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他们获奖!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日前,中国记协公布了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深广电国传中心《大湾区会客厅》栏目作品《郑永年: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访谈类二等奖。
记者节当天,广东省、深圳市分别举行庆祝记者节活动。
在广东省新闻界庆祝第二十四个记者节会议上,深圳广电集团广播中心党委副书记钟汉荣获颁广东新闻金梭奖。钟汉荣从事新闻工作28年,他担任主创的《直播港澳台》和《军情直播间》等栏目,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深圳新闻奖
第七届深圳新闻英才奖颁奖
11月8日上午,深圳新闻界举行庆祝第24个中国记者节暨深圳新闻奖、第七届深圳新闻英才奖颁奖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对第30届(2022年度)深圳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了表彰。本届深圳新闻奖共评选出234件获奖作品,包括文字类、媒体融合类144件, 广播电视类74件,新闻摄影类16件。其中,深圳广电集团《深圳AR奇幻夜》、《直击大国外交一线》、《“铿锵的足音”经典诗文朗诵会》获得深圳新闻奖一等奖。
报告会为第18届(2022年度)港澳在深记者报道深圳好新闻获奖代表,以及第九届深圳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获奖代表进行现场颁奖。其中,深圳卫视记者李添裔获颁“好记者讲好故事”一等奖”。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10位新闻工作者获英才奖
深圳新闻英才奖是深圳新闻界表彰奖励优秀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奖项。获得本届深圳新闻英才奖的10位新闻工作者分别是:
杨勇、王斌、刘虹、朱明、汪洋、符立雄、马骥远、张臻、张延、王侃
第七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杨勇
杨勇是深圳经济宣传战线资深媒体人。从市场调研员到专家型记者,他在深圳特区报深耕经济新闻30年,跑遍深圳所有经济领域,见证并记录了许多改革开放创新之举和大批企业成长故事,作品获得20多项国家和省市新闻奖。其中有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一件、广东新闻奖一等奖两件、深圳新闻奖一等奖8件。
2008年他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他利用经济学专业背景,探索出以数据分析及数据二次生产来挖掘独家新闻的一套方法。他勤于从一线调查中发现现象,分析走势,总结规律;善于从现象中看本质,采写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乐于从个案中发掘线索,提炼主题,捕捉经济动向。他采写的《昔日一年产值今日仅需一小时》《深圳制造缺点啥》《深圳力量“链”动全球》《为你点赞,“三万亿先生”》等作品,得到市区领导和经济部门、企业界广泛关注,文中首发的数据及观点、提法被市领导和业界专家广泛采用。
担任报社部门主任后,他每年都会组织策划许多重头报道,屡获政府各有关部门表扬。最近3年,他主持策划重头报道每年平均20个以上,其中“把脉深圳经济增强发展信心”“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等策划报道,获得中宣部和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
王斌
王斌,深圳广电集团新媒体科技业务主战略平台深圳广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深圳广电系统从业近30年,是行业中既具“科技+内容”运营能力,又有市场开拓及公司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他推进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助力天威公司上市,深耕IPTV创新运营,荣获2021年度亚太OTT/IPTV大会“新媒体改革创新奖”。
他作为深圳广电集团新媒体科技公司的业务带头人,组建深圳广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一年即获评2023年广东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并由省广电局推荐申报国家级媒体融合先导单位。
他在科技产品研发和拓展上持续创新突破,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以数字科技赋能深圳广电集团转型发展。他主导研发及实施的“深圳有线电视网络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的科技成果鉴定;组织规划并建设中国内地首个数字电视前端IP化核心交换系统,完成深圳原特区外数字电视前端建设及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他主持研发“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荣获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主持开发上线“疫情防控便民助手一键查”平台、社区便民助手平台,为深圳市民抗击疫情提供了方便;主导开发的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于一体的政务服务机器人雇员,荣获3项个人发明专利,在福田区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始得到规模应用。作为广电集团科技部门负责人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开展的“高安全可信媒体主权网技术及应用”,荣获2022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刘虹
从事新闻工作22年,刘虹从热线记者到从事经济报道,从舆论监督到服务社区新闻,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
2005年,刘虹成为深圳商报经济新闻部首批首席记者,先后采访了高交会、夏交会、兰洽会、东北亚博览会等重大经济科技盛会,采写了一批知名学者为国家经济改革献计献策,书写了一批创新创业“弄潮儿”的感人事迹,多篇作品荣获广东新闻奖、深圳新闻奖。
2019年,她担任深圳商报福田记者站站长以来,坚持当好社区居民的“贴心记者”,运用媒体融合的各种手段,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区级新闻大事件,努力采写鲜活新闻,策划专题报道,勇于跨界“破圈”,出了一批成果,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期间,她采写的《小河套巧做深港合作大文章》《深圳“健康驿站”火了》《香港高校拥抱深圳河套》等新闻被全国近百家媒体广泛传播。刘虹还策划成立了福田区全媒体通讯社,推动在读创APP设立福田频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率先倡导全区居民开展“捐赠一个口罩”的互动活动,获得2020年全国传媒经营金推手奖“融”媒案例奖。作为策划者和主创者,刘虹推动深圳市委老干部局、深圳商报、深圳移动频道携手推出《致先行者》融媒体党课,利用直播、视频、图片等手段展示主流媒体的力量。她敢于“破圈”,大胆创新,为报社实现媒体融合提供了有益经验。
朱明
朱明是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新闻中心通联外宣部主任,曾任新疆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制片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地方部新闻栏目策划、记者。多地多岗位练就了她精湛的业务和敏锐的眼光。
她参与采制的《同心战“疫”》系列专题片荣获2021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金鹰奖,合作完成的《新春走基层 家风是什么》荣获2014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完成的作品《吐乌大高速等级公路通车》荣获199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好新闻一等奖。主创完成的作品《中国国家基因库今天正式运营 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台落户》《华为极化码打破国际垄断 中国方案入选全球5G标准》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电视新闻类二等奖。2021年,朱明带领的通联外宣团队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朱明带领团队积极向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供片供稿,借助国家级媒体宣传深圳,每年在央视发稿超过2000条次,位列全国城市台前茅。2022年,在朱明的策划推动下,“深圳一个包子铺的故事”三次登上《新闻联播》,持续追踪关注了深圳一家包子铺在政府精准扶持下克服疫情影响,绝处逢生的故事。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朱明注意创新传播方式,她参与主创的作品《我们和祖国从未分开》,荣获“你好新时代”全国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短视频作品二等奖,作品全网点击量过百万;合作拍摄的全国两会融媒体特别直播节目《两会有啥事,我们帮你问》,荣获2017年度全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汪洋
2016年,汪洋加入深圳晚报,正值深晚探索转型的关键期。汪洋带领的演艺文化中心的成立,代表着深圳晚报构建“深圳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综合服务机构”的谋篇布局正式启动。
七年来,汪洋带领团队成功策划并执行了四百余场国家级、省级、市级活动,如:“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闭幕式、欢迎酒会、百日倒计时等六项活动,“首届文化强国论坛”分论坛,“中国图片大赛 ”“深圳企业文化艺术周”“深圳干部读书周”“深圳劳模工匠宣讲”系列活动, “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始终把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活动的承载属性相结合。以尽善尽美为结果导向的现场管理使命构筑了深晚活动的公信力,掌控大型活动的创意策划能力赋予深圳晚报强大的生命力。汪洋带领团队持续造“节”,坚定打造深晚IP赛道,如:“山海连城 自然深圳生活节”“龙岗美好生活节”“福田时光乐坊”等,赋能城市形象建设、文化塑造,助力深圳晚报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创意输出平台,为城市提供源源不竭的美好生活提案。
目前,深圳晚报的文化创意板块营收已占报社总营收的七成以上。近五年来,演艺文化中心每年为报社经营做出千万级的贡献。汪洋带领的演艺文化中心是深圳晚报发展的“试验田”,更是“加速器”。
符立雄
从业25年来,符立雄扎根新闻采编播一线,作品《女工状告韩资工厂搜身侵权事件》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城市电视新闻节目一等奖,《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回望特区建立20、30、40周年,他均亲历其中每个重大节点;历数光明滑坡事故、台风“山竹”来袭,他都坚守在直播岗位;他两次战斗在抗疫一线,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他勇担“守门”之责,年均审看节目超16000分钟,文稿超150万字。他还牵头制定了有关电视新闻采编播流程规范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安全播出和节目质量提升。
守正创新锻精品,符立雄积极组织谋划栏目创新与新节目研发,积极参与融媒体平台建设,带领团队共同建立起“一次采集、一体化生产、多屏分发、全媒体传播”的新闻运作模式,探索出“预热+事件报道+评论+深度解读+新媒体推广+全媒体直播”的全价值链报道模式,在“孟晚舟回国抵深”“颜宁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深港恢复‘通关’”等新闻事件中,频频推出百万千万传播量级的爆款作品。团队全媒体新闻品牌《深政一周》《解局》《锐视角》《速观察》等栏目,已经初步形成了深度观点类品牌产品矩阵,成为深圳政事权威解读的重要窗口。
马骥远
马骥远2002年8月入职创刊仅一年的晶报,20多年间,从一名热线记者成长为晶报大文化采访中心主任,成为晶报记者队伍的中坚力量。
2008年汶川大地震,马骥远深入抗震救灾前线采访,驻点深圳对口支援甘肃灾区指挥部,获得陇南荣誉市民称号;2010年4月采写的舆论监督报道《外地驻深办主任也能申请保障房?》,获得当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2014年,马骥远作为主要撰稿人,为《曝歼骚扰诈骗电话》系列报道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当年广东新闻奖三等奖。从2013年至2016年,马骥远四次担任晶报赴台湾驻点记者,主持“远足台湾”专栏,成为深圳媒体驻台报道的品牌版块。《93岁抗战老兵和他的台湾养子》获得广东新闻奖三等奖。2018年,他主持人文历史专栏“回马当年”,获得时任广东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批示表扬。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马骥远带领晶报采访团队,采写《深圳抗疫十问》大型系列报道,获得广东新闻奖三等奖。当年,前往汕尾日报社挂职担任要闻部副主任,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获得深圳报业集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22年,晶报转型大文化,马骥远受命担任新组建的大文化采访中心主任,带领年轻的采访团队,打造全新的非虚构写作专栏“元故事”,承担起晶报大文化核心内容生产重任;2022年,元故事专栏获得广东新闻奖二等奖两件、三等奖一件,多篇报道获得全网千万、百万级流量,成为深圳新闻界迅速崛起的品牌专栏。
张臻
张臻是一位心系民生的优秀记者、爆款频出的融合先锋、聚合平台的操盘能手,从业17年,一直奋战在媒体改革的最前沿。
张臻曾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出镜记者,“帮忙姐妹花”一度是深圳收视最高的新闻版块,获评深圳广电集团首届“广电之星”殊荣。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报道,表现优异,火线入党,穿梭在全国乃至世界多个重大新闻报道的现场。
在媒体融合改革中,张臻勇于突破,搭建“第一现场”1600万粉丝数的传播矩阵,连续三年收入翻番,张臻也先后20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的新闻融合类奖项。善于以创意内容实现爆款出圈,张臻主导的《寻找深圳护旗手》等全媒体作品成为现象级传播事件。2020年,她代表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捧回国家级奖项“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张臻也被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新时代主题传播力十佳领军人物”称号。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张臻创新“互联网+旅游”的运营模式,在全国率先孵化“i游深圳”,再次斩获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融合新品牌产品品牌奖,作品“深圳十二时辰”也被国家文旅部列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2023年张臻从零起步,牵头组建深圳广电谷得传媒,全面投身数字创意短视频发展新趋势。半年实现盈利,获得生产力、转化力、创收力的突破。
张延
张延是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负责人。从业12年来,他一直专注于媒体融合领域的实践探索。
他作为课题负责人所研究的《深圳报业集团视频集约生产与运营方案》,以全国首个媒体机制创新项目获得“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2020年6月,该方案的孵化成果——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正式成立。三年来,张延带领团队取得多项“首次突破”,先后获国际、国家和省、市级奖项49项,连续三年获深圳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在集团领导的精心指导下,视听中心发展迅速,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推出了一系列融媒精品,传播量过亿视频达到20余条。
2020年,张延统筹的人物专题片“香港青年在内地”,由深圳报业集团与中国国际电视台联合上星播出。2021年,在“大湾区大未来”主题报道中,他监制的动画多语种纪录片《古海图里的大湾区》,被广东省记协选送参评中国新闻奖;他导演的“致敬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纪录片,由深圳报业集团与人民日报联合出品。2022年,他策划的数字美术产品《向前!香江潮涌起新航》,成为深圳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重磅产品之一。在国际传播层面,张延策划的多部作品如《“我是外国人 但我不是外人”》等先后获中央网信办、外交部新闻司重点推荐。
近几年,张延先后被评为深圳报业集团“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五四红旗手”等。
王侃
王侃,来自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播融媒体中心。他深耕新闻一线20年,用声音记录伟大时代,为听众讲述深圳故事。他与广播朝夕相伴7000天,守正创新、勇立潮头,在广播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他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曾先后14次赴北京参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特别报道以及全国两会报道。作品曾多次获广东省新闻奖一、二等奖,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一、二等奖,深圳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他是公平正义守望者,曾经采写的舆论监督稿件均引发社会关注,并多次推动了事件的成功解决。2018年,组织策划《全城爱心接“荔”,合力筹集“地贫”小姐妹手术费用》系列报道,爱心市民们抢购3万斤“救命荔枝”,让“地贫”小姐妹完成骨髓移植手术。此次报道,获评2018年深圳“十大关爱事件”。
他是求实创新开拓者,2019年开始,王侃不断拓宽《民心桥》节目融媒体之路,视频直播在深圳发布、i深圳、壹深圳、深爱听等平台同步播出;推动“民心桥”小程序上线,诉求、互动、政策一体化;牵头打通了“民心桥”小程序与“@深圳-民意速办”民生诉求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全流程跟踪群众诉求,闭环解决群众困难。
在广播新闻方面,王侃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参与融媒体产品《早安深圳》的策划、选稿、制作,如今《早安深圳》已成为深圳广电集团重点打造的融媒体IP。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