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纪念这场胜利?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同时,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大国关系的格局,改变了国际社会力量与秩序的格局。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意义怎样评估都不会过高”的伟大胜利,特别是约束了美国霸权主义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的横行霸道。朝鲜战争和后来的越南战争,都是对美国霸权的重大打击,逼迫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千疮百孔、霸权争斗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转向中国等重新打开“恢复关系”的大门。由此逐渐使得以两大霸权争夺为主题的冷战走向终结,使和平人类真正迎来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所以,这场战争不仅在地域广度上,影响了全世界的整体发展;而且在历史纵深上,形成了新的时代潮流。在今天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这场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就显得更加突出。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运低迷。战乱频仍,动荡不安。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但当时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在国际上“站起来”。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展现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新面貌,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新国格,改变了中国延续100多年的“低迷国运”,走上了一个国运上升的全新轨道。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再是过去那个积贫积弱、不堪一击的东亚病夫,一举成为国际舞台上极为重要、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大国。同时,中国国家的形象、军队的形象、人民的形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人真正地站立了起来。由此,中国也争取到了真正的外部和平合作、建设发展的大环境。所以,它是新中国自身的“立国之战”,也是新中国塑造外部发展环境的“和平之战”。
这场战争使中国让世人“刮目相看”,赢得了世界各大国的尊重。苏联对中国的尊重与敬佩,在后来几年的中苏友好互动展露无遗。美国和中国也是“不打不相识”,由此奠定了70多年来中美两国、两军之间基本的“相互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所有大国和美国之间都具备的。连日本的一些战犯都因为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而一改过去军国主义立场,真心向中国人民低头认罪,并转变为“中日友好的推手”。英国在二战结束时曾经强硬回绝蒋介石提出的“收回香港”请求,但在朝鲜战争之后,英国虽然当时还追随美国,但在战争中看到了中国国家力量的变化,因此很快就和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法国也在后来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而且英、法各国在战后都没有一味追随美国,而是形成了与美苏霸权有所不同,而和中国坚持的独立自主方针更接近的外交方针,形成了第二世界即“第二个中间地带”。这些都对于后来结束冷战,走向人类和平发展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构建周边乃至整个对外合作的外部环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今天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和当年这场战争,为中国奠定和平的外部发展环境与相互尊重的合作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天这个日子,我们应该特别感谢当年的英明决策者和那些为战争胜利流血牺牲的英雄烈士们。
实践证明,中国越强大,中国所主张的半岛和平稳定的方针越得到更多的国家认同。各国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越正常、越频繁,就会使得半岛的和平稳定越巩固,整个世界的和平就越有保障。我认为中国7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努力,就是要在半岛实现五大目标,这也应成为其他各国共同的努力目标:
第一是和平,就是要反对一切战争行为和企图及挑衅。第二是和解,就是反对任何挑拨地区国家信任关系的负面言行,推动历史和现实的政治和解。第三是稳定,就是反对任何制造麻烦、制造纠纷的言行与企图。第四是合作,就是在尽可能寻找共同点和公约数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合作。即使是在中美之间,我们也已经从70年前的战争对手,在前几年找到了共同合作推动半岛和平转圜的公约数。这就证明了这个地区具有走向和平、和解、合作的现实依据。第五是发展,发展才是和平稳定的金钥匙。这个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和这个地区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应该以一种和平发展的基本取态来稳定半岛局势,而不是动辄采用制裁等消极方法,这样才是有建设性的、务实的半岛和平发展方针。
我们希望相关各国,大家一起携起手来,我们曾经在这个地区发生过冲突,但时过境迁,我们在几年前也曾经有过良性的互动,曾经推动了半岛局势走向双暂停和政治解决的正确方向。今天虽有反复,但是局势还是可以管控的,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战乱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和平发展是我们所有相关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