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海”如何破题?TCL创始人李东生有话说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就“新三样”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等两会热点接受深圳卫视主持人何嘉琪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有要素的集成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括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能力提高、新型工业化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建设这四个方面。
在推动科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李东生鼓励中国制造业要积极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改变企业的全球化业务模式,在全球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接受深圳卫视主持人何嘉琪专访
从“新三样”看产业提质升级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最近两会特别关注新兴产业,其中“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引起了热议。过去我国出口主要集中在“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领域,但随着时代变迁,出口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TCL的业务布局既有“老三样”中的家电,也有“新三样”中的太阳能电池。在海外市场中,TCL“老三样”领域的业务是否正在经历新的变革?“新三样”的光伏产业发展又有怎样的表现?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起源于传统制造业,尤其是“老三样”中家电这一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家电业逐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主要份额。TCL在家电终端产品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消费电子和家电产品的营收超过1200亿,其中约70%来自海外市场。可以说,在“老三样”中,TCL主要以海外市场销售为主。
在“新三样”中,TCL中环在光伏领域也是世界头部企业,TCL中环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晶体晶片厂商。过去我们的业务在国内占比更高,这两年我们开始加大力度向海外拓展。因为中国在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是非常高的,以光伏晶体晶片为例,中国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未来我们要继续发展,在海外市场有更大作为。
今年我们将加大光伏产业的海外布局,以往我们的海外销售是把晶体晶片销售到海外的工厂,我们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墨西哥都有光伏电池的组件工厂,通过海外工厂加工再将电池组件销往北美市场。此外,我们还直接出口一部分光伏组件到欧洲市场,未来我们也计划在海外布局光伏晶体晶片产业。
前段时间我刚从中东回来,中东方向是我们考虑光伏晶体晶片布局的一个可能选址。同时,我们也在北美方向积极考虑进一步的发展。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TCL历经40多年发展,它的全球化之路也走过了25年,已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代表之一。在国家出口外贸热销产品变化的这段时期,您觉得在技术层面、产业变化以及企业实力增长方面等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最大的变化是从加工业务逐步转向品牌业务,开始我们做海外业务的时候,更多的是来料加工,我们自己品牌的产品在海外销售的很少。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自有品牌产品的比例大幅增加。去年,TCL品牌电视机在全球销售了2526万台,其中品牌产品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此外,海外业务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消费电子和家电产品逐步拓展到液晶显示屏、半导体显示屏、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产品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TCL98吋电视在美国走俏
中国品牌打进高端市场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您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经历,也能看到外国人他们对于来自中国的品牌、来自大湾区的品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过去10多年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之前国外的客户、国外的消费者看中国的产品,更多的是从性价比角度认为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中国产品不只是性价比高,产品的设计和功能也非常棒。
之前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主要是在低价、低端的渠道去销售,但过去几年我们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我们进入了美国所有的高端的渠道,现在TCL在美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品种是我们98吋的电视机,占美国市场份额的60%。我们产品售价是从6900到12900美元。过去5年TCL品牌电视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从300多万台增长到600多万台。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您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参与全球竞争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企业需要不断“出海”和扩展业务来维持竞争力,并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对此您有哪些具体的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首先,在战略上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最大的市场空间将在海外,中国制造占全球制造的比例已经超过30%,但中国市场只能消纳不到20%,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企业的全球化业务模式也必须作出改变,以往我们主要是输出产品,现在更多要输出工业和技术能力,在全球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部分国家都在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产品在出口时面临着高额关税,对企业竞争力有不小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当地设立工厂,通过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和服务当地的用户,才能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
制造业企业如何赋能?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今年两会还有一个热词就是“人工智能”,包括去年像GPT、sora等的火爆,也让我们看到其实各行各业的大模型都在纷纷兴起,并在不同领域展开应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专门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的行动。您觉得应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今年人工智能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但其实在制造业当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了很多年,现在几乎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家电产品都已经导入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这种智能化技术还在不断发展迭代,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今年我们也加快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产体系,实现智能制造工业2.0、3.0、4.0。它的核心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导入到生产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使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比如在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工厂,我们已经实现了无人工厂,通过在液晶面板生产线导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所有的生产环节都不需要人工操作。以前我们设计一个新产品,需要做工艺测试,一个生产流程下来大概要12天到14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导入,我们大部分产品的设计环节都可以用大数据模型来做虚拟的计算和测试,大大加快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也节省了成本。
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崭露头角
全球竞争力凸显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TCL是一个诞生于大湾区、成长于大湾区的企业。如今我们都说要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尤其深圳也提出要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的背景下,您觉得大湾区或深圳的企业可以率先做一些什么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有要素的集成。过往我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包括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能力提高、新型工业化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建设这四个方面。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拥有八个过万亿规模的产业。在产品、技术、生产和产业规模方面,大湾区在全球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大湾区还有很强的地域优势,不仅能够开拓中国市场,还能够面向全球市场。因此,大湾区已经建成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大湾区的企业,我们要看到这个趋势,跟上步伐,把握机会,开拓业务。
作者丨何嘉琪,深圳卫视主持人;赖晨璐,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