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中欧分歧不少,坦诚布公讨论不是坏事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除此之外,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出口管制规则以及知识产区等诸多领域,双方同意保持沟通和联系,并且达成了诸多共识,双方都反对“脱钩断链”,同意就原材料供应链预警等问题保持沟通。在具体合作领域,包括农产品准入,中国扩大欧盟农产品进口、化妆品、婴幼儿奶粉等领域进行沟通与合作。可以看到,此次中欧经贸对话会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对话,保持了合作机制的稳定,同时还共同开辟了新的对话和沟通渠道,为经贸合作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欧之间存在不少分歧,能够开诚布公地拿到桌面上讨论,也未必是坏事。欧盟准备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反倾销调查,中方表达了不满。在十年前,中欧之间因光伏问题也发生过不小的摩擦,但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了。德国方面也对欧盟的“围堵”的做法不满,汽车、化工是德国的优势产业,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或者行动对德国等欧盟国家未必是好事。对于中欧两大力量来说,公开、坦诚的对话和沟通是求同存异、求同化异之道,管控分歧,拉长合作清单。
中美欧三角关系在经济、贸易、金融领域是成立的,所谓的三角关系意味着任何两方都不是刚性盟友或者敌对,任何两方的关系和互动都会影响到第三方。美欧关系被认为是大西洋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经济、贸易、金融、产业等领域,大西洋两岸并不是一体的,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退群”让欧洲国家对美国产生了深深质疑,拜登政府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欧盟也是美国保护主义的受害者。美欧之间的确建立了技术与贸易委员会,也建立了围绕中国的磋商机制,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中国是美国、欧盟两大经济体的贸易伙伴。
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的经济贸易战略就是“美国优先”,实现美国相对利益的最大化,几年过去了,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美国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收益。可以说,美国的贸易、产业战略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或者均衡状态,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3万亿美元,虽然多轮加息,但是通胀率依然高企,关税战和“脱钩断链”不能让美国安全起来,也不能如愿发展起来。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来,中美欧等经济体已经连为一体,形成了单一国际经济体系,也在单一体系内形成了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推动了全球发展。中方也多次呼吁让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之中,中美欧之间的互动也是顺应这一国际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让中美欧战略三角关系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