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岛内民众经历了“史上最长蛋荒”,“一蛋难求”、蛋价疯涨、排长队捐血赠蛋等荒唐事件频现。缺蛋危机稍微平息后,进口鸡蛋又被曝出“蛋里有毒”的食品安全问题,随后又有多达5402万颗进口鸡蛋因“耗损及到期”被销毁。有岛内民众质问民进党当局,“日子怎么过成了这样”“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
台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建仁22日到台立法机构针对专案进口鸡蛋相关事项进行报告,两度对蔡英文当局执行过程的失误表示道歉。有岛内网民对于陈建仁的道歉嘲讽称,“又在演戏,道歉像在讲台词”。国民党团“甲级动员”则在议事厅拉开写着“陈建仁、赖清德公开道歉”的布条,并高举不同样式手板,要求陈建仁“先道歉再报告”。
从陈建仁报告的内容来看,第一点至第七点的内容几乎照抄此前辞职的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的说法,为进口蛋政策辩护,虽没再提“十倍的成效”,但仍坚称政策没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陈建仁的场外“卖惨”。他22日一早到立法机构所在地就向媒体声称,蛋荒原因是禽流感疫情蔓延。他还“蹭热点”,说俄乌冲突也是导致台湾缺蛋的原因之一。让台湾民众不满的是,岛内蛋荒已经持续2年。以前台湾有所谓“名嘴”上电视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没想到,吃不到鸡蛋的,却是台湾民众。蛋荒之下乱象丛生,有不少鸡蛋供应商被曝光使用土耳其、巴西进口蛋制成液蛋,做成“混蛋”,然后再将产地标示为台湾地区,冒充本地蛋。但有涉入丑闻的蛋品商家表示,他们是在农业部门的指示下,于6月起将产地标示为台湾地区,直到7月底才被要求改回来源进口国。事情败露后,岛内主管部门负责人又急忙甩锅称“谁标示就罚谁”。这让蛋品商家气炸了。之后,又有官员出来和稀泥,声称这些“混蛋”蛋液没有流入市场。岛内舆论指出,乱象难以止歇,民进党当局不断有人出来给辞职的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喊冤,只差没讲陈是遭到外界不实的抹黑、造谣、指控,为让纷扰平息,才勉为其难让陈扛起责任。而陈建仁这次专案报告的内容明摆着就是在赞扬陈吉仲,是为了维护民进党的基本盘。台湾“蛋荒”持续两年了,为何就是不肯放开大陆鸡蛋进口?
难以想象,岛内蛋荒持续两年了仍无缓解。有岛内媒体指出,“人祸”的因素远大于天灾,而罪魁祸首就是主管农业的民进党官员们。实际上,外人难以想象,民进党任命的台当局农业部门长期不务正业。2019年被媒体曝光,农业部门竟然编列1450万元新台币预算养网军。这也是绿营网军被称为“1450”的由来。然而被曝不务正业之后,台当局农业部门更肆无忌惮不务正业了。2022年又曝光编列“宣导经费”超过11亿元新台币。更令人迷惑的是,主管岛内农业的部门却对农民的利益却漠不关心。除了“花钱消灾”搞一点补贴,从不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由于技术问题,台湾石斑鱼和凤梨释迦等出口大陆的农产品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却从不帮助农民提升技术,避免农残超标或害虫残留,而是祭出“甩锅标准程序”,先是污蔑大陆“打压”,再发动岛内“全民开吃”,必要时再给点补贴了事。其实在鸡蛋供应这个问题上也一样。实际上,岛内舆论指出,这个缺口很好解决,近在咫尺的大陆鸡蛋产量世界第一,东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从大陆进口。但民进党当局就是不肯进口。反而说大陆的蛋鸡打了禽流感疫苗,因此不能进口。试问民进党当局:美国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牛肉都可以放开进口,但打了疫苗的母鸡下的蛋却吃不得?真是咄咄怪事。实际上,这还是民进党当局想抱美国大腿,连鸡蛋也要“去大陆化”的谬论。民进党当局就选择“远水救近火”,通过花巨资补贴,从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地高价进口鸡蛋。但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坏蛋”风暴。从巴西的进口鸡蛋最近被曝验出禁用抗生素、蛋液农药超标、错标保质期等,这些问题造成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有蛋不敢买,进而导致蛋价下跌至崩盘,岛内蛋农则不敷成本将蛋鸡杀掉,鸡蛋缺口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但值得注意的是,陈吉仲深得蔡英文信任,被嘲讽为“小英男孩”,之前经历进口美国“莱猪”风波、缺蛋风波,都没有下台,而此次下台,并不是真正因为“坏蛋”,而是民进党内斗以及为挽救党主席赖清德选情的结果。岛内媒体援引《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的话称,陈吉仲请辞一事发生惊人反转是因为“赖清德逼宫蔡英文成功”。有民进党内部人士透露,该党内部最大派系已不再尊重蔡英文和陈建仁,有人觊觎陈吉仲的位置,因此逼宫希望他离开。这意味着陈吉仲辞职实际上是“英系”失势的表现。因此,陈建仁在陈吉仲辞职后仍不断为他辩护,实际上是给蔡英文喊冤。台湾《中国时报》分析称,进口鸡蛋的争议从8月底吵到现在,陈吉仲出面灭火反而愈烧愈烈,若国民党和民众党猛攻陈吉仲和鸡蛋问题,势必对赖清德的选情不利。侯友宜竞选办公室发言人王敏旭称,陈吉仲即便道歉辞职,但依然完全不认错,令人遗憾与厌恶,其辞职背后,不仅充满民进党内派系斗争的痕迹,恐怕也是为了赖清德的选情断尾求生,“两害相权取其‘清’”。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也说,民进党是想“避仲救清”,陈吉仲选在立法机构项目报告前两天请辞,时机太敏感,明显是为赖清德选情止血。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