中美、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渠道进行了预先通报。
商务部例行记者会现场(直新闻摄)
为何要向中美、中欧出口管制进行预先通报?这样做有何目的?周宁南告诉直新闻,在美欧滥用出口管制、造成全球“脱钩断链”趋势下,中国对美欧进行预先通告,表明中国无意把出口管制作为产业竞争筹码,做出了运用出口管制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典范。
周宁南表示,美欧是锗和镓的主要终端用户,但是长期把出口管制作为产业竞争中长臂管辖的举措,异化了原本应该用来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出口管制机制。而中方预先通报的做法,体现了中国既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金刚手段”,又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菩萨心肠”。
此次管制生效的时间是8月1日,从公告发布起至措施生效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锗和镓都是重要的半导体原材料,是战略性的基础原料,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材料。从全球产量来看,中国占比最高,两种物质分别高达90%和68%。在今天的商务部上,有记者询问此举是否会对中国芯片以及半导体出口市场造成影响?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申请进行审查,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周宁南告诉直新闻,预留一个月左右的出口管制生效期是全球惯例,可以为全球企业申请出口管制许可留足时间。
他进一步表示,这次出口管制强调了负责任使用锗和镓等军民两用资源的重要意义,从历史上对稀土等类似资源的治理经验看,出口管制将减少这些资源的滥用,提升资源的运用效率,中国芯片企业将得到更充分、品质更高的锗和镓资源,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0年,中国锗产量占据全球近六成左右、镓产量占据全球近七成左右,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锗、镓生产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管制政策发布的时机正值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管制”造成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之际:5月23日,日本宣布对中方进行23种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进行出口限制;6月30日,荷兰宣布将进一步收缩光刻机的出口政策,9月1日开始限制向中方出口;还有韩国、德国等也在美方的裹挟下,计划对中方进行打压和限制。
而在此次管制措施发布之后,事情似乎正在起变化。韩媒报道称,韩国企业界希望该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与中方协商,寻求豁免等途径,努力将中方管制措施对该国有关行业的潜在影响降到最低。荷兰方面也紧急呼吁,欧盟必须对中国出台的新规定“作出回应”。
周宁南表示,一方面,中国将以负责任的出口管制把全球对出口管制作用、方式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中国以自身稳定性确定性应对全球“脱钩断链”的重要举措。从力度上看,一些国家已经就此展开磋商,表明这些国家已经认识到搞“脱钩断链”终将遭到反噬。这些国家一旦回到全球化的正确道路上,将认识到中国的执行力度是“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不会伤及无辜。
作者丨田鑫,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