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如何迎接2024年挑战?“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田鑫 直新闻 2024-02-05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宏观形势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能多干就多干一些”,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2024年宏观形势、经济社会形势、国际安全形势展望等议题展开研讨。

会议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接受直新闻记者采访。赵锡军强调,对外传递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信息至关重要。去年经济增长了5.2%,但市场和投资者对此的理解尚未达到预期。他认为,将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有效地传达给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是稳定预期、恢复信心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意味着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OECD预测为2.7%,而世界银行更是预测全球GDP增速将降至2.4%,继续延续放缓趋势。

对此,赵锡军强调,这一放缓趋势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紧缩、信贷条件的限制以及全球贸易投资的疲软。他特别指出,近期中东地区的冲突升级、金融压力、持续的高通胀、贸易割裂以及气候相关灾害都是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放缓的“逆风”因素。

在政策选择方面,赵锡军认为,多数国家的央行将继续在“抗通胀”和“防衰退”间寻找平衡。他指出,由于通胀压力的缓解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全球央行总体上放缓了加息步伐。但他也提醒说,目前对于主要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正在上升,可能引发通胀的反弹或下降不及预期的风险。

赵锡军强调,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短期因素,还包括多种长期因素,如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挑战、政府和企业违约风险的上升、供应链的持续调整、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不确定性等。他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和央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共同防范负面溢出效应,并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塑造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世界经济论坛在其《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指出,未来几年将持续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和技术鸿沟的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战略定力,利用消费、外贸新动能、造船业和创新能力等优势,克服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困难,对中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基本面依然稳健。他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将有更多积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他强调,投资者、经贸从业者和制造业生产者都有理由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谈到了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程度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如果中国经济成功转型,未来十年可能实现每年5%的增长。他分析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第一,通过市场导向的结构性改革解决政策实施中的结构性矛盾,提高政策的一致性;第二,解决政策与体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解决体制内部的结构性矛盾。迟福林指出,中国城乡结构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能激发约2万亿的经济潜能。

作者丨田鑫,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段晓卿,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丘慧,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如何迎接2024年挑战?“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田鑫 直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