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瓦尔特丨影评小辑丨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啊!暴风雨就要来了丨谁活着,谁就看得见丨你们喜爱我的程度,超过我的人民喜爱我。

2016-05-24 逝如整理 贫乏时代的诗与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02ze1gd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崔永元《电影传奇》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观看整部影评请点击文末左侧阅读原文

   当地时间5月22日晚,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主演,塞尔维亚传奇演员塔·日沃伊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市的“圣萨瓦”医院逝世,享年83岁。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在唁电中表示,日沃伊诺维奇的逝世是塞尔维亚电影界的重大损失,是受到瓦尔特精神激励的几代人的损失。

 日沃伊诺维奇是巴尔干地区当之无愧的著名演员。他1933年出生于当时塞尔维亚中部的一个小村庄,年轻时在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开始从事话剧工作。1955年,他因在影片《库姆巴拉山上的歌声》的出色表现使他开始小有名气。1959年在影片《没有时刻表的列车》中的演出使他迅速走红。日沃伊诺维奇的电影生涯长达半个世纪,拍摄了200多部影片,最多的时候甚至同时拍摄14部影片,这在全球电影演员中也极为罕见。

 日沃伊诺维奇主演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深入人心。七十年代【1972年南斯拉夫上映,1973年北影厂译制,内参片,1977年全国上映】,《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上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瓦尔特的英雄形象深受中国观众喜爱。1975年,日沃伊诺维奇主演的另一部战争片《桥》又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该片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传唱至今。瓦尔特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中国影迷的心中。这是一部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片,1977年在中国上映时曾引起巨大轰动。 


 剧情简介:1944年的德国在战场节节败退,贝尔格莱德已经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希腊的A军团20个师撤回德国以做困兽之斗。中途,他们的坦克燃料需在萨拉热窝的油库补给。于是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被从挪威派遣到萨拉热窝,负责燃料秘密运输的“劳费尔行动”。该行动最大的障碍是以一个绰号“瓦尔特”的领导活跃在萨拉热窝的游击队,而且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瓦尔特的样子和身份。为了扫清这一障碍,德国人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以瓦尔特的身份打入抵抗运动组织内部,多次造成游击队和抵抗运动的重大损失,并几乎抓捕到了真正的瓦尔特。游击队的皮劳特和战友们铲除了叛徒和假瓦尔特,擒获了试图混入解放区的德国特工团伙,炸掉了运送燃料的火车。最后皮劳特的助手告诉一直想见到瓦尔特的抵抗运动成员吉斯,皮劳特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实际上,影片中“瓦尔特”的原型是瓦尔特・佩里奇(1919-1945年),他是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的抵抗运动领导人。他有经济学学位,在1940年之前他在萨拉热窝的一家银行工作;在此期间加入了共产党,一直到1942年从事地下工作;1942年转移到解放区,作了营长;1943年奉命潜回萨拉热窝领导游击队。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牺牲,从此成了萨拉热窝的英雄象征。

阿道夫李丨这就是在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

     这就是在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没有对于政党、社会团体、军队、领袖、主义的称呼与崇拜,甚至可以说,看完一遍后都不知道瓦尔特是哪头的?是南共、切特尼克还是自发的某个抵抗组织。有的只是对于人民的力量的表现:主动团聚在假瓦尔特身边的人、谢德的女儿及其男友,一起敲起金属器皿的工匠,想为谢德帮忙的学徒。说白了,德国侵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没有一个人不反对他们,又怎能不战败呢?这就是为什么迪特里希最后会说:“请看这座城市,她就是瓦尔特。”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也反映了解放后的南斯拉夫的社会风貌。帖里某位老兄记住:南斯拉夫的电影照样要为南共歌功颂德,但是绝不刻意夸大事实,也没有必要夸大。南共仅用不到4年时间就得到了丘吉尔的承认和全部对南援助,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只要听听老地下党谢德说的就能明白了:“要好好的学手艺,一辈子都用得着,不要虚度光阴。”一个人绝不该是不断革命当闯将,而是有真才实学,建设国家,更不应是故意骂大街出名,然后跑到外国大使馆。


巴伐利亚酒神 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之台词分享


    一.经典台词

    1.“你说错了,上校冯-迪特历斯已经到达萨拉热窝!”

    简评:

    这是影片开头,萨拉热窝的德国国防军开会时主持军官所说的一句话。冯-迪特历斯是党卫军上校,在围剿游击队行动中名声显赫,属于德军清理占领区游击队等抵抗力量的超级王牌。为了对付瓦尔特,德军被迫召回在挪威的冯-迪特历斯,由此可见纳粹对以瓦尔特为首的游击队员的重视程度。这句话刚说完,电影“瓦尔特保卫萨热拉窝”这9个大字便出线在屏幕正中,伴随着激动人心的电影配乐,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就这样开始了。

    2.“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简评:

    游击队接头暗号之一。非常有诗意的一句对白,就连敌人的奸细也这么由衷地感慨。这句台词的经典程度实在相当了得,在老一代革命电影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父辈之中,这应该是能让他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电影中,这句话也极大地起到了渲染情绪的作用,仿佛暗示着一场大规模的行动即将上演。暴风雨来临前,总是这样的不得宁静吧。

    3.“我要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

    简评:

    游击队接头暗号之一。这句话再次听到,竟然是在多年以后的一个名为“美好药店”的实验民谣乐队的一张专集中。这张专集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叫做《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小河是在向瓦尔特致敬么?

    4.“哈根算个什么军官,这么感情用事。” “真没用,典型的国防军!”

    简评:

    关于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之间的争斗,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简称SS的党卫军,是效忠于希特勒的纳粹特务和军事组织。拥有最精良的装备,属于纳粹的精锐部队。SS与纳粹所犯下的暴行无法脱离干系,大部分党卫军都参与过屠杀和迫害民主人士、共产党、犹太人、战俘甚至平民等暴行。

    至于两者之间的立场与表现,有这么个说法:在战争后期,德军被迫转为战略防御,国防军投降比例大大高于党卫军,甚至出现大规模投降的现象,而顽强抵抗的往往都是党卫军。以至于出现只要党卫军被俘虏,往往不加任何审讯,当场就地枪决。

    5.“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简评:

    残忍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历斯最终还是败在了如幽灵般的瓦尔特手下。就在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他突然若有所思地望着迷雾中的萨拉热窝,说出了影片中流传最久,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台词。毫无疑问,冯-迪特历斯是个老练的、狡猾的、绝不肯轻易认输的党卫军军官。然而此刻,就如同他的言语中所表达出的无奈与虚弱,自负的他最终低下高贵的头颅。我相信,他说出这样一句彻底抹杀纳粹信心的话语,绝非仅仅是因为对瓦尔特的不可战胜表示出某种崇敬。而是他终于认清了一个本质:他或者说纳粹根本无法打败这群人,无法打败拥有坚定信仰和洒下热血都义无返顾的这样一群人。这是一群与纳粹同仇敌忾,誓死战斗到底的人……他有一个名字,叫做萨拉热窝!他,就矗立在瓦尔特身后。

    二.让我感动的一些画面。

     1.

    盖世太保设计将年轻的共产党员杀害,数十具尸体停留在广场。纳粹示意让亲属去认领这些尸体,却悄悄通知德军谁上前认领便消灭谁。游击队员相互传递着信息,绝不能上前认领,宁可忍住悲痛,也不能让敌人阴谋得逞。然而,老钟表匠却再也无法看得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躺在敌人脚下,独自走了上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瓦尔特和其他游击队员集体跟了上去,然后是其他的……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勇敢地跟着走了上去。面对着坚强勇敢的人民,纳粹胆怯了,只得宣布退场。

    2.

    老钟表匠得到一个消息,说纳粹准备5点钟将瓦尔特等游击队员诱骗至钟楼下面,设下埋伏一网打尽。可是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去通知瓦尔特了。老钟表匠平静地对前来通知的线人说,“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接下来,看我的吧。”打发走了线人,他却选择了一个人单刀赴会。气急败坏的纳粹还没来得及掏出枪来,就被老钟表匠击毙。然而终究寡不低众,老钟表匠倒在了血泊中……他用生命捍卫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尊严,并成功地掩护了被蒙在鼓里的瓦尔特撤退。

    3.

    一群游击队员被“德军”拦截,一名“游击队”情绪激动地对“德军”说,我是党卫军少尉,你们犯了严重的错误!“游击队员”告诉“德军”,他混在真正的游击队中,准备把这些人诱骗至德军所在地,任何人都不准拦截他们。“德军”表示你把我们的人名单列出来,我把游击队员全部逮捕。当“游击队员”把党卫军名单交给德军时,他这样说道:

    “拿去吧,除了这5个人之外,全是游击队员,你可以枪毙他们!”

    “党卫军少尉先生,我要做的,恰恰相反!”

    (呆滞)

    “原来是这样……干得真漂亮。”

    原来“德军”都是游击队员假扮的,游击队知道内部有叛徒,故意将计就计,泄露假情报给敌人,而敌人,果然中计!当假扮德军的游击队员说出那句“党卫军少尉先生,我要做的,恰恰相反!”时,真是太提气了!


海象丨怎么也忘不了钟表匠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钟表匠。他了解女儿参加了抵抗组织,就想阻止她,他告诉女儿:昨天有枪毙了17个人,有一个女的,和你一样年纪。他劝说女儿:在战争里,有些人牺牲、有些人叛变、有些人需要等待,而你应属于需要等待的人。而他自己却是个“老练的游击队员”(他准女婿的话,也是这句话坏了事情)

    当看到女儿的尸体被弃之街头,盖世太保一遍一遍地要求家属认领(实际上谁敢上前认尸就要打死谁),这个父亲两眼噙着泪水,尽管瓦尔特和其他游击队员阻止人们上前认领,但他还是坚定地上前。

    当他认识到自己需要赴死时候,他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他的徒弟:没有人欠我的钱,我还欠某某几个金币。如果晚上没有回来,就把钥匙交给我的弟弟。徒弟问他能帮他什么吗,他只是说:没有,你要好好学手艺,一辈子用得着。我们看着他取了手枪,穿过街头,和熟人点头招呼,一切镇定自若,而他是替瓦尔特去赴死的。

    他死了,他的徒弟也参加了抵抗运动,在后面的多个镜头看到这个稚嫩的小毛伙子在传递着信息。

    很多南斯拉夫人那样沉默,又那么坚强。那一大群紧跟在钟表匠后面坚定地上前认尸的人们,就是这个城市里最让党卫军心寒胆怯的人。


拉蒙人丨他们在战斗


    影片中除了瓦尔特这个地下抵抗运动的领导人,还出现了众多形象鲜明的正面人物:钟表匠和他女儿,照相馆技师,铁路护路工,医生,等等,这些人为了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投身于抵抗运动。他们是当年南斯拉夫人民的杰出代表,光辉典范。而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完整严密的故事,它用一场场片段来描述了人民抵抗力量对德国法西斯所作出的万分艰苦的斗争。给人印象最深的有这些片断:瓦尔特带领助手枪杀了两个穿便衣的奸细后,事先安排好的火车头开过来,把瓦尔特和他助手接走;一个抵抗战士被德国奸细盯上,按指示去到博物馆,而一大群中学生也是安抵抗运动的安排涌进来,那战士趁机得以脱身;医院里的医生给那受了伤的战士动手术,抵抗运动安排适时灭了医院的照明,医生们把那战士转移,而在手术台上换上一已死的病人。这些片断加起来,从不同的视角描绘出了当年南斯拉夫人民与法西斯占领者的战斗是何等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特色,它的别有风格的艺术手法。在这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最感人的是那钟表匠。他自己投身于抵抗运动,却不希望他的命根子他的宝贝女儿也参与抵抗运动,他说,“有的在战斗,有的在等待......你们年轻,应该等待。”


化石另时代丨结构的拆解


    看一看这种革命乐观主义影片,你会发现诸多有趣的东西。比如人的死法++女人的死,总是像芭蕾舞演员谢幕一样,最终一定是个造型。坏人的人一定是跌落到污水坑中,混浊不堪。当然,也有英雄,壮烈的死去,尸体横陈。这些典型化的描写手法明确的指向了一种主题,那就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什么是重?影片一开头纪录片的片段,数百德国轰炸机投下数万枚炸弹,轰向萨拉热窝,房屋化为废墟,城市沦为焦土。从天空俯拍过去,一片狼藉的地表千疮百孔,烽烟四起。虽然从天空下去看不到一个人,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人民的哀痛与呼号。人,在这里显得渺小,越渺小,显得时代的主题越加沉重。重,就是沉,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构被树立起来。表面看上去的混乱实则是一种秩序,一种不可动摇的,铁与火的秩序。这种秩序让每一个人被规定为无序中一个固定的点,摆脱不掉身上的束缚。对于这些艰难竭蹶的人来说,时代的结构是间不容发。

    什么是轻?影片中两位德国军官对瓦尔特的评价是最好的注解:“A:瓦尔特简直是个幽灵,我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存在——。B:他确实存在,就在附近这一带活动”是的,时代是重,是沉,个人是轻,是浮。是“幽灵”。一个英雄,也是幽灵,是时代的幽灵。因为轻,瓦尔特可以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闲庭信步;因为轻,瓦尔特可以在间谍的争锋相对中保持冷静;还是因为轻,当敌人开始胸有成竹收紧绞索的时候,却发现套住的不过是瓦尔特的影子。对于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来说,个人的因子是牢不可破的。

重是结构,轻是对它的拆解。具体的方法,在影片中可以表现为智略,勇气,决心,意志……等等等等,就是策略。斗争的策略。人具有了这样的策略,策略让人在时代中成其为人。反过来,秩序的维护者,德国纳粹,也具有他们的策略:残忍、无情、狡诈……这些特征其实与瓦尔特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语词。赢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双方的角逐,最后还是在展现一个肉食者的世界:真假瓦尔特最终是通过肉搏结束了战斗。肉搏,贴身的攻击与防御,是个人精神力的最大体现。肉体,而不是武器,是战争最好的诠释。原始,野蛮,冲动,是战争最人性的部分。

全片跌宕起伏,煞是好看。当然,作为一个身处21世纪的旁观者,我们不能再仅只于满足那种英雄主义的感召和冲动。时代的隔离让我们重新有了认识时代的机会。这是历史赐予的礼物。我们理应欣然接受。


黄小邪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对七十年代有印象的中国人大都记得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1973年由北影厂译制,在中国放映,万人空巷,成为七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外国电影。它也因中国观众数量庞大、观看次数多而成为史上最受关注的战争片。人们还记得那句颇具诗意的台词,游击队员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影片关于“二战”期间萨拉热窝地下抵抗组织与纳粹斗智斗勇。片中英雄瓦尔特以塞族抵抗组织领导人Vladimir Perić(1919-1945)命名,他因保卫萨拉热窝而牺牲。影片结尾,纳粹军官俯视萨拉热窝,说:“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片中各族人民(塞族与穆族)并肩战斗,团结统一,可惜二十年后,生于波斯尼亚的穆族导演哈·克尔瓦瓦茨(Hajrudin Krvavac,1926-1992)在南斯拉夫分裂内战的萨拉热窝围城中,因心脏病去世。

    克尔瓦瓦茨擅长借鉴好莱坞西部片手法,在六、七十年代拍摄出取材于“二战”时期反纳粹地下斗争的“游击队电影”,开创熔娱乐性与政治道德教化力量的“红色西部片”风格。他的“游击队三部曲”中,除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1969)在中国也鼎鼎有名,尤其片中插曲《啊,朋友再见》(本是“二战”时意大利游击队传唱歌曲)。《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有清真寺屋顶的枪战,钟表匠牺牲时群起的白鸽(比吴宇森《喋血双雄》中教堂白鸽场景早了十几年);穆斯林聚居区此起彼伏打铁声是被占区人的愤怒抗争……有奇观,也动人心弦。有朋友最近去萨拉热窝寻访片中遗迹,说山坡俯瞰,多了一整坡的新坟,感慨系之。


wyw1208丨我又看了一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小时候,文革结束前后,各大院里总放些“参考片”,有些是凭票入场,像什么《山本五十六》,《啊!海军》,一类的,这些片子其实早在林彪坠机事件前就开始内部放映了,现在看来也是一种“国策”,因为在1972年,中日建交了吗!要引导中国人民对日本在态度上有点转变。据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说,看完了电影觉得有股子劲头,对日本人好像不怎么恨了,说不明白怎么回事。到了我这儿,1977年吧,有天晚上,有十点多了吧,楼下小三儿叫我去隔壁军队大院看电影,这么晚了,肯定是好看的电影,匆匆穿衣下床,三步并作两步窜到楼下,翻墙就进了那大院。电影刚开始,打得那叫凶猛,飞机扔炸弹,大楼一片片倒下,然后就看见了德国军官,就看见了游击队,就看见的外国美女,那时候看是美女,现在看....,算了,嘴上积德吧.让人苦恼的是,电影是英文的,全部片子的对白,都是一个坐在放映机旁边的上海人照稿子念的。遇到女人说话,丫还捏着嗓子装娘娘腔,很严肃的场面大家都乐了。到底怎么个意思没看懂,问片名,上海人说“哇艾特包围塞勒义乌”。南斯拉夫的,我就问了,南斯拉夫的电影为嘛说英语?答曰“阿拉也不晓得,侬去问中央”

    1982年,忘了几月了,我在一个县城,看到县城电影院发告示上映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没看明白的那部热闹电影,于是花两毛钱买票入场。乖乖,和当时国内风行的所有电影,包括中国的,朝鲜的,罗马尼亚的相比,这部瓦尔特绝对是个宝(后来还有部《桥》)!从片头音乐,到镜头运用,从色彩渲染,到场面调度,从故事架构,到人物刻画,从主题思想,到理论宣传,都是那么新颖,那么令人激动。故事惊险不显得生硬,刀光剑影反衬出人性光芒。看到老游击队员谢徳和他的女儿先后以死报国,尤其是女儿阿兹拉在暗夜中的一束探照灯光下被机枪射死,倒地的刹那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慢镜头,第二天陈尸在车站广场,白皙的肤色,坚挺的鼻梁,胸前几处沁血的弹孔,令我鼻子发酸。开始认尸时,德军比肖夫上尉企图把家属也一块打死,瓦尔特轻声告诉人们不要上前去,可是,当谢徳不顾生死地前去认领女儿时,别的百姓也有人往前走的时候,瓦尔特毅然上前走在了谢徳身边,其他的游击队员也紧紧跟在了瓦尔特的身后,其后又是全体的百姓跟上,比肖夫终于没敢下令开枪,命令钦德勒撤走了德军士兵。这段影片的音乐是主题音乐由细微到强烈的渐进,令人热血澎湃。再后来,谢徳为了保护瓦尔特,只身犯险,前往清真寺与德国间谍接头并枪杀了这个假冒的游击队员,而自己也被德军射杀,枪声响起,谢徳倒下,一群白鸽惊飞盘旋,是否意味着谢徳的英灵随白鸽飞向了天堂?这白鸽飞翔的镜头以后在吴宇森的电影里出现过,在其后无数的影视剧中出现过,但都没给我当初谢徳死时的震撼与赞叹。

    影片里有个假瓦尔特,康德尔上尉,还有个女叛徒米尔纳,一个阴险狡诈,一个猥琐紧张,刻画得也很真实。其他的游击队员苏里,马利士,吉斯等等都令人印象深刻。说了半天,主角瓦尔特呢,这位演员的名字我认真记了好几遍,可到现在,打死我也说不出来,这位是南斯拉夫功勋演员,铁托亲自接见过,这位老兄对铁托说:“我打了那么多年游击,击毙德国鬼子无数,当过游击队长,也当过将军,可我现在还是个演员,你看看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有不少将军呢。”铁托说:“没办法,将军就是将军,他们打得仗都是真的,演员就是演员,演好你的电影不是很好吗?”

    这部电影里宣扬了爱国主义,宣扬了英雄主义,同时也宣扬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宣示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站在一边的品质特征,最令人称道的是所有的道理都是在故事情节中体现,没有一句台词是革命道理,爱国主义的宣讲。谢徳大义赴死时,小徒弟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谢徳答“不用,孩子你记着,没人欠我的钱,有个犹太人借给我二十克金子,记着还给他如果他还活着。晚上如果我不回来,你把钥匙交给我的弟弟,学好手艺,你还年轻”。就是这几句话,没有任何豪言壮语,那可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出门的呀。后来呢,这个小伙子在广场拿着一束鲜花,用暗语和信物约米尔纳和瓦尔特见面,俨然已经是一位真正的游击队员了,是什么道理让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游击队员?是谁发展了他?影片里没有任何提示与表露,但我们都体会得到,是榜样的力量与说服,谢徳是榜样,阿兹拉是榜样,瓦尔特是榜样等等,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精神传承是与我国电影的结构正相反,但这个正相反才叫艺术。

   这部电影我在几个不同城市的电影院里看过,买了光碟,又从网上下载自己刻了盘,百看不厌,而那段主题曲我也是百听不腻。说来好笑,当我看到电视剧《借枪》,忽然在第一集的片尾又听到这个曲子时,我竟然哭了,怎么岁数一大感情倒脆弱了许多?

   最后说说穿帮,《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整部电影中,服装、道具、枪械都无懈可击。最大的穿帮就是电影里那支要去保卫柏林的精锐A军团,一支庞大的装甲部队,整部电影其实就是围绕着这支德军部队的行动展开的,德国盖世太保要铲除游击队,确保萨拉热窝的油料经过威谢格拉德供应这支装甲军团,而瓦尔特们就是要切断铁路线,使这支部队失去燃料供应,废弃在巴尔干半岛。恰恰就是这支部队,全部的坦克装甲车辆,竟然都是前苏联的产品。坦克都是T-34/76,T-34/85,长官的坐骑是嘎斯-69,还有坦克歼击车SU-100,。这是我近几年混军坛得到的军火知识后才看出来的,可见一般对军事不太了解的百姓根本不会去管它是德式还是苏式。但我认为,即便有这样大的穿帮,仍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艺术品质与经典光芒。其实这个道理何尝不是军迷们看戏剧的一点常识呢?

今天有闲,我又拿出自己刻的盘,看了一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重复听了主题曲,仍然那么好听,那么好看。

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1933年6月5日—2016年5月22日


100 42735 100 42735 0 0 8915 0 0:00:04 0:00:04 --:--:-- 9883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d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