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丝路故事 l 你不知道的陕商故事(四)

2018-01-24 丝绸之路零距离

说起陕西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你或许就会提张骞出西域、玄奘印度求佛法。

陕西历史文化无比优厚、人文风光有血有肉,

高科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达。

作为丝路的起点,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600年前,陕商从盐业起步

发展到今天的棉、布、粮、油、金融等各个行业,

它逐渐搭建起了一个宏大丝路商业的发展蓝本。

当你在三秦大地上找寻每一处曾经出现的丝路印迹,

你便会发现陕西丝路商业的兴盛之图线索。


袁家村——舌尖上的丝路

 关中乡野风貌,特色民俗小吃…依托关中民俗和地道的农村生活,袁家村走出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和壮大农副产品产业化的道路,已成为现在诸多小镇的借鉴范本。并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已经连续3年每年吸引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很多人一直不解,同样都是农村,为什么袁家村就能火?

放据说,当年的袁家村大多是外来迁徙户聚集之地,土地贫瘠,旱涝不收。相传明永乐年间,有袁世臣、袁世官、袁世勋弟兄三人从云南迁至原陈家庵西边落户,定名袁家村。兵荒马乱年月,袁家村修筑了 50 27896 50 14159 0 0 1426 0 0:00:19 0:00:09 0:00:10 3002墙,陈家庵没有围墙,受土匪扰乱,陈家庵大部分人投靠亲友,剩余二十来户,新中国成立后并入袁家村。1970年冬,当24岁的郭裕禄出任第36任队长时,此时的袁家村全部集体财产折合价值只有5000元。穷则思变。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郭裕禄从此就将自己的命运和袁家村的发展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郭裕禄带领大伙儿挖坡填沟、打井修渠,把全村503亩靠天吃饭的坡地、小块地整个翻了个过儿,使之成为平展整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袁家村人从此彻底扔掉了讨饭棍,也破天荒地圆了吃饱肚子的梦。后来改革开放,又为袁家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除了传统水果养殖业,又有了工、商、旅游业,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如今,文化旅游商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袁家村作为乡村旅游的成功代表已经为大众熟知,袁家村的发展与中国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也把城市人和农村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紧扣其中的,便是文化的纽带。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袁家村便有了强烈的吸引力。毕竟,文化是可以跨国界的,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导引,袁家村作为农村新形象的传播影响力才会如此久远。也才能使得袁家村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不可复制的独有模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