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书这件事,深港想到了一块儿

潇湘散人 直新闻 2023-11-09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今日(11月4日),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上,随着深港阅读地图的点亮,深港“共读双城”共识正式发布。这是深港“双向奔赴”、加速融合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根据共识,深港“共读双城”系列活动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抓手,通过城际阅读交流活动,深入挖掘两地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让阅读双向融入双城生活,全域全民共寻双城文化脉络;以全民阅读品牌为依托,促进深圳读书月与香港全民阅读日双向交流,全力全线传播双城文化;以全民阅读推广为手段,赋能深港城市营销,加强深港阅读交流宣传推介,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面全景讲好双城故事。共识期待,借助深港“共读双城”平台,共建书香湾区、人文湾区,协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据了解,“共读双城”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支持。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更亲自出席深圳出席第24届深圳读书月开幕式,并参加深港全民阅读工作交流会。杨润雄表示,深港“共读双城”计划以全民阅读品牌为依托,促进深圳读书月与香港全民阅读日双向交流。他欢迎深圳书香单位明年参与香港全民阅读日。

专程来深参加深圳读书月活动的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表示,深圳的阅读氛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深圳与香港的距离越来越近,香港需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因此希望深圳和内地的市民都能多了解香港独特的文化。“我觉得书本是一个好的载体,大家可以通过书本互相了解。”


事实上,全面通关之后,深港交流日益频繁,香港市民赴深消费“打卡”,更是成为一种新的风潮。而深圳人,也纷纷南下香港看书展、逛“故宫”。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其中大篇幅提到“与深圳共同推进河套合作区深港两个园区协同发展”。《施政报告》还从金融、旅游、医疗等角度提出深化深港合作的具体举措。除此之外,文化亦是深港交流合作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而阅读正是双城的“共识”与“抓手”。

有趣的是,深圳和香港都经常被扣上“文化沙漠”的帽子,但这其实是偏见。深圳是创新之都也是崇尚阅读的城市,连续24年举办深圳读书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根据《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8本,远高于全国人均阅读量;日均阅读时长68.98分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香港则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香港的文化定位写入规划。


深圳香港同宗同源,同属岭南文化,文脉相通,在加强全民阅读交流方面具有天然基础和优势。笔者认为,深港应以“共读双城”计划为新起点,切实推进文化领域的各项合作,比如音乐、电影乃至电子竞技。深圳和香港,应当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共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数十年前,正是胡金铨、金庸、黄霑等内地人士南下香港与当地文化交流碰撞,才造就了香港的文化浪潮,香港出品的电影、音乐风靡华人世界。而这一幕,如今正在尊重人才与创新的深圳上演,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的成功便是最佳例证。《咏春》的编剧、导演、主演,都不是出生成长于深圳,但深圳成为了他们拼搏圆梦的地方。今天的深圳,有底气也有能力与香港共谋文化大业。

书香润泽深圳河两岸,携手赓续中华文脉。当深港携手,未来会交流碰撞出怎样的新文化?如何共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光添彩?如何共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让人异常期待。


作者丨潇湘散人,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
排版丨郑志佳,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